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膜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2.
Al2O3和Y2O3包覆的SiC复合粒子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非均匀成核法,将Al(OH)3和Y(OH)3均匀地包覆在SiC粒子表面,制备出被覆Al2O3和Y2O的SiC复合粒子,包覆Al(OH)3的SiC粒子,其等电点IEP的pH=3.4移至pH=7.3,再用Y(OH)3包覆表面被覆Al(OH)3的SiC复合粒子后,其等电点IEP又从pH=7.3移至pH=8.6dadk。  相似文献   

3.
Al2O3—TiC—Co与Al2O3—TiC陶瓷冲蚀磨损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完成了对Al2O3及TiC陶瓷粉末的钴包覆,将包覆后的两种粉安70wt%Al2O3-Co和30wt%TiC-Co的比例混合烧结出硬度和韧性都较理想的Al2O3-TiC-Co(ATC)精细陶瓷,通过SEM观察研究其冲饥蚀磨损行为,并对AT30(70wt%Al2O3-30wt%TiC)和ATC陶瓷的冲蚀行为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AT30陶瓷相比,ATC陶瓷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细  相似文献   

4.
纳米金红石型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利用ZnCO4包覆Ti(OH)4沉淀,500℃预焙解、使ZnCO3转变为ZnO,Ti(OH)4转变iO3然后溶去97wt%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 ̄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R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纳米MgO和MgAl2O4尖晶石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用无机盐Al(NO3)39H2O和Mg(NO3)2.6H2O为原料,醇凝胶分段程序升温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MgO和MgAl2O4尖晶石新型功能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得的纳米粒子采用TEM、XRD和FT-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晶型和组成等的表征,掌握了纳米粒子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分散、均混合Al2O3-SiC-ZrO2(3Y)水悬浮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微波法制备主水合二氧化锆,通过包覆工艺,将Y(OH)3均匀地包覆在水合二氧化锆粒子表面,制备出ZO2(3Y)的先驱体。然后用聚甲基丙烯酸铵(PMAA-NH4)对α-Al2O3、纳米SiC及包覆水合二氧化锆表面的改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多种Lewis酸(FeCl3、AlCl3、TiCl4、BF3·OEt2等)与SOCl2配制成的一类新型聚合引发剂,比较了它们对α-蒎烯的引发复合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引发体系的活性比之单独的Lewis酸均大幅度提高,活性大小顺序为:BF3·OEt2/SOCl2>TiCl4/SOCl2≈AlCl3/SOCl2>FeCl3/SOCl2,与它们的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一致。系统考察了TiCl4/SOCl2体系的聚合性能,研究了复合引发剂组分比、溶剂、活泼单体苯乙烯、外加Lewis碱以及聚合条件等对α-蒎烯聚合动力学、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据之讨论了该复合引发剂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活性种本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及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分析(EDAX)技术对激光合成的Al2O3-WO3陶瓷材料进行分析.TEM分析表明,在Al2O3-WO3材料的胞状结构中,Al2O3形成柱状单晶且Co轴平行生长轴,Al2(WO4)3及AlxWO3位于Al2O3柱状晶间界;非平衡相AlxWO3中存在畴及超晶格结构,Al3+对WO3母体网格A位占位是有序的.EDAX结果则指出合成材料Al2O3晶粒中W杂质的浓度随配料W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样品合成过程中激光功率从最高值连续降低至0瓦可减少Al2O3晶粒W的掺入量;高温下对合成样品长时间热处理可使W杂质从Al2O3中释放出.材料电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电阻率与其中Al2O3晶粒W含量紧密相关,W的含量越高,材料电导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Ti(OC4H9)4-MAPS体系溶胶-凝胶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OC4H9)4-MAPS体系中Ti(OC4H9)4、MAPS、C2H5OH、H2O4个原料组分对聚钛硅氧烷产转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水和Ti(OC4H9)4的用量或降低MAPS和C2H5OH的用量,菜成凝胶;反之,则易形成溶胶。  相似文献   

10.
激光化学气相反应生长Ti(C,N)薄膜的成分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XRD,EPMA,TEM等手段分析在Ti-6Al-4V基材上用激光化学气相色反应生长的Ti(C,N)薄膜的成分,结构,显微结构,可在基材表面的形成大面积均匀的Ti(C,N)膜层,为无明显择优取向的等轴纳米晶,其中有少量的Ti2N相,且Al,V含量低于基材。  相似文献   

11.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12.
多孔陶瓷薄膜表面形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Al2O3、Al2O3-SiO2及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Al2O3薄膜的上为γ-Al2O3;Al2O3-SiO2薄由γ-Al2O3和非晶诚SiO2组成;而Al2O3-SiO2-TiO2薄膜的相成分为Al2O3、TiO2、Al4Ti2SiO12和非晶态SiO2,各相的含量随化学成分变化而变化,AFM观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PMN-PT弛豫铁电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无机盐或氧化物Nb、MgO、TiCl和Pb(AC)、3HO为原材料,柠檬酸和EDTA为复合螫合剂,乙二醇为溶剂,分别制备Nb、Mg-Nb、Ti和Pb的有机化合物前驱液,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PMN-PT弛豫铁电陶瓷粉体及其烧结体.讨论了制备工艺和螯合剂等对金属有机化合物溶液的性质、材料物相形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激光熔覆生物陶瓷复合涂层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介绍在奥氏体型不锈钢基材上预置涂覆具有一定梯度的生物陶瓷粉末(HAP或CaHPO4.2H2O+CaCO3)的激光熔覆,经SEM,EDS,XRD分析表明,低输出功率,高扫描速率是获得激光生物陶瓷涂层的主要控制因素,预置涂覆CaCO3与CaH(PO4).2H2O混合粉末涂层,在于大常规方法合成HAP所需比例下,可激光合成含Ca5(PO4)3(OH)等生物活性陶瓷的复合涂层,且存在一定量非晶态的自由表面  相似文献   

15.
用AlCl3、TiCl4、BF3OEt2和CF3SO3H在不同溶剂中引发异戊二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结构有很大影响。AlCl3引发的聚合反应生成不溶性交联产物和可溶聚合物两部分,后者又包含了环状和线型链(主要是1,4和3,4结构单元)两种主要链节,由CF3SO3H引发的聚合反应只生成可溶性聚合物,聚合物链全部由环状结构组成。TiCl4和BF3OEt2引发的聚合反应受反应介质影响较大,在正己烷中有交联产物生成,可溶性聚合物链包含环状结构和线型链,当用极性的二氯甲烷或用甲苯作反应介质时,交联反应得到完全的抑制,且聚合物链的环状结构分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SiCl4-NH3、SiCl4-O2、SiCl4-N2-H2、TiCl4-NH3-H2、TiCl4-N2-H2、TiCl4-O2、AlCl3-O2等为体系,运用均匀成核理论,研究了平衡常数Kp、过饱和比S及临界核半径,r*等因素对气相反应法中超细粉末的形成及粉末结构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r*大于某物质的晶格常数时,用气相反应法得到的该物质的超细粉末一般为晶体粉末,反之则得到无定形粉末.  相似文献   

17.
采用TEM,EDS,HREM 等测试手段,对液体压力浸渗法制备的Al2O3- SiO2(sf)/ZL109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以及界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多晶Al2O3- SiO2纤维和基体金属在复合材料的高温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尖晶石MgAl2O4;MgAl2O4沿复合材料界面呈颗粒状分布,形成了非连续分布的反应结合型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杨伟群  于维平 《材料保护》1996,29(11):14-16
分别在Cr(NO3)3、Y(NO3)3及二者混合溶液中以1Cr18Ni9T9不锈钢为阴极,电沉积Cr(OH)3、Y(OH)3及Cr(OH)3-Y(OH)3复合薄膜,然后经烧生成Cr3O4-Y2O3及其复合薄膜层。通过研究未沉积试样与具有不同配比的薄膜试样在高温下静态氧化行为及表面氧化膜形貌、组成等。来探讨1Cr18Ni9Ti表面经Y、Cr的氧化物改性后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TEM,EDS,HREM等测试手段,对液体压力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ZL109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以及界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多晶Al2O3-SiO2纤维和基体金属在复合材料的高温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尖晶石MgAl2O4;MgAl2O4沿复合材料界面呈颗粒状分布,形成了非连续分布的反应结果型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1,3-戊二烯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CH3)3SiCl/EtAlCl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阳离子引发体系Me3SiCl(TMSCl)EtAlCL2在正己烷中引发的1,3-戊二烯(PD)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EtAlCl2引发的PD聚合反应中引入TMSCl后大幅主提高了聚合物产率,同时使聚合反应速率明显提高,在「TMSCl」/「EtAlCl22」=0-1范围内,TMSCl/EtAlCl2体系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高于EtAlCl2引发制备的聚合物,这些结果表明Me3SiCl/E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