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占超  潘小新  徐超辉 《塑料》2023,(1):164-169
根据电子插柱塑件薄壁精密注塑的成型要求,设计了一副两板冷流道模具用于塑件的成型。模具设计中,为保证塑件的成型精度,采取了5项措施:运用CAE分析技术优化了模腔的最佳浇口,获得了优化的浇注系统,优化后的浇注系统成型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为309.7℃、模具温度为92.22℃、注射时间为0.433 5 s、成型质量分数为0.90。强化排气措施,开设了6条排气通道,避免了薄壁困气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合理模具结构布置,减小塑件的脱模力,防止脱模变形,塑件最大变形为0.194 4 mm。优化了成型件设计,通过调整成型件材料的刚度、寿命及装配,保证了模具寿命可达100万次。  相似文献   

2.
吴银素  谢兰焕 《河北化工》1999,(4):24-25,28
以硝基苯为原料进行磺化,采用气体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生产间硝基苯磺酸钠,提高了产品纯度,减少了90%的废酸,使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为还原硝基生产本磺酸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乳状液膜法提取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以P204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溶剂,HCl为内 解析剂,氨基酸料液为外水相的液膜体系,在适宜的酸度下,以H^+浓度差的推动力,对苯丙氨酸在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迁移机理,确定了提取苯丙氨酸的适宜条件,撮率可达805以上,并探讨了工业应用液膜法从氨基酸发酵液中提取氨基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受阻胺光稳定剂360为主要原料,以甲醛为甲基化剂,以甲苯为溶剂,通过甲基化反应合成受阻胺光稳定剂625,产物结构经1HNMR进行了确证。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的甲基化反应条件为n(360):n(甲醛)=1:4.6,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甲基化率为97.4%。与甲醛/甲酸法相比,该反应过程无需加入甲酸,避免了光稳定剂360与甲酸成盐结块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繁琐的后处理过程,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具有甲基化率较高和产物颜色较浅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5):25-25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以CuTCNQ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不同尺度的CuTCNQ单晶材料,并利用其纳米单晶构筑了三维结构,这一研究结果为有机单晶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三维结构的构筑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他们在有机单晶纳米带的控制合成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以CuPc这种经典的有机半导体为原料,合成了CuPc的单晶纳米带。并以单根的CaPe纳米带为半导体,制作了高性能的晶体管。这一结果为有机单晶纳米器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三氯乙烯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合成了一氯乙酸,验证了水解反应的相关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有机玻璃和聚碳酸酯透明材料防护涂层耐磨性逐渐下降,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采用TRIZ工具对问题进行了求解,获得了9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初步分析后,对可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为:采用无机纳米二氧化铈进行结构处理形成多官能的无机纳米粒子为体系的紫外线吸收剂,制备的透明涂层透光率为90%,雾度为0.8,初始耐磨性为0.8 mg,人工气候老化240 h后的耐磨性为1.2 mg。  相似文献   

8.
甲氧基乙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甲氧基乙酸甲酯的用途,性质,合成方法,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研究了以甲醇钠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甲氧基乙酸甲酯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加料方式和加料次序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产品收率可达95%以上,具体反应条件为:甲醇钠/氯乙酸甲酯的配比为1.00-1.02:1,反应时间为3-4小时,加料次序,先加入氯乙酸甲酯,后滴加甲醇钠溶液。  相似文献   

9.
N,N-二乙酸乙酯苄胺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朝霞  梁发书 《化学试剂》2000,22(3):143-144
以苄胺和溴代乙酸乙酯为原料,干苯为溶剂,三乙胺为质子吸收剂,合成了N,N-二乙酸乙酯苄胺,产率为80%。介绍了该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并用^1HNMR及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山东东平化肥厂,始建于1972年,是较早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t/a合成氨,产品为碳酸氢铵的小氮肥厂。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改造,企业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2002年企业改制转为民营企业后,更是焕发出了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张培  应津津  田艳萍 《广州化工》2014,(18):156-158
建立了糖醇的CE-紫外衍生法:以三氧化二铝/甲烷磺酸为催化体系,苯甲酸为衍生化试剂,选择性酯化糖醇。以新型混合取代环糊精衍生物添加剂,分离检测不同糖醇。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阿拉伯糖醇均得到较好分离,且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这三个糖醇的检测限分别达到9.1 ng/L,6.3 ng/L,10.2 ng/L。  相似文献   

12.
为达节能环保的目的,对顺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使用醇氨法合成顺铂的工艺,最佳工艺条件:m(氯亚铂酸钾)∶V(水)=1∶6,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 h,醇氨溶液的最佳醇氨比为V(氨)∶V(乙醇)=1∶4。  相似文献   

13.
噻吩乙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永新 《化工时刊》2000,14(9):46-47
提出了可工业化的噻吩乙醇合成方法,并详细地讨论了降低副产特生成的途径。对溴化和格氏化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正辛醇为改性剂,在无催化剂、微负压的条件下,采用回流法,对白炭黑进行改性反应。以改性后白炭黑的黏度大小为指标,探讨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改性白炭黑黏度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Fortran程序进行分析,拟合回归方程,并应用Origin程序作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正辛醇改性白炭黑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71.76 mL、改性温度144.13℃、改性时间3.55 h。  相似文献   

15.
椰油醇和正辛醇从水相中萃取螺旋霉素的表观分配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油醇和正辛醇从水相中萃取螺旋霉素的表观分配系数陶中东徐志南岑沛霖(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杭州310027)关键词正辛醇椰油醇螺旋霉素分配系数1前言螺旋霉素(SP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经过乙酰化后的乙酰螺旋霉素,是目前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用α-甲基苯乙烯合成龙葵醇系列香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从α 甲基苯乙烯用低浓度过氧乙酸环氧化制得环氧化物 ,异构化得龙葵醛 ,产率5 8 6 %。将龙葵醛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47 6 % ;由环氧化物催化加氢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39 5 % ;α 甲基苯乙烯经氯代、酯化、皂化得 β 亚甲基苯乙醇 ,再催化加氢亦可制得龙葵醇 ,总产率 39 0 %。比较了不同工艺路线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香水中甲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玉霞  万英  孙红专 《化学世界》2003,44(1):17-18,13
采用气相色谱法 ,用 GDX- 40 3填充性 ,在柱温 1 5 0°C下 ,用 FID检测器 ,对香水中甲醇进行定量分析。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甲醇浓度在 2 4~ 6 0 0 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0 .999,检出限为 1 2 μg/m 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2 4 %~ 2 .0 1 %,平均回收率为 92 .7%~ 1 0 0 .0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固体酒精的制备原理,研究了固体石蜡、助燃剂、pH值及冷却方式对固体酒精性能的影响,经实验得到固体酒精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具有硬度高、残渣少、无黑烟、易于保存等特点的优质固体酒精,并对其使用性能做了实验,其热值与液体酒精热值接近。  相似文献   

19.
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丙烯环氧化过程中,H2O2能与醇溶剂发生氧化副反应。实验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醇溶剂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对TS-1用量是1级,对H2O2为0到1级,对醇是0级,相同条件下3种醇的氧化程度为:异丙醇>仲丁醇>>甲醇。由提出的反应机理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用实验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回归,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用于合成气制纸碳醇的钼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和表面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总结了对活性中心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