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丽红  靳立强等 《皮革化工》2000,17(6):23-25,3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①变型二浴法与一浴法废液的排放量。②红矾与铬液的加料顺序及用量配比对铬的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变型二浴法的废铬液排放量大于一浴法铬鞣的排放量。②铬的利用率的排序是:二浴铬鞣法<一浴铬鞣法<变型二浴法,且变型二浴法铬的利用率可通过调节红矾的用量和先加铬的液的方法加以控制,以使铬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涉及到焦亚硫酸钠和大苏打联合作还原剂的变型二浴法蒙囿铬鞣新工艺的研究,重点讨论了焦亚硫酸钠与大苏打的比例和加入方式、蒙囿剂的加入时间及用量,并对变型二浴法新工艺应用于少铬鞣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铬鞣废液进行直接循环使用,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无浴加盐并利用废液浸酸进行循环鞣制的清洁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浸酸过程中盐在转鼓内无浴时加入,铬鞣废液全部回收酸化后直接用作浸酸液进行循环使用达10次以上,可用于高档牛沙发革的鞣制,无需对铬鞣废液进行沉淀等处理,使铬资源的封闭式无排放利用,大量节约食盐、硫酸、铬粉以及水资源,有效降低废水重金属排放,节约企业治污以及生产成本,而且所生产的皮革与常规铬鞣皮革质量一致,收缩温度达100℃以上,革身粒面细致、手感柔软、丰满、有弹性、染色均匀,并且不影响染料的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4.
一浴二浴联合铬鞣法,一般称为变型二浴法。由于“这一方法比较容易控制,质量也稳定”,已在鞣制山羊正面革方面获得了广泛运用,并认为“变型二浴法对于解决和防止山羊皮粗面和不丰满具有独特的优点”。为了发挥这一铬鞣工艺的优越性,使之适用于从其他原皮制造各种革,特别是服装革,特将这一方法的工艺理论阐述于下,以供研制和改进鞣制质量的参考。一浴二浴联合铬鞣法方案变异很大,分为浸酸和不浸酸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变型二浴法的鞣制废液中,铬含量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浸灰废液、铬鞣废液循环利用法生产山羊服装革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浸灰废液、铬鞣废液循环利用技术和与之配套的复鞣、加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用于山羊服装革的生产,既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压力,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山羊服装革。  相似文献   

7.
铬鞣废液的有效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提供了一种新的铬鞣废液有效回用于复鞣的工艺,复鞣废液Cr2O3含量低于0.1g/L,可直接排放,能实现铬鞣废液的封闭循环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国内外铬鞣废液的回收利用研究及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铬鞣废液的直接循环使用较回收铬的更易在制革厂实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铬鞣废液用于浸酸、铬鞣循环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液循环利用与传统工艺浸酸、铬鞣两种方法所制革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国内外铬鞣废液的回收利用研究及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铬鞣废液的直接循环使用较回收铬的方法更易在制革厂实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铬与改性戊二醛同浴鞣进行了研究,对二者的加入方式、用量配伍进行了试验,考察了对坯革性能、质量、废液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铬与改性戊二醛同浴鞣可大大降低废液中的铬含量,提高革的结构稳定性和成革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怀兴  朱华杰 《中国皮革》2006,35(17):40-42
阐述了皮革真空鞣制的原理和真空机制,分别对皮革在真空状态下常规鞣剂用量转动铬鞣、减量鞣剂转动铬鞣、常规鞣剂用量静置铬鞣、减量鞣剂静置铬鞣和废液循环利用铬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技术在铬鞣中的应用提高了Cr2O3的吸收率,可达75%以上,减少了铬的排放量,降低了污染;减量鞣剂铬鞣的Cr2O3的吸收率并没有降低;而静置铬鞣与转动铬鞣能达到相同的鞣制效果,但效率比转动铬鞣要低;废液循环利用工艺中,循环次数越多,总污水排放量减少的越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浸灰废液,铬鞣废液循环利用生产山羊服装革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浸灰废液,铬鞣废液循环利用技术和与之配套的复鞣,加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用于山羊服装革的生产,既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压力,又有生产出高质量的山羊服装革。  相似文献   

14.
对浸灰碱,铬鞣废液循环利用生产山羊服装革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浸灰碱废液循环利用技术,铬鞣废液循环利用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复鞣、加脂工艺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用于山羊服装革的生产,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压力,并且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山羊服装革。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根据猪皮的组织构造特点,研究了变型二浴法少铬鞣中预鞣剂、蒙囿剂、助鞣剂以及铬用量对提高山羊风格猪皮服装革性能的影响,并对成革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6.
制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总可溶固形物(TDS)约有35%来自于浸酸工序,解决TDS处理难度问题,工厂工艺的革新是必需的。本文研究了两种方法,即浸酸废液循环再利用法及不浸酸铝铬结合鞣法。浸酸废液循环再利用法通过添加恰当的化工材料可使首批浸酸液用于随后的浸酸操作;而不浸酸铝铬结合鞣法使用明矾来降低溶液的pH值以取代传统浸酸方法。因此,浸酸液循环再利用法及不浸酸铝铬结合鞣法可用于克服废液中的TDS及铬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可获得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7.
将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应用在绵羊皮铬鞣过程中,在试验研究绵羊皮铬鞣操作废液循环利用工艺的基础上,系统检测并分析循环操作液的特征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同时也对相应蓝湿革的基本品质进行了综合评判。试验结果表明:操作循环液中Cr2O3、总有机碳、CODCr和氨氮等含量指标各自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累积平衡;操作液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完全抑制六价铬的产生,所得绵羊蓝湿革品质稳定,其综合性能与常规铬鞣蓝湿革基本接近。研究结果揭示了绵羊皮铬鞣工序实施废液循环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通过效益评估显示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技术在绵羊皮铬鞣工艺中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比了常规浸酸、甲基磺酸浸酸、芳香族磺酸无盐浸酸三种浸酸方法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三种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过程中废液中铬含量、氯离子等的变化及其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相比,甲基磺酸和芳香族磺酸浸酸铬鞣均能使铬鞣废液铬质量浓度从1142 mg/L降低到153.5 mg/L以下;铬鞣废液被直接循...  相似文献   

19.
对宝斯卡铬鞣废液封闭循环工艺技术应用的操作液进行了特征分析检测,并与常规铬鞣废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铬鞣废液封闭循环过程中的操作液中的六价铬被完全抑制,废液中Cr_2O_3、总有机碳、COD_(Cr)和氨氮等含量指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累积平衡。研究结果揭示了铬鞣废液封闭循环工艺操作液的变化特征及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效益评估计算显示该工艺技术可明显节约水资源,减少中性盐和铬鞣剂的用量,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在某制革企业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中对连续循环30次铬鞣废液中总铬、Cl-和SO42-含量的变化,水质污染特征和蓝湿革收缩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总铬含量在前15次循环有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Cl-含量在循环15次前有所下降,后期稳定在17~18 g/L;SO42-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约600 mg/L。铬鞣废液在循环30次后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前期CODCr含量逐渐上升,在循环15次后趋于平衡;NH4+-N在循环15次后稳定于400 mg/L左右,30次后约200 mg/L;铬鞣废液TOC含量稳定在1 000~1 400 mg/L,基本上呈现先上升后期稳定的趋势。铬鞣废液分别在循环第15次、第10次以后未检出六价铬的存在,且循环后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在95℃以上,耐湿热稳定性良好,基本满足后期应用条件,实践证明本试验所用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是安全环保可行的,且风险较低,对后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