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针对以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ACR)为核心构成的有线宽带双向接入网络中"静态用户认证状态表"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用户实时欠费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用户下线协议(DM,Disconnect Messages)的用户欠费实时控制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融合计费下的欠费控制,而且实现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供电企业"先消费后付款"的经营模式可能造成用电客户因失信引发的欠费风险,需要在用电客户欠费行为发生之前实时快速地分析海量的用电用户的数据,给出潜在的欠费客户名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分类算法的电力客户欠费预警方法。首先,该方法使用基于Spark的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对欠费用户进行建模;其次,根据用户以往历史用电行为和缴费记录使用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得到其未来用电和缴费行为特征;最后,使用之前得到的模型对用户进行分类得到未来潜在高危险欠费用户。将该方法与并行化后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和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OSELM)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对比算法在准确率上有较大提高,便于电费回收管理人员进行提前催缴,确保电费回收的及时性,有利于电力企业进行客户欠费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文枫 《互联网周刊》2002,(29):10-10
200亿元能干什么?重庆将用200多个亿建设信息港,8月初科技部宣布将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12个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项目的投入恰好是200亿元。而信息产业部最近的报告称,2001年全国因盗用通信设施和用户恶意欠费而造成的损失超过200亿元,全国电话用户平摊下来,每户60元,用户欠费已成为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五大问题之一。真没想到,在人们眼里“肥得流油”的电信也突然为钱叫起屈来。  相似文献   

4.
用AT指令实现的用电欠费短信通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欠费短信通知能预先通知用户进行续费,为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通过深入研究GSM移动通讯系统的AT指令,GSM短消息格式、编码方法,用VC++实现一个用电欠费短信告警系统,从数据库中查找出欠费的用户并以短信方式提示用户缴纳电费。系统运行稳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电信用户欠费是当今电信业者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利用电信企业拥有的数据仓库,依靠技术手段分析追踪和预防用户异常行为,达到防范电信欠费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孟庆贵 《信息网络》2009,(11):41-42
当前的红名单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没有建立红名单用户管理台账,使得红名单用户管理混乱;对红名单用户欠费问题处理不及时,使欠费变成坏账,给企业来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先使用,后付费"的营销方式导致电网公司电费回收不到位,难以支撑正常运转和获得基本效益。为了解决电力欠费对电网公司的不利影响,论文提出电力欠费预警智能预测的研究方法。将电费回收分为时间和金额两部分,结合相应的关联指标,建立参数自适应的深度信念网络,通过深度学习和训练对电力欠费情况精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相比,深度信念网络更能准确预测出用户电费回收的未来情况,有效辅助电力企业制定用电和电费预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部最新的一个报告说,国内六大电信商正背负着200亿元用户欠费艰难前行,欠费已成为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五大问题之一。相关资料显示,200亿元人民币的用户欠费只是上月初的数字,到现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无奈之中,电信运营商只能采取停止服务或发展预付费业务的对策。上月北京通信公司开始对欠费用户实行单向停机。每月26日后不按时交费者的电话只能  相似文献   

9.
手机欠费     
《中国信息化》2011,(1):80-80
夏超家里有事,十点绅才到单位,走进办公室时,看到昨天刚从广东出差回来的张毅正在向牛鼻子汇报工作。张毅说:“这次出差的第三件事,是调研手机套餐用户欠费问题。最近两年,在南方数省中,手机套餐用户欠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农村地区,几乎是整村整村的人欠费。由于欠费人数太多,电信公司法制科的工作人员几乎天天跑法院,起诉欠费者。以我去的这个县为例,仅11月一个月、电信公司就向法院起诉了1377名欠费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业务运营以及3G时代的到来,数据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现网离线计费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欠费风险和大量的GPRS类投诉。河北移动通过GPRS网络和BOSS共同配合实现数据业务的实时计费,从而降低欠费风险,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并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业务黏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1.
张宏宇  李陶深 《微机发展》2012,(7):42-44,48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北部湾开发建设的客观需要,广西自治区各大中城市开始了“无线城市”信息化建设,在几年内,将建成无线城市群。为了给广西无线城市建设网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技术支持,文章主要通过对比和举例说明对无线城市组网技术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传统的Wifi方式无线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讨论了利用WifiMesh方式进行组网的优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从组网的投资成本,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和环保性进行相应的论述。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为广西无线城市群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西水稻面积的遥感解译工作,应用SPOT4遥感数据和遥感处理软件ENVI,利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的方法提取早稻种植面积。分类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有效解决逐像素分类结果的"椒盐"效应,获得比传统的像素级分类方法更高的分类精度,为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的自动提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网站披露了该国窃听项目"量子计划",通过该计划能够实现对物理隔离网络的控制和攻击。该文对"量子计划"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军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了探讨,对如何防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国内电信行业重组以来,特别是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3G业务经营许可,国内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式进入了全业务运营时代。移动数据业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业务,是3G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3G时代,WLAN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速率的特点,将在3G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联通在WLAN的发展上起步较晚,采用什么样的业务发展策略来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实力优势以赢得市场获得胜利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联通为例分析了其在3G时代这个大背景下的WLAN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业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DDoS攻击原理及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电力企业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五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对电力二次系统制定并实施了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首先综述了DDoS攻击的原理;然后依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结合DDoS攻击的特点,分析了安全防护系统中可能受到DDoS攻击的风险;最后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的DDoS攻击防御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课题编号为:JG12EB115)的核心成果。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调研出发,充分开展校企合作,研究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依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本文阐述了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和具体实现步骤,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校企合作内容,为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开拓了"双轨道"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车型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采用二值数学形态学对目标图像腐蚀、区域填充,得到仅含“0”、“1”的二值车型图像,其中“1”即亮点对应全部车体,而背景为暗点“0”,然后提取车体内部图像七个不变矩的特征值,使用欧氏距离法进行车型的特征匹配。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优于其它的常用算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课题编号为:JG12EB115)的核心成果。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计算机网络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随着这种需求发生着改变,"2+1"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根据这种需求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面向计算机网络产业集群下"2+1"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和“校校通”工程的推广,我国校园网的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校园网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担任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重要任务。该文从校园网发展的现状入手对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设计原则、需求分析、应用分类、校园网规划、综合布线与施工及其管理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重点论述了我们应如何利用现代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来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的中小学校园网络。在论述中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校园网建设必须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下,一边分析研究,一边积极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新时期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因此以专业为导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教改的重要课题。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涵出发,阐述以专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以专业为导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