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SiO2对SnO2.CoO.Nb2O5压敏电阻非线性电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SiO2掺杂的SnO2.CoO.Nb2O5压敏电阻非线性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电镜扫描,且对其晶界势垒高度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x(SiO2)=0.3%掺杂的SnO.CoO.Nb2O5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系数a高达30,并且具有最高的击穿电场(375V/mm)。采用Gupta-Carlson缺陷模型对晶界肖特基势垒高度随SiO2的添加而变大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用光致荧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用阳极氧化法制成的多孔硅层在1%NH3/H2O2溶液中的腐蚀现象进行了研究。红外分析表明,Si-O键和H-O键的强度随NH3/H2O2溶液的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H键强主匠随腐蚀时间增加而减少。光致荧光谱的峰值在腐蚀开始时先下降后上升,半高宽变窄,谱峰的以边明显蓝移。分析研究表明,1%NH3/H2O2溶液对多孔硅层有腐蚀  相似文献   

3.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能谱仪分析了Al2O3/TiB2和Al2O3/TiB2/SiCW陶瓷材料在1300℃氧化30小时后氧化层的相组成及显著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测定了CS2、SO2对亚稳态分子CO(a)的电子态猝灭速率常数,实验中观察到CS2、SO2对CO(a)的猝灭产物CS(A,a-X)、CS^+2(A-X),SO(A-X)的化学发光,讨论了猝灭和产物的形成机理测量得了产物的形成速率常数,获得了产物初生振动布居的信息,并用统计模型对态布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埋入SiO2薄膜中的Ge,Si和C团的电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埋入SiO2薄膜中的Ge,Si,C微晶的电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结合对光致发光(PL)的测量、电导激活能、电导与发光强度和峰位关系的测量发现,当测量温度高于60℃时,埋入SiO2中的Ge,Si,C微结构具有半导体导电规律,尽管C/SiO2复合膜在室温至60℃之间表现出金属导电性质。对电导和PL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气体吸附对SnO2/Si光电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SnO2/Si表面吸附H2、液化石油气等还原性气体前后光电压的变化;分析了SnO2/Si表面的吸附性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注入对SrBi2Ta2O9(SBT)铁电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质的影响,并与含氢气氛退火作了比较,进而研究了O+注入对SBT铁电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室温O+注入,由于较严重的晶格损伤的存在,SBT铁电薄膜的电学性能退化严重,而热靶O+注入有助于克服氢对SBT铁电薄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理想Si/SiO2/Si结构的电容-电压(C-V)特性,提出了根据Si/SiO2/Si的C-V特征测量SiO2厚度、衬底掺杂浓度和固定电荷的方法,并对键合样品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理想Si/SiO2/Si结构的电容-电压(C-V)特征,提出了根据Si/SiO2/Si的C-V特征测量SiO2厚度、衬底掺杂浓度和固定电荷的方法,并对键合样品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掺杂CdS纳米微晶的Na2O-B2O3-SiO2系统玻璃,研究了这种玻璃材料的合成反应机理和结构特性。利用各种温度下玻璃中掺杂纳米尺寸CdS半导体微晶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带的峰值能量和线宽对温度的信赖关系,拟合了其带隙发光带的线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获得样品的非均匀线宽。CdS微晶的非均匀线宽主要是由于微晶的尺寸分布引起的,可以利用CdS微晶的非均匀宽化系  相似文献   

11.
SnO2/Si的光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VD方法在硅单晶上制备SnO2薄膜,对不同硅衬底及在不同温度下淀积SnO2制得SnO2/Si进行光电压谱的测量,得出最佳的制备温度;采用类金属半导体接触模型,推导出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其介面复合速度和异质结势垒宽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制备条件对SnO_2/Si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沉积温度、SnCl4溶液的浓度、掺Pd等对SnO2/Si光电压的影响,测量了SnO2/Si的光电压谱,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有关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半绝缘多晶硅(SIPOS)-SiO2复合层作为4H-SiCn^+pp^+结构的钝化层,克服了用多孔碳化硅或单纯用SiO2钝化的不足。在LPCVD淀积SIPOS层后,用900℃氧气氛退火代替了平常的热氧化,在SIPOS层上生长了一层SiO2。实际测量证实了这种新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对钝化效果的影响,综合优化指出:在淀积SLPOS层时,掺氧量要高,而淀积温度不应太高,用此方法钝化的4H-S  相似文献   

14.
以SnCl4·5H2O,FeCl3·6H2O及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2∶Fe2O3混合薄膜,测量并研究了其在可见光区附近的丙酮气敏反射光谱。  相似文献   

15.
Fe_2O_3-SnO_2双层薄膜对氨气敏感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Fe(CO)5和SnCl4为源,采用PECVD技术淀积Fe2O3-SnO2双层薄膜,将该薄膜淀积在陶瓷管上,对氨气的敏感特性进行了测量,并讨论了敏感机理.  相似文献   

16.
对一种新的压敏材料SnO2-MgO-Nb2O5陶瓷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系列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室温介电常数为140 ̄600,也具有较好的压敏性,其非线性系数最大值达到6.3。  相似文献   

17.
Au掺杂TiO2/SiO2薄膜的光学非线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Au掺杂的TiO2/SiO2复合薄膜(厚度约为1.0μm)。X-ray衍射分析表明,Au的颗粒镶嵌在TiO2/SiO2复合薄膜的玻璃网络中。谢乐公式计算给出Au的颗粒大小约为10nm。采用Z-Scan测量技术得此薄膜的光学非线性折射率为1.09×10-7esu。  相似文献   

18.
Al2O3陶瓷表面的准分子激光活化沉积金属Cu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通过XeCl准分子激光照射Al2O3陶瓷表面后,使其表面沉积金属Cu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Al2O3试样浸入Cu2SO4溶液后,金属Cu膜只沉积于激光照射区。经准分子激光照射,Al2O3表面结构的变化和Al富集区的产生是金属Cu沉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烟道SO2浓度的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烟道SO2浓度的紫外差分吸收测量方法,采用氘灯作光源,旋转式光栅单色仪,用光电倍增管做探测器;对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表明,方法可精确测量烟道SO2的浓度,由于采用了差分吸收测量,烟道中的其它气体成份和光源强度随时间的慢变化对测量结果和精度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硅表面清洗方式对7nm热氧化SiO2栅介质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HF酸漂洗后RCA清洗时降低SC1(NH4OH/H2O2/H2O)温度对提高栅介质可靠性有利,但仍不如用SC2(HCl/H2O2/H2O)或H2SO4/H2O2清洗效果好.稀HF酸漂洗后用H2SO4/H2O2清洗得到的栅介质不仅表现出优良的击穿电场分布特性和击穿电荷分布特性,抗热电子损伤能力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