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固色性能,以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为交联剂应用于天然染料指甲醌对棉织物的交联染色。采用FTIR、SEM和XRD分析了染色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及结构,探讨了酯交联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多元羧酸复配交联染色机理。结果表明,染色前后棉织物表面差别不大,各纤维间不粘连;直接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变化不明显,仅有少量染料附着,而交联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负载较多的染料导致其粗糙度增加,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非晶态区。与直接染色棉织物相比,交联染色棉织物的染色深度(K/S)和上染率分别提高了88%和38%;染品的绿光、黄光增加,颜色饱和度提高;摩擦色牢度提高了1~2级;耐洗色牢度提高了1~2级;交联染色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WRA)提高了约60%,UPF值达到了5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2.
张莉  李红  蔡晓宇  高源  闫俊 《精细化工》2021,38(2):404-410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固色性能,以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为交联剂应用于天然染料指甲醌对棉织物的交联染色.采用FTIR、XRD和SEM分析了染色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及结构,探讨了酯交联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多元羧酸复配交联染色机理.结果表明,染色前后棉织物表面差别不大,各纤维间不粘连;直接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变化不明显,仅有少量染料附着,而交联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负载较多的染料导致其粗糙度增加,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与直接染色棉织物相比,交联染色棉织物的染色深度(K/S)和上染率分别提高了88%和165%;染品的绿光、黄光增加,颜色饱和度提高;摩擦色牢度提高了1~2级;耐洗色牢度提高了1~2级;交联染色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WRA)提高了约60%,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达到了5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丝素蛋白整理棉织物,研究丝素蛋白降解时间及浓度对整理后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丝素降解时间和浓度。在此基础上与TiO2复配,研究整理剂中TiO2含量对棉织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丝素蛋白降解时间为120min,丝素浓度(质量分数)为1.63%;此时将丝素与TiO2复配,当TiO2质量分数为0.35%时,可使织物折皱回复角比纯丝素整理提高8.68%,紫外防护系数达到42.9,抗紫外性能达到二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丝素蛋白整理可降低棉纤维的结晶度,并使棉纤维由纤维素Ⅰ向纤维素Ⅱ转变,而TiO2整理可提高棉纤维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4.
聚马来酸柠檬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想平 《安徽化工》2006,32(6):17-18
采用马来酸酐水相聚合生成聚马来酸酐,然后与柠檬酸酯化合成可固化的印染助剂聚多元羧酸酯。探索其对棉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结果表明,聚马来酸柠檬酸酯是一种值得研究开发的新型无甲醛环保印染助剂。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戊二醛-水解淀粉-柠檬酸和乙二醛-水解淀粉-柠檬酸两种方法对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研究了柠檬酸-水解淀粉与乙二醛(或戊二醛)以不同摩尔分数比,及不同的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催化剂[MgCl2]浓度对棉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对两种整理方法的防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2D树脂、乙二醛-水解淀粉-柠檬酸相比,戊二醛-水解淀粉-柠檬酸处理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有较大提高,强度也有所提高,是比较理想的防皱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棉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剂MA-IA-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首次以马来酸(MA)、衣康酸(IA)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水相聚合工艺制备了MA/IA/AA共聚物,目标产物得到红外光谱检测证实。产物用作无甲醛纺织品防皱整理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溴值和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MA)∶n(IA)∶n(AA)=1∶1∶1、温度85℃、引发剂滴加时间为2 5h、m(引发剂)/m(总单体)=0 09时,制备的聚合多元羧酸的溴值低于43mg/g,单体转化率达到94%,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871。用该聚合物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WRA)可达到286°,提高率为83 3%,与公认效果最好的丁烷四羧酸(BTCA)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289°几乎一样。整理后的棉织物经水洗50次后,WRA仍可保持在263°,比水洗前的286°仅仅下降8%。整理后棉织物白度为77 6%。  相似文献   

7.
黄海涛 《精细化工》2020,37(10):2132-2137
采用超声氧化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浸轧法将GO溶液整理到棉织物上,经过烘干、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整理棉织物。探讨了GO浓度,GO溶液pH、还原条件、浸轧-还原次数等因素对RGO整理棉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Raman光谱对整理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GO溶液pH=6,质量浓度2.5 g/L,采用质量浓度5 g/L的保险粉于90 ℃对浸轧GO烘干后的棉织物还原30 min,整理棉织物的表面电阻值降低至2220 Ω,经过4次和8次浸轧-还原后棉织物表面电阻值可降低至270 Ω和130 Ω。通过SEM发现RGO能在棉纤维表面形成薄膜并包覆纤维,且随着浸轧-还原次数的增加,棉织物表面沉积的RGO逐渐增多。Raman光谱较好地证实了GO在棉织物表面的沉积,且GO较充分地还原成RGO。通过对整理棉织物的耐洗性能测试发现整理织物的导电耐久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危想平 《安徽化工》2009,35(2):33-34
研究了催化剂氯化镁和柠檬酸及其混合体系在2D醚化树脂对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配方和工艺因素为:氯化镁和柠檬酸相对2D醚化树脂用量百分数分别为6%和2%,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分钟,产品折皱回复角达到276°,抗皱效果极佳,布面游离甲醛含量远低于世界各国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徐丽慧  魏作红  沈勇  邹锐  李倩 《硅酸盐通报》2016,35(4):1254-125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原料,制得改性SiO2溶胶,将其应用于柠檬酸预先处理的棉织物,构建棉纤维基柔性超疏水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得到改性SiO2溶胶干燥后形成有球形颗粒的致密粗糙膜,改性SiO2红外谱图(FT-IR)显示氨丙基和十六烷基在SiO2表面接枝.当HDTMS浓度为2%时,整理的棉织物静态接触角为155.3°,动态滚动角是8°,达到优异的超疏水效果,经洗涤20次后接触角仍为143.4°,具有疏水耐久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得知整理棉纤维洗涤前后表面均具有较好的粗糙结构,整理棉纤维表面形成了牢固的改性SiO2疏水膜.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钾为促进剂,将柠檬酸和酒石酸应用于亚麻织物的无醛防皱整理。讨论了整理剂的物质的量比及用量对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度保留率及白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使用加(柠檬酸)为10%(占整理液质量)的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酒石酸为1:0.5(物质的量比),并用w(次磷酸钠)为3%(占整理液总质量)的催化剂在165℃焙烘3min,可获得良好的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度保留率和白度。  相似文献   

11.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柠檬酸进行部分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醇聚氧乙烯柠檬酸酯,再中和成钠盐.该产物温和无刺激性,可用作面部洗涤品的主要成分,特别适于卸除眼妆.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柠杠酸三丁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耀武  申亮 《湖南化工》2000,30(3):18-19
在微波辐射下,对以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柠檬酸和正丁醇直接酯化自下而上柠杠酸三丁酯。优惠反应条件为:柠檬酸5.0g,催化剂0.3g,正丁醇20ml,微波功率中高次,辐min酯化收率为91.2%。该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是架势法瓜速度的6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马来酸与降解壳聚糖或聚乙烯醇的三元复配体系对亚麻织物进行防皱整理。对整理后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等性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不同的三元复配体系对亚麻织物防皱整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柠檬酸、马来酸的三元复配体系当w_((聚乙烯醇))为3.5%,w_((次亚磷酸钠))为3%;T_((焙烘))为165℃,t_((焙烘))为3min时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为21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3.05%,白度为79.54%。  相似文献   

14.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柠檬酸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0h,反应温度140℃,正丁醇与柠檬酸物质的量比5:1,催化剂的用量为柠檬酸的2%。反应初产物经先中和碱洗后,再减压脱醇,产品外观色泽符合质量要求。此条件下,柠檬酸三丁酯酯化率为98.9%。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用柠檬酸合成了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0.3mol的柠檬酸为基准,n-柠檬酸:n-正丁醇为1:4,T为110~140℃,t为3h,M(催化剂)为1.0g,酯化率≥99%,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和甘油为原料制备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研究了不同浓度配比和不同反应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根据整理后棉织物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来探讨甘油与柠檬酸酯的合成反应规律,确定了最佳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7.
树脂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脂作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辛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酸醇摩尔比为1∶4.5,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0%,反应1.5 h后,酯化率达到97%以上。催化剂的性能较好,便于与产物分离,可以回收使用。  相似文献   

18.
毛连山  江华 《化工时刊》2000,14(7):40-42
对柠檬酸和单甘酯酯化反应制取柠檬酸甘油单、二酸酯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沉淀产物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酯的合成与应用评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柠檬酸酯直接酯化法和间接酯化法的合成方法 ,重点评述了柠檬酸酯在增塑剂、食品添加剂、洗涤助剂、化妆品添加剂、纺织助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用柠檬酸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以0.3mol的柠檬酸为基准n(柠檬酸):n(正丁醇)=1:4,T=110-140℃,t=3h,M(催化剂)=1.0G,酯化率≥99%,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