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实验室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对石英砂进行磨矿试验研究,初步确定适合该机型的运行参数。对新疆某铁精矿进行选型试验研究,得到该矿石的单位磨矿能耗为11.82 k W·h/t,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选用装机功率为630 k W的KLM-630型立式螺旋搅拌磨机作为该项目的细磨设备。该磨机自投入运行以来完全能满足工艺指标要求,表明利用实验室立式螺旋搅拌磨机测定矿石的单位磨矿能耗,可为工业立式螺旋搅拌磨机的选型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剑峰 《煤矿机械》2007,28(12):138-138
北京科技大学在对立式行星磨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立式行星磨的模型,并且进行了仿真优化。  相似文献   

3.
立式螺旋搅拌磨机通常用来作为粗精矿再磨或者原矿细磨设备,很少用作粗磨。利用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对某铁矿石进行粗磨试验研究,并与球磨机磨矿效果进行了对比,以研究这两种磨机对该铁矿石的粗磨效果。研究表明,在适度的粒度范围内,立磨机与球磨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都能够达到高效节能的磨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磨介质作为立式螺旋搅拌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直接影响磨机的磨矿特性。以立式螺旋搅拌试验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DEM方法建立矿浆与研磨介质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对氧化铝陶瓷球和高铬钢球两种研磨介质进行磨矿过程仿真研究,分析介质球的运动速度、碰撞力、碰撞次数以及螺旋搅拌器的转矩。利用试验磨机进行磨矿试验,检测38μm和45μm下的物料筛下累积量并计算磨机的磨矿吨功耗。结果表明,在相同填充率的条件下,以陶瓷球为磨矿介质的立式搅拌磨磨矿吨功耗小于以钢球为磨矿介质的吨功耗,但磨矿处理量较低;当陶瓷球的填充率提高时,磨矿吨功耗会提高,同时磨矿处理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云锡集团羊坝底选厂CSM-250型立式搅拌磨为例,介绍了该立式搅拌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研究了大型立式搅拌磨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并对其在云锡羊坝底选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立式搅拌磨替代球磨机的湿法再磨工艺,提升了磨矿效果,增加了系统处理量和精矿回收率,提质降杂效果显著,为以后的选矿作业中精矿再磨和尾矿利用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电发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发了一种水冷型行星立辊磨。该磨机借鉴了国外Szego磨的工作原理,并对磨机的主体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水冷循环散热系统。同时运用Solid 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软件,对新型行星架进行了力学校核,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煤基活性炭加工行业中,立式辊磨机用于粉磨无烟煤的设计要点和实际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无烟煤粉磨设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立式辊磨机在煤基活性炭加工领域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其单位产品能耗和设备损耗都较传统的磨粉机系统低,且生产效率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自磨/半自磨工艺流程中,圆锥破碎机作为自磨机顽石处理设备,在作业率和处理量上难以与大型自磨机相匹配,造成自磨机回路系统难以达到稳定平衡,并限制了产能提升。针对自磨机和顽石破碎机的工艺特点,结合SINO铁矿自磨生产实践及实验室试验,重点研究了自磨机回路中,使用高压辊磨机进行顽石破碎作业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立式搅拌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细磨和超细磨磨矿设备,相对于卧式球磨机,立式搅拌磨机在节省能量消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领域的精矿再磨和第二、第三段磨矿作业。为了促进立式搅拌磨机的优化与开发,本文介绍了立式搅拌磨机的运行工作原理,系统总结了立式搅拌磨机研磨理论和磨矿介质运动状态研究成果,综述了搅拌器转速、介质填充率、磨矿介质属性、搅拌器属性等工作参数与结构参数对立式搅拌磨机磨矿过程和研磨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立式搅拌磨机关键技术参数的选择条件,为立式搅拌磨机的机理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简介转摆磨是从离心磨或行星磨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离心磨的机械局限及给排料困难的缺点,其单位容积的粉碎率高,为常规管磨机的50~100倍。这种磨机体积小,磨矿能力强,因而广泛用于硬物料的细磨或中等粒度物料的高速自磨。二、转摆磨(Nutating mill)的特点转摆磨结构如图1,它可看作是在比重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介绍了基于Solidworks的虚拟样机系统软件集成,并给出了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和实例,实践证明Solidworks系统软件是一种高效率的虚拟样机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2.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 ,介绍了基于Solidworks的虚拟样机系统软件集成 ,并给出了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和实例 ,实践证明Solidworks系统软件是一种高效率的虚拟样机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3.
装载机虚拟样机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晓斌  孟彬  王磊  佘翊妮 《有色金属》2006,58(2):96-98,102
在回顾装载机虚拟样机模型发展的基础上,以近期的研究工作为重点,介绍装载机虚拟样机模型,阐述装载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模方法,总结了装载机虚拟样机建模的核心问题及发展方向,对装载机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潘鑫 《矿冶》2008,17(1):79-82
文章介绍了虚拟三维技术主要特点及在浮选机中的应用。分析浮选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构,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的设计思路,包括虚拟三维样机建模、虚拟装配、图形渲染、二维工程图的转换等。结果表明,应用虚拟三维技术可以提高浮选机的设计效率及质量,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虚拟矿山安全培训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顺堂 《金属矿山》2008,38(2):102-105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井下生产的虚拟环境,并以此为背景,对矿山安全培训系统进行模块化的总体规划,设计了采掘VR安全培训的系统框架,介绍了系统开发中所应用的实时3D虚拟场景的生成、虚拟场景内部对象的生成、立体显示与传感等关键技术。最后利用矿山实际数据,运用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进行场景建模,在此基础上,根据矿山安全培训的特点设计了“虚拟灾害环境”和“问答板”两种安全培训方法,由此使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应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虚拟装配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基于VRML-Java的虚拟装配仿真体系结构,探讨了虚拟装配中的几种关键技术,阐述了虚拟装配过程中干涉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以减速器为实例实现了减速器虚拟装配原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宋喜忠  张福群  刘金广 《煤炭技术》2013,32(1):173-174,250
现实社会中可以将各类虚拟软件加以设计和运用,而这些都得益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出现,这样能够很直观的将虚拟的设计直接的展示出来,并且通过虚拟现实来进行仿真以后,得到各种可能的结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各种软件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选择。本文对在线虚拟现实技术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设计方法和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虚拟装配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基于VRML-Java的虚拟装配仿真体系结构,探讨了虚拟装配中的几种关键技术,阐述了虚拟装配过程中干涉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以减速器为实例实现了减速器虚拟装配原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煤矿虚拟环境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初步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善君  熊伟 《煤炭学报》2005,30(5):571-575
提出了煤矿虚拟环境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即数据管理、三维几何建模、构建煤矿虚拟环境和立体显示.其中,数据管理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三维几何建模模块采用三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表达地层、巷道和钻孔;构建煤矿虚拟环境模块采用一系列的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矿山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立体显示模块借助虚拟现实设备产生立体视觉.此外,还提出了适合煤矿应用的三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初步实现了一个从底层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虚拟环境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张晴  丁雪丽 《中州煤炭》2018,(1):76-82,86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总量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研究这种变化趋势的驱动因素,有利于节约农业用水,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其他领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2000—2013年的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变化影响因素分解为用水强度效应、产值结构效应、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探讨其对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对虚拟水量的变化起到拉动作用,用水强度效应和产值结构效应对虚拟水量变化呈现较弱的抑制作用。4个效应对3个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变化的贡献趋势基本一致,从大到小排序均为经济效应、用水强度效应、产值结构效应、人口效应,仅在具体的贡献量上有所差别。用水强度和产值结构效应对3个地区虚拟水量的贡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相比东、中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农产品虚拟水量受经济效应的拉动作用小;人口效应对东部地区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缓解用水矛盾、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