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调查石化企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吸附管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石化企业硫磺回收工艺废气、PX工艺加热炉废气、厂区污水处理废气及厂界环境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对各排放源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水平及源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排放源的污染潜势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石化企业以上排放源VOCs的排放质量浓度在32~95 mg/m~3,环境质量浓度在1.5 mg/m~3左右;共定量检测出21种挥发性有机物,各排放源的排放特征与工艺密切相关。此外,芳香烃类化合物为石化企业首要光化学污染物类别,主要光化学污染物包括:甲苯、苯。  相似文献   

2.
上海嘉定化肥厂是以煤为原料的氮肥厂,合成氨生产能力3万吨/年。根据合成氨生产工艺,氨合成工序有一定量的放空气排放。每生产1吨合成氨,放空气量约有150~200标米~3左右,其中含氢50~60%,还含氮、氩、甲烷、氨等气体。以前,放空气仅作为锅炉辅助燃料,这样回收利用不最合  相似文献   

3.
李东法 《化肥设计》2011,49(5):52-55
介绍了针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的造气污水治理、节水减排改造、废油回收改造和废气回收再利用综合治理;对改造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排放废水水质保持在COD≤60 mg/L,w(NH3-N)≤5 mg/L,废油回收100 t/a,吨尿素氨耗降低到586 kg/t。  相似文献   

4.
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一级水洗+除水器+ACF转轮浓缩吸附+CO"技术对某电子企业VOCs进行末端净化,净化后对VOCs排气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得到以下结论:车间废气整改前有组织VOCs排放量314. 4 t/a,整改后VOCs排放量84. 84 t/a,削减量229. 56 t/a;整改前无组织VOCs排放量30. 1 t/a,整改后VOCs排放量16. 24 t/a,削减量13. 86 t/a,总VOCs削减量为243. 42 t/a,达到了VOCs低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5.
葛方晋 《小氮肥》2008,36(1):22-23
青岛昌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年产200kt总氨、160kt尿素、60kt甲醇以及碳铵、液氨等产品,合成氨系统配有两套合成装置。对合成放空气的处理是净氨后部分送吹风气燃烧炉直接烧掉,部分用作城市生活煤气。为了经济合理地回收和利用合成放空气中的氢气,通过市场调研,选择了膜分离法回收放空气中的氢气技术。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研究,是制定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措施的基础。对我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典型城市—武汉市VOCs人为源进行研究,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应用国内外排放因子研究成果及武汉市行业调研结果,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武汉市2015年分行业、分区域的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武汉市人为源VOCs排放量约为15.9808×104 t/a,其中,炼油石化行业与移动源行业排放的VOCs含量最高,分别占总VOCs排放量的27.2%和26.5%。钢铁行业、表面涂装行业、船舶制造、油品储运、电子元件排放量在工业过程源中相对较大,而溶剂使用源中、汽车维修、表面涂装为重点行业相对较大。在空间区域中,青山区与化工区VOCs排放量明显高于武汉市其它区域,占整个武汉市VOCs排放总量的55%。新洲区、江岸区、江夏区和东湖风景区排放量紧随其次,而洪山区、硚口区排放量最小。武汉市VOCs源清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缺乏武汉市本地源排放因子的测试,以及估算过程中污染源和活动水平的类别划分不细所致。  相似文献   

7.
谢辉 《中氮肥》2013,(2):36-38
我公司目前拥有固定床制气合成氨装置3套,总产能为450kt/a;粉煤加压气化制气合成氨装置1套,产能为200kt/a。在合成氨生产中,合成放空气[H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约为58%]及氨罐弛放气(H2含量约为60%)直接排放到大气,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多数厂家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法对这部分气体进行回收。以下对我公司合成放空气及氨罐弛放气的回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采用吸收/吸附-催化有氧分解耦合工艺净化合成氨及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废气。介绍了净化合成氨弛放气的工程示范装置的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流程及运行效果。氨含量约3%的弛放气经过离子液吸收塔处理后,气体中的氨平均浓度降到45×10-6以下,再经4级蒸馏后,回收氨的浓度可达95%;氢氨回收膜分离装置含少量氨的工艺尾气经催化反应器处理后,排放氨浓度小于1.4×10-6;弛放气中氨的净化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9.
刘志  王超  税勇  雷小龙  涂宪 《小氮肥》2010,(3):11-13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达450kt/a,由1套200kt/a低压合成氨装置、1套100kt/a和1套150kt/a直接转化配2套φ1200mm高压合成氨装置组成(正在扩建低压氨合成系统使之与直接转化配套)。正常生产中,氨罐弛放气和高压氨合成工段的放空气一起送入两气氨回收塔,经稀氨水和脱盐水洗涤回收氨后的气体到氢回收装置,产品氢气经M型压缩机加压返回合成工段,废气进入废气管网作燃料气;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合成氨厂是能耗大户。不断降低合成氨生产能耗,不仅对节约国家能量资源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企业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手段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要节能降耗,除了加强科学的管理工作以外,采用各种先进节能技术和充分、合理地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三气”(合成放空气、精炼再生气、弛放气)是很重要的,在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加强的情况下,更是这样。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氨合成工序有一定量的放空气排出,每生产一吨合成氨,放空气量一般在150~250标米~3左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合成氨厂都将这部分废气回收用作锅炉的辅助燃料,这对降低合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节约合成氨生产的能耗,氨合成过程中的放空气和弛放气的回收利用,以及如何提高回收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以煤为原料时,合成放空气一般为300米~3/吨氨,弛放气为40米~3/吨氨,总共为340米~3/吨氨。混合后气体成分一般氢为58%,甲烷为19%。  相似文献   

12.
陈庆演 《广州化工》2022,50(4):118-120
为研究汽修行业VOCs治理现状特征,选取厦门市汽修行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治理现况进行探讨,并依据汽修行业废气的风量及VOCs浓度指标分类讨论,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废气的处理工艺,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厦门市汽修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采用的VOCs处理工艺是以活性炭吸附工艺、UV光催化处理技术为主或者两者...  相似文献   

13.
赵建华 《小氮肥》2014,(5):10-11
<正>0前言江苏劲力化肥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投产的120 kt/a合成氨、200 kt/a尿素装置采用以煤为原料固定层间歇制气工艺技术,造气系统新增了8台Φ2 650 mm造气炉(共计16台),其中2台造气炉吹风气及氨合成系统放空气回收至原有吹风气回收系统,仍有6台造气炉吹风气、部分氨合成放空气及弛放气(三者简称废气)排空,造成资源浪费。为此,2007年10月投运了1套重风型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这部分气体。  相似文献   

14.
河南煤化集团安化公司九天甲胺车间DMF反应器放空废气主要成分为CO、CH4、N2、甲醇、二甲胺,自建厂以来,DMF放空气经水洗塔洗涤后,直接对空排放,不仅污染水体,浪费能源,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如能将DMF放空气废气回收至锅炉燃烧,不仅可以消除有害气体排放,减少大气污染,而且还可以回收能源,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每生产一吨合成氨,放空气量一般是150~250标米~3/吨氨(对于采用劣质煤为原料时,可能达到200~300标米~3/吨氨)。放空气中含有8~12%(体积,以下同)的氨,则每生产一吨合成氨,随着放空气排出的氨量是15~20公斤,占合成氨产量的1.5~2.0%,有的甚至达3%。以往,许多合成氮厂回收放空气中的氨,一般是将高压的放空气减压至几公斤的低压或常压后,用软水吸收其中的氨,制得稀氨水回收利用。但这种方法氨的回收效率都比较低,一般为30~50%,加上有些单位选用的设备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一家已经停产尿素的大型煤头合成氨厂为例,分析了由于停产尿素、火炬系统、克劳斯装置回收H_2S和甲烷化精制等工艺缺陷,造成大量排放高浓度CO_2、火炬装置浪费和污染惊人、吨氨综合能耗较高等高排放、高能耗、高碳等致命隐忧。其他一些大型煤头合成氨厂也存在类似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的高度关注。本文提出了克劳斯装置回收硫磺代替H_2S,高浓度CO_2大部分回收用于生产尿素或轻质碳酸钙,用液氮洗涤法取代甲烷化、或者用醇醚化催化剂取代甲烷化催化剂等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的大型煤头合成氨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韩天芳 《小氮肥》2014,(2):13-15
<正>0前言在氨合成过程中,氢气是合成氨的主要原料,为了使合成塔中的氢气具有较高的氢分压以保持氨的转化率,需不定期地向外排放一部分循环气,以降低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因此会不可避免地损失了放空气中的一部分氨及氢气。氨合成尾气主要由合成放空气和氨槽弛放气组成。目前,回收氢气有3种方法:低温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是一种较成  相似文献   

18.
赵小红  穆云飞 《广东化工》2013,(23):117-118
合成氨厂排放的驰放气和放空气中含有NH3、H2和N2,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可以回收其中的NH3,并进一步回收H2和N2.通过低温冷冻技术对合成氨驰放气和放空气进行处理,既回收了产品氨,增加了合成氨厂的产量,同时回收了合成氨生产原料H2和N2,并且避免了处理尾气产生稀氨水,降低了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9.
VOCs排放量核算是开展VOCs污染防控工作的基础,目前煤化工领域未有相关核算指南与规范出台,因此参考《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对西北某煤制烯烃项目VOCs排放源项进行识别,分别采用实测、物料衡算、模型/公式及排放系数等方法对各VOCs排放源项的排放量进行核算,并对比煤化工行业较石化行业在核算结果上的异同,旨在解析各源项VOCs排放的贡献率以及源项内部的排放情况,为现代煤化工行业VOCs排放核算及源项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也为后续的VOCs管控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煤制烯烃项目有VOCs排放源13项,其中可核算排放源7项,VOCs总排放量为1 686.502 t/a;重点环节VOCs排放量贡献度分别为废水收集与处理29.46%、循环冷却水27.30%、储罐17.52%、设备密封点16.66%、燃烧烟气5.53%、工艺废气3.13%、装卸0.39%。相比于传统石化行业储罐是最大污染源项,煤化工行业中最主要的污染源项是废水收集与处理以及循环冷却水,其中废水收集过程占是废水收集与处理源项的94.67%。烯烃分离装置与2-PH装置是主要VOCs泄露装置,一端开放式阀或管线是煤化工行业主要的泄露密封点。甲醇罐区是储罐的重点泄露区域。建议煤化工企业主要对废水收集与处理和循环冷却水2个重点源项加强密闭管控,并设置废气收集与集中处理装置对不同特性的污染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2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空气污染物特别是PM2.5和O3的重要前驱物,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我国是最大的焦炭生产国,2018年全国焦炭产量4.38亿t,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治理受到极大关注。经过近些年综合治理,污染物的治理已经从常规污染物逐渐过渡到非常规污染物,从有组织排放类(硫、氮化合物)污染治理过渡到无组织排放类(VOCs、NH3)治理。因此,焦化行业VOCs作为无组织排放类非常规污染物的典型代表,进行其排放特征与治理集成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详述了焦化生产过程中VOCs废气产生节点,指出化产回收和焦油加工是VOCs排放的重点工序;按产生原理和逸散形式对VOCs废气的排放方式进行了分类;进一步总结对比各工段的废气性质和排放总量计算方法,明确了焦化行业VOCs排放的四大特征:排放节点多、差异大、组分复杂、异味重。在研究排放特征的基础上,从有/无组织2方面,分析了各种治理技术在焦化行业应用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并给出选择污染控制最佳适用技术的依据;最后,以太钢焦化和陕西黑猫焦化VOCs治理技术为背景,介绍了2种VOCs治理技术在焦化厂的应用,同时深入分析了焦化行业VOCs排放特征,为制定基于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的焦化行业VOCs控制策略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