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经NaOH预处理、TEMPO氧化和机械处理,再经真空抽滤成膜并与Fe3+交联,制备了具有疏水性的纤维素微细纤维(CMF)膜。通过FESEM、ATR-FT-IR、Zeta电位测试、XRD、拉伸测试、接触角和吸水率等表征,分析了CMF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CMF充分与Fe3+交联,有效提高了CMF膜的疏水性。CMF膜的疏水性受离子交联时间和Fe3+浓度的影响,其水接触角最高可达134.15°;该膜在水中浸泡24 h后吸水率为50%,明显低于未交联CMF膜(210%)。Fe3+交联的CMF膜还具有良好的湿拉伸力,达37.5 MPa。  相似文献   

2.
以碱木质素(Alkali 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LE-CDs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2)等官能团,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分别为19.20%和6.03 ns。利用ALE-CDs为荧光探针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发现ALE-CDs对Fe3+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荧光强度与Fe3+浓度(0~50 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e3+检出限约为1.66 μmol/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3+存在下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首先通过Fe3+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影响确定Fe3+最佳用量为30 mg/L;然后在Fe3+用量为30 mg/L下,采用制浆中段废水对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并设置不加Fe3+的空白组对照。结果表明,整个驯化过程中,加Fe3+组CODCr去除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以UV-254减少率表示)均高于空白组;驯化结束后,加Fe3+组和空白组CODCr去除率分别达78.2%和76.0%,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0.0%和37.7%。通过对脱氢酶活性的分析表明,加Fe3+组活性高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732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阳离子树脂)、201×7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阴离子树脂)对造纸废水进行脱盐处理,研究了树脂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过程中对造纸废水中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树脂对造纸废水中Na+、Ca2+、Mg2+和Fe3+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阴离子树脂对Cl-和SO42-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吸附时间为15 min、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1.2∶1.4(质量比),阳、阴离子树脂联用脱盐效果最佳。动态吸附过程中,随着流速增大,阳、阴离子树脂对离子的去除效果逐渐减弱,阳离子树脂适宜动态吸附流速为4~12 BV/h,阴离子树脂适宜动态吸附流速为4~10 BV/h。阳离子树脂的最佳再生条件为动态吸附流速4 BV/h、质量分数4%、体积3 BV,阳离子树脂再生率为94%;阴离子树脂的最佳再生条件为动态吸附流速4 BV/h、质量分数5%、体积3 BV、阴离子树脂再生率为84%。饱和吸附后树脂多次充分再生情况下,阳离子树脂再生率保持在90%以上,阴离子树脂再生率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张效伟 《食品与机械》2021,37(11):55-60
目的:研究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方法:制备发光强度高、性能稳定的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并构建关—开型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以实现对Fe3+和F-的连续检测。结果:在0.1~460.0 μmol/L范围内,Fe3+浓度与ECL猝灭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8 μmol/L;在1~5 600 μmol/L范围内,F-浓度与ECL恢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62 μmol/L。结论:NS-GQDs ECL信号的猝灭和恢复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可应用于饮用水中Fe3+和F-的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6.
将纤维素纳米晶(CNC)与N-(4-氨基苯基)-4-(N,N-二甲基乙二胺基)-1,8-萘酰亚胺(EADANI)进行共价键结合,制备得到纤维素纳米晶荧光探针(FCNC),并应用于Fe3+的荧光传感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表面羧基和羟基的存在,FCNC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在水溶液中呈现良好的黄色荧光发射性能;Fe3+对FCNC具有荧光增强效果,荧光增强因子达9.5,同时在竞争性离子存在情况下,FCNC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基材、己二酸二酰肼(ADH)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CMC/ADH水凝胶,研究了CMC/ADH水凝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Cu2+、Pb2+)的吸附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溶胀性能分析等方法对CMC/ADH水凝胶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及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CMC/ADH水凝胶在模拟废水中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对CMC/ADH水凝胶的吸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25℃)、pH值=3、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50 mg/L、吸附时间300 min的条件下,CMC/ADH水凝胶对废水中Cr6+、Cu2+和Pb2+的吸附量分别为31.5、75.9和72.0 mg/g;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CMC/ADH水凝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是单层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魏亚辉  肖洪涛 《中国造纸》2021,40(6):97-101
本研究通过蔗糖发泡-碳化工艺制备了碳泡沫阴极材料并应用于电-Fenton深度处理造纸废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碳泡沫阴极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以CODCr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阴极材料、反应时间、初始pH值、Fe2+投加量和电流密度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泡沫由大量孔洞结构堆叠而成,表面存在含氧官能团。反应时间180 min、pH值3、Fe2+投加量0.5 mmol/L、电流密度200 mA/cm2时,以碳泡沫为阴极的电-Fenton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CODCr去除率最高,达到88.4%,相比常规碳毡阴极提高了1.3倍。以碳泡沫为阴极的电-Fenton深度处理造纸废水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0次循环的CODCr去除率均超过85%,效率降低率不超过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Ca2+、Cu2+、Fe2+、Fe3+、Mn2+及Mg2+)对竹溶解浆Fock反应性能的影响,再利用HCl单独酸处理及引入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的酸处理,探讨了pH值及DTPA用量对竹溶解浆Fock反应性能、灰分、白度及聚合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浆中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铁离子,显著降低竹溶解浆的Fock反应性能。降低pH值有利于竹溶解浆反应性能的提高,与此同时,竹浆灰分含量及聚合度逐渐降低,白度不断提高。在最佳pH值3.0的环境下,Fock反应性能由未处理时的68.3%提高至72.7%,而酸处理进一步联合DTPA对提高反应性能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0.
以TEMPO氧化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为原料制备CNF气凝胶,随后采用Fe3O4纳米粒子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进行改性制得磁性疏水性CNF气凝胶,并对其疏水性能、磁性、吸附性及其他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可提高CNF之间的结合强度,使气凝胶结构更加稳定、不易被破坏。制备得到的气凝胶密度和孔隙率分别为0.015 g/cm3和99.02%,其水接触角可达133°,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吸附倍率最高可达145 g/g(机油);同时,添加Fe3O4纳米粒子使气凝胶具备较好的磁响应性能,有利于气凝胶的后期回收。  相似文献   

11.
Concentrations of aluminium, arsenic, cadmium, chromium, copper, lead, mercury, nickel, selenium, tin and zinc were determined in samples from the 1997 UK Total Diet Study and used to estimate dietary exposures of the general UK population. Population average dietary exposures to aluminium (3.4mg/day), arsenic (0.065mg/day), cadmium (0.012mg/day), chromium (0.10mg/day), copper (1.2mg/day), mercury (0.003mg/day), nickel (0.13mg/day), tin (1.8mg/ day) and zinc (8.4mg/day) a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previous UK Total Diet Studies and are below the appropriate PTWIs, PMTDIs and TDIs. Dietary exposure of the UK population (0.026 mg/day) to lead is falling as a result of measures taken to reduce lead contam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food and is well below the PTWI. There has been little change in UK estimates of selenium exposure since the 1994 Total Diet Study but current estimates (0.039mg/day) are lower than those derived from earlier Total Diet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41个牌号烤烟型卷烟和雪茄烟样品烟丝中的锂、铬、镍、铜、砷、硒、钼、镉、铊和铅含量,并按照类型和价位对卷烟中这10种有害元素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卷烟中锂和铜的含量较高,铊的含量很低,铬、镍、镉、铅、砷、硒和钼7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为0.55~4.42μg/g;②雪茄烟中铬、镍、砷、钼、镉、铊和铅的含量一般高于烤烟型卷烟,而硒元素的含量则相反,但差别较小;烤烟型卷烟中锂和铜的含量与雪茄烟没有显著差异;③高档卷烟中的锂、镍、镉、铊和铬含量较低,而砷、铅的含量较高;不同价位卷烟的铜、硒和钼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高压结合酶法处理凡纳滨对虾的虾蛋白、虾仁泥(虾肉)和虾仁,获得3 种低敏虾制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 种虾制品的过敏原性,采用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模型)及致敏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实验(Schultz-Dale反应)检测3 种低敏虾制品的致敏性,以分析体内与体外方法检测虾制品致敏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处理前的3 种原料过敏原性极高。经高压结合酶法处理的虾蛋白、虾肉和虾仁的过敏原性分别消减97.0%、94.1%和94.5%。而在动物实验中(以磷酸缓冲盐溶液为阴性对照,未处理虾蛋白为阳性对照,以豚鼠为受试对象),未处理虾蛋白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为100%,3 种低敏虾制品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也为100%,死亡率分别为16.7%(虾蛋白产物)、50%(虾肉产物)和83.3%(虾仁产物)。致敏的离体回肠受到3 种低敏虾制品攻击后,收缩力也明显增强,分别达到376.9%、766.2%和1 004.4%。上述结果表明,对高压结合酶法制备的低敏虾制品过敏原性的检测,体外检测与体内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绿生活”就是健康可持续的友好生活态度及方式。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绿色的生活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随处可见,环保生活的标地也不仅仅是糙米和草鞋,而是在每一处生活必需品都不断发展环保的创意,通过可以循环再造的尖端物科和天然材料共同营造回归自然的健康、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动态顶空制样-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感官评价,对不同贮藏时间(0、7、14、21、35、49、77 d)的风干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贮藏过程中各类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并对造成异味的主要物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的样品中,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9、56、63、58、73、68、71 种,主要为酯类物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风干肠样品色泽变黑,失去光泽,异味逐渐增加,可接受度降低,其中有21、21、17 种风味活性物质分别与感官评价中色泽、风味、可接受度评分显著相关;经过OAV分析以及气相色谱-嗅闻鉴定,辛酸乙酯、1-辛烯-3-醇、正己醛、庚醛、正辛醛、壬醛、反,反-2,4-癸二烯醛可能是造成风干肠异味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并比较低温漂烫条件、亚硝酸盐控制及发酵方式对香菇发酵产品质构、亚硝酸盐含量及风味特征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低温漂烫前处理最优条件为55 ℃、20 min,此时,发酵泡菜产品的色度L值、硬度及弹性分别为30.64、43.49 N和0.59 mJ。在发酵前加入0.5‰的VC,能够将香菇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从6.16 mg/kg显著降低至3.11 mg/kg。与自然发酵相比,纯种发酵将香菇泡菜发酵时间由11 d缩短至7 d,且产品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了49.7%;酸、醇、醛及烷烃类化合物等特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2.17%、5.88%、1.07%和4.37%,并赋予该产品更为丰富的风味物质成分。该研究为香菇发酵泡菜产业化、标准化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CALB)与三亚油酸甘油三酯进行分子对接,得到CALB的活性中心组成,其氨基酸残基中游离ε-NH2分布在远离活性中心的位置上,—COOH有小部分分布在活性中心。针对CALB活性基团的分布特点将MCM-41修饰成具有醛基的G-MCM-41及具有氨基的NH2-MCM-41。当G-MCM-41与CALB固定时,醛基与ε-NH2结合,酶负载量为87.4 mg/g,活性为1 176 U/g,活性较高,当NH2-MCM-41与CALB固定时,氨基与—COOH结合,酶负载量为89.6 mg/g,活性为672 U/g,活性相对较低,结果证明了CALB分子氨基酸残基分布的结论。以一级大豆油和植物甾醇为底物,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经响应面试验优化后酯交换率达到87.4%。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酰基化与磷酸化)方法对核桃蛋白中占70%以上的谷蛋白进行改性处理。核桃谷蛋白经改性后酰化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溶解度分别提升了3.61 倍和4.49 倍,持水性提升了1.97 倍和1.55 倍,持油性略有降低,乳化性及起泡性总体变化不大。由光谱学分析可知,蛋白的二级以及三级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导致了蛋白功能特性的改变,这也为核桃蛋白功能特性改变提供了相应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并比较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饱和烃矿物油(saturated hydrocarbon mineral oil,MOSH)迁移量的技术。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两种方法均能实现迁移液中MOSH的有效分离和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较好,为4.3%。相较于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前处理更简单,检出限更低(1.0 mg/L),回收率更高(94.4%~102.4%)。对17 批实际样品的检测表明,两种方法的定量结果的偏差为8.6%,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对个别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不能检出的样品进行检测与定量。本研究针对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难点问题,研究并验证了新技术,为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