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的修饰及其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和共混纺丝2种方法将肝素修饰到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和表征修饰效果,并对修饰前后丝素纳米纤维支架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和体外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和共混纺丝2种方法均可较好的将肝素修饰到丝素纳米纤维支架上;经肝素修饰后的丝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显著高于纯丝素纳米纤维支架;未经修饰的纤维支架上出现血小板黏附、凝聚现象,而经肝素修饰后的丝素纤维支架上未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周燕 《广西轻工业》2008,24(12):26-26
通过制备丝素-聚乳酸共混膜,与纯的丝素膜进行比较,研究共混膜的体外降解性能,并得出结论:共混膜的降解性能比纯的丝素膜的降解性能好,从而拓展了共混膜的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卢神州  李明忠  秦建彬 《丝绸》2006,(10):38-40
从蚕丝中提取丝素蛋白制备成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P E G O)的交联丝素膜,用磷酸处理,在丝素膜材料表面引入了磷酸基团;用电子能谱分析该材料的表面性质,表明85%磷酸处理丝素膜2min,可以使PEGO丝素膜表面带上较多的磷酸基团,这大大提高了丝素膜的抗凝血性,防止了细胞在丝素膜上的黏附。X-衍射表明丝素膜用磷酸处理后,增加了丝素膜的结晶度。经磷酸处理后,丝素膜的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有所下降,但是PEGO丝素膜仍保留了较好的湿态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节丝素膜的性能,用聚L-丙交酯-co-己内酯(PLCL)与丝素蛋白(SF)共混,以六氟异丙醇为共溶剂,用流延法制备不同比例的SF/PLCL共混膜。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混膜内两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现象。当SF/PLCL共混质量比为25/75时,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细胞在膜表面的增殖活力高于纯丝素膜。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功能性丝素基仿生矿化材料,将丝素蛋白通过三聚磷酸钠(STP)磷酸化,从而在仿生矿化过程中促进钙离子吸附,利于更多的钙磷酸盐的形成和沉积。探究了体系中pH 值和三聚磷酸钠用量对丝素磷酸化的影响,分析了磷酸化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热性能、粒径及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磷酸化丝素为原料制备冻干丝素膜,采用交替矿化法,在其表面沉积形成羟基磷灰石(HA);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 射线光谱仪,评价了矿化膜表面结构形态和钙、磷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pH 值为10 和 STP 质量为0.24 g 条件下,磷转移量达到67.1%,且磷酸化丝素膜对阳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力学性能较空白样略有下降;经交替仿生矿化处理后,磷酸化丝素膜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较空白样结构更规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热压法,对丝素粉体与水性聚氨酯的共混物进行热压处理,并研究了丝素粉体与水性聚氨酯的共混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压力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共混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离子液体共溶法对所制备丝素蛋白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分别溶解脱胶蚕丝和聚乙烯醇粉末,然后将2 个溶解体系按不同质量比共混后倒入成膜器,经甲醇浸泡去除[Amim]Cl 后自然风干成膜。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接触角仪、紫外灯耐气候试验箱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Amim]Cl 共溶法成膜可提高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组分的相容性,成膜过程中丝素蛋白组分向膜的表面迁移,并主要以Silk II构象存在;随着复合体系中丝素蛋白配比的增加,复合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膜的亲水性能提升,同时还加速了复合膜的光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以环氧树脂为交联剂 ,制备丝素 丝胶蛋白共混膜 ,探讨了丝素比例、交联剂种类对共混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指出丝素比例为 10 %左右、以PEGO4 1为交联剂的共混膜 ,其主要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溶液氧化法制备了丝素蛋白凝胶修饰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前后聚氨酯膜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的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与聚氨酯底膜基本接近,修饰膜克服了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体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和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了经修饰后,聚氨酯膜的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且界面的处理效果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压法,对丝素粉体与水性聚氨酯的共混物进行热压处理,并研究了丝素粉体与水性聚氨酯的共混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压力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共混膜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压法制得的共混膜结构致密,手感柔软光滑,透明度较高;当热压压力为35 MPa,热压时间为10 min时,得到的共混膜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最高,断裂伸长率最低,吸水性也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羊毛织物的穿着舒适性,以碳化二亚胺(EDC)为激活剂激活家蚕丝素蛋白侧链上的羧基,使其与精胺反应得到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并将其整理到羊毛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热量仪对整理后的羊毛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整理后的丝素蛋白Zeta电位由-3.58 mV上升到5.41 mV;改性羊毛鳞片层表面被丝素蛋白膜包裹,其表面形成了更多的氢键和酰胺键,晶体结构更稳定,耐热分解性能提高,但力学性能下降;不同改性程度的家蚕丝素蛋白对羊毛结构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改性处理使羊毛酸性染料上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纤维素与蛋白质资源,采用干喷湿法纺丝方法,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共溶剂、乙醇为凝固剂制备了纤维素/ 丝素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喷丝头牵伸与塑化牵伸的倍率分配对纤维分子结构、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为基体的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纤维的相形态为单相连续结构;当喷丝 头牵伸倍率为3 时,丝素蛋白沿纤维轴向连续分布,其相形态呈微纤状;当喷丝头牵伸倍数增加至5 时,丝素蛋白沿纤维轴向分布出现正弦波动,其相形态呈藕节状;增加塑化浴拉伸工艺可减少纤维成形过程中丝素蛋白的流失;当喷丝头牵伸倍数为5,塑化浴拉伸倍数为1 时,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89.9 MPa,超过常规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13.
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研究共混膜中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不同时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吸水性、透汽性、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并逐渐出现微孔,且粉体在共混膜中分布均匀并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这表明二者的相容性好;另外,共混膜的断裂伸长和拉伸模量较纯PU膜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吸水性和透汽性逐渐得到提高;膜的水接触角逐渐下降,表明其亲水性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丝素、纳米TiO2溶胶、丝素与纳米TiO2溶胶复配对真丝织物进行功能整理。结果表明:经整理的真丝织物抗皱、抗紫外线辐射、抗菌效果均有所提高。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折皱回复角由原来的265°提高到302,°UPF等级由原来的20增加到50+,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4 mm和8.0 mm。  相似文献   

15.
 用丝素蛋白和助剂戊二醛对糟朽丝织品进行加固处理,研究加固前后糟朽丝织品的各项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经丝素浓度为1.0%,戊二醛浓度为0.005%,丝素蛋白溶液中的浸渍时间(t1)为 40 min,戊二醛中的浸渍时间(t2)为60 min的处理,脆弱丝织物的强度有大幅度提高,耐老化性能得到改善,外观与手感未有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酪氨酸酶对酪氨酸残基具有催化氧化的特性,进行了酶促乳铁蛋白在丝素表面接枝效果研究。借助酪氨酸含量分析、丝素蛋白溶液黏度测定等,评价了酪氨酸酶的催化接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酪氨酸酶处理后,丝纤维中酪氨酸含量下降;与仅经乳铁蛋白处理相比,酪氨酸酶/乳铁蛋白组合后丝织物的强力、丝素蛋白溶液黏度增加,验证了酶促乳铁蛋白在丝素蛋白表面的接枝反应。此外,乳铁蛋白也会在丝纤维表面吸附,表现为酪氨酸酶/乳铁蛋白处理样与仅乳铁蛋白处理样染色性能较相近。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再生丝素长丝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选用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获得丝素溶液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长丝。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元溶剂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有所不同,氯化钙-甲酸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蚕丝,更重要的是在溶解过程中保留了原纤结构,在牵伸作用下再生丝素长丝的断裂应力较传统溶解方法提高了近1倍,纤维表面均匀光滑,在放线菌蛋白酶溶液中表现出相对缓慢的降解速度。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高效,并可实现再生丝素长丝的连续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