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前置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了评述,详细分析了PH、温度、溶解氧、废水C/N、回流比、污泥浓度等各种因素对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对大化肥污水处理场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工艺运行中受到的各种冲击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碱对烷基苯磺酸盐吸附损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效物含量50%的两种国产工业品重烷基苯磺酸盐HAILS在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及外加碱的影响。实验温度45℃,HABS溶液用矿化度3.83g/L的模拟油藏盐水配制。随溶液浓度增大,HAILS样品1(M=427,CMC=0.86g/L)在0.5~1.0g/1,浓度区间显现吸附峰.最大吸附量1.29mg/g砂,在1.0~3.0g/L浓度区间吸附量缓慢下降。在外加碱影响实验中使用8.0g/LHAILS溶液。HABS样品1和样品2(M=440,CMC=0.78g/L)的吸附量,在外加NaOH浓度分别为6.0~11g/L和4.0~9.0g/L时低于无碱吸附量,最小吸附量分别为无碱吸附量的68%和53%,外加NaOH浓度≥12g/L时吸附量高而稳定。在外加Na2CO3浓度低于~3.0g/L或外加NaOH+Na2CO3浓度低于-8.0g/L时,HABS样品2吸附量低于无碱吸附量,外加碱浓度再增大时则迅速升高。加入Na3PO4+Na2CO3,加量≤12g/L时,HAILS样品2吸附量稳定而显著降低,其原因尚不明了。HABS样品1在储层岩心中的动态吸附量和在油砂上的吸附量随NaOH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岩心吸附量不到油砂吸附量的1/10。图4表5参8。  相似文献   

3.
改性壳聚糖生物质吸附剂对Pb(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改性壳聚糖(G-CAM),并以该聚合物制备成改性壳聚糖生物质吸附剂,研究了G-CAM吸附Pb(Ⅱ)时pH值、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壳聚糖微粒对Pb(Ⅱ)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t=30℃、pH=5、ρ0=1 000 mg/L条件下,吸附量为171.3 mg/g,且溶液pH值对Pb(Ⅱ)的吸附量影响最...  相似文献   

4.
以浓硫酸为缩合催化剂,苯氧乙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分子内含醚键的新型弱酸性酚醛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对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值及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2+,Ni2+,Pb2+,Zn2+的静态吸附容量均可达到2.0mmol/g以上;其中吸附率可分别达到90%,91%,91.3%和100%。吸附了金属离子的树脂可经5%~10%盐酸再生并回收金属离子。文中还对树脂的吸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β-环糊精酯共聚物为吸附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溶液的静态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时间、体系pH值等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亚甲基蓝的较佳吸附条件为静态吸附时间约7h、体系pH=8.0时,最大吸附量达到166.3mg/g;碱性品红的较佳吸附条件为静态吸附时间约7h、体系pH=10时,最大吸附量达到137.9mg/g。该共聚物对亚甲基蓝染料吸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同时硝化和反硝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实验,提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着重考察了COD与总氮比值、溶解氧浓度及床体pH值等因素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床内溶解氧浓度3.0~5.O mg/L,pH值6~8、进水COD/TN>4的条件下,同时硝化反硝化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1.93%.  相似文献   

7.
以木质素磺酸钙和丙烯酸为原料,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钙改性丙烯酸树脂(LSAE)。考察了溶液p 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LSAE吸附亚甲基蓝(MB)的影响。采用SEM、N2吸附-脱附、FTIR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MB质量浓度为200 mg/L、吸附温度为298 K、溶液p H=8、吸附时间为480 min时,吸附量为178.96 mg/g。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LSAE试样的表面粗糙,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有所增加,平均孔径减小;LSAE对MB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水溶性阳离子聚多糖(季铵基聚多糖)MS—1在粒径0.175~0.246mm的洗油油砂上的静态溶液吸附量,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小,25℃吸附量略大于60℃吸附量;MM-1的饱和吸附量远大于HPAM.25℃和60℃时分别为1592.1和1513.6μg/g。MM—1在油砂上的吸附量在pH=7.0时有最大值,随电解质硫酸钠加入量的增大(W44%)或MM-1阳离子度的增大(≤0.40)而不断增大并趋于平衡值。对产生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作了解释。在60℃吸附MM.1后分离出的油砂在蒸馏水中的zeta电位,随MM-1阳离子度的增大(0.05~0.40)而增大,由负值变正值.阳离子度为0.125时为零。MM-1在溶液中与原油和油砂的相互作用放热,放热量随MM-1浓度增大而增大,分别在浓度1.0g/L(与原油)和10g/L(与油砂)时出现最大值,此后趋于恒定。图8参14。  相似文献   

9.
纳米CeO_2的制备及其吸附苯酚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志茗  高艳丽  孙美玉 《石油化工》2011,40(11):1242-1246
以Ce(NO3)3.6H2O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纳米CeO2。考察了CeO2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以及吸附时间、苯酚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和苯酚溶液pH对苯酚吸附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XRD、S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CeO2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eO2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在苯酚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40 mg/L、苯酚溶液pH为7、CeO2吸附剂(在适宜条件下制备)0.2 g、吸附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苯酚吸附率达到91.44%;CeO2吸附剂可重复使用5次。表征结果显示,CeO2呈球状,比表面积为93.94 m2/g,孔径约为5.68 nm。  相似文献   

10.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和环己烷为稀释剂,对含高浓度酚的废碱液进行了络合萃取处理,并用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取剂对负载有机相进行了反萃取实验。分别研究了TBP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反萃取的影响,并对萃取剂的重复使用问题、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证实,采用20%~30%TBP-环己烷溶液对酚的络合萃取率达到98%以上;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反萃温度50℃、反萃比为1:1的情况下,反萃率可达90%左右。萃取剂能在萃取和反萃的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有利于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S-8树脂对地榆皂苷溶液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8吸附树脂吸附脱色处理地榆皂苷有色溶液的影响因素,适宜的脱色条件为:30%乙醇(质量分数)的地榆皂苷有色溶液适于脱色,吸附脱色时间为2 h,脱色树脂用量为色素含量的15~20倍;树脂再生剂为pH=1的95%乙醇溶液。实验结果表明,S-8吸附树脂对地榆皂苷有色溶液的脱色率比活性炭高,可达到93.89%,而活性炭对该溶液的脱色率是75.48%。  相似文献   

12.
“干燥器法”测定氧化铝载体比表面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前言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很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气体吸附法。气体吸附法分为两大类,即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现在一般公认BET静态吸附法为最准确。但此方法仪器装置复杂,操作条件要求苛刻,数据处理时间长。并且使用大量有害的汞。而动态吸附法虽然使用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但精确度低。一般“干燥器法”采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或饱和盐溶液测定吸附等温线。用上两种溶液吸附时间都长。  相似文献   

13.
短程反硝化颗粒污泥快速形成对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的快速启动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证明产甲烷颗粒污泥能够在一天内快速驯化为短程反硝化颗粒污泥,所得颗粒污泥能够将2.7 kg-S/(m3?d)硫化物的82%转化为单质硫,0.9 kg-N/(m3?d)硝酸盐的97%转化为亚硝酸盐,为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底物保障。实验证实菌株Arcobacter sp.对于单质硫的累积至关重要。高负荷条件下,菌株Arcobacter sp.丰度降低, unclassified_p_Firmicutes丰度增加使得自养短程反硝化工艺崩溃,但运行效能可通过降低进水负荷恢复。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钙离子浓度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在单级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对于化学需氧量(COD)为680 mg/L、氨氮(NH+4-N)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配废水,逐步增加钙离子浓度,测定了在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的总氮(TN)去除率、NH+4-N去除率、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累积量及污泥体积指数(SVI),并采用最大或然数(MPN)法测得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钙离子质量浓度为480~1000 mg/L时,SVI为25 mL/g,污泥颗粒密实度较大,系统中硝酸菌与反硝化菌的数量均维持在104~105数量级,TN和NH+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NO-3-N累积量小于0.25 mg/L,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这是实现较高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水合物法捕集CO2具有储气量大、生成条件温和等显著优点,应用前景广阔。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和CO2气体消耗量是该方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活性炭+THF溶液体系中开展了CO2水合物生成特性研究,探究了THF溶液浓度(物质的量分数,下同)、THF溶液饱和度对CO2气体消耗量的影响,并通过可视显微实验研究了活性炭+THF溶液体系中CO2水合物的生长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THF溶液浓度为5.56%的体系,活性炭+THF溶液体系(THF溶液浓度为5.56%、溶液饱和度为100%)的CO2气体消耗量增加了59%;当THF溶液饱和度为100%时,提高THF溶液浓度可以有效促进水合物生长,在THF溶液浓度为5.56%的条件下,CO2气体消耗量达到总CO2气体消耗量90%所需的时间(t90)最短(106.67 min)。活性炭+THF溶液体系中的CO2水合反应由气体吸附和水合物生长两个阶段组成,水合物最...  相似文献   

16.
以含油污泥和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污泥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的处理和工业油品的吸附。结果表明:制备的污泥吸附剂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7.68%,表面质地松散,分布着大量发达的孔隙,孔隙结构以过渡孔为主;相同条件下,污泥吸附剂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的处理能力相比于新剂略有下降,但仍优于同时再生的活性炭;污泥吸附剂应用于工业油品的初始瞬时吸附速率高于活性炭,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初始瞬时吸附速率相比于新剂有所提高,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初始瞬时吸附速率不断提高;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对工业油品的饱和吸附量始终高于同时再生的活性炭,且其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更快,多次再生后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工业油品吸附量。  相似文献   

17.
膜驱剂MD-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芒来  孟秀霞  孟庆民 《油田化学》2003,20(4):368-371,376
为了考察MD膜驱油过程中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MD 1水溶液与大庆原油之间界面上MD 1的静态平衡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D 1在大庆原油界面的平衡吸附量很小,45℃时小于15μg/g原油,水溶液pH值较高时吸附量较大;吸附动力学遵循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pH=5.84时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活化能均高于pH=10.07时的相应值,即低pH值时吸附速率较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要克服的势能垒较低;吸附量随MD 1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约75mg/L时达到平衡;在45~56℃温度范围平衡吸附量和覆盖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的ΔG和ΔH均<0,是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热达-50kJ/mol。提出了MD膜驱油的"能量场"机理。图3表2参18。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直接合成和AlCl3接枝改性两种方法制备了Al-MCM-41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CM-41负载Pd-Pt的双金属催化剂。所得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和TPR测定,以萘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合成和接枝改性均可获得结构比较均一的载体。在相同的nsi/nAl下,接枝法可以保持更高的结晶有序程度和比表面积。焙烧后的催化剂有几种可还原物种。以接枝法制备的Al-MCM-41载体的nsi/nAl=5时,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最大(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743);以直接法合成的Al-MCM-41载体的nsi/nAl=10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萘加氢活性(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782)和最优的耐硫性能(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213)。  相似文献   

19.
NPS石油磺酸盐在孤岛地层砂上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芳  范维玉  段友智  李水平  南国枝 《油田化学》2007,24(4):347-350,359
在70℃研究了NiX3石油磺酸盐在孤岛洗油地层砂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NPS为以渤海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用SO3磺化得到的石油磺酸盐,M=439.6。NiX3在孤岛地层砂上的最大吸附量为1.123mg/g砂,出现在CMC值(~3.0g/L)附近,NPS水溶液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吸附量略有下降。当NPS水溶液浓度为2.5g/L时,其吸附量随NaCl加量的增大(0-40g/L)而持续增大;当外加盐浓度为5.0g/L时,CaCl2、MgCl2、NaCl、Na2SO4使NPS吸附量由1.013mg/g砂分别增至2.338、1.541、1.501、1.484mg/g砂,NaHCOs、Na2CO3、NaOH使NP3吸附量分别降至0.884、0.643、0.614mg/g砂;随外加HPAM浓度增加(0-6.0g/L),NPS的吸附量出现最大值(超过1.7mg/g砂),最大值对应的HPAM浓度为3.0g/L。70℃下通过长30cm的地层砂填充管连续注入2.5g/L的NPS水溶液共10h,测得无盐溶液的动态吸附量为0.503mg/g砂,外加盐的影响相似,NaOH、Na2GO3使动态吸附量降低,Na2SO4、NaCl使其增大。对实验结果作了解释和讨论。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20.
《精细石油化工》2017,(1):47-50
采用活化处理及碱处理的方法对半焦进行改性,并用于吸附苯酚研究。考察了吸附温度、时间、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以及改性半焦用量等因素对改性半焦吸附苯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20℃,苯酚溶液初始浓度100mg/g,改性半焦质量20mg,吸附时间60min,改性半焦对苯酚的平衡吸附量为23.69mg/g。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拟合该吸附过程,吸附平衡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