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了氟橡胶(FPM)、丁腈橡胶(NBR)和氢化丁腈橡胶(HNBR)3种耐油密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在不同剂量γ射线作用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0kGy辐射吸收剂量范围内,FPM、NBR和HN-BR的硬度、定伸应力及拉伸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降低;FPM和HNBR无论辐照与否,均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油性能;NBR无法在150℃长期工作。本研究所得试验数据,对优选在射线辐射环境中使用的橡胶密封材料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雪威  吕晓仁 《橡胶工业》2020,67(1):0023-0029
研究丁腈橡胶(NBR)与氟橡胶(FPM)在环己烷与基础油(20~#机油)混合液中浸泡溶胀和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环己烷混合液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NBR的质量、硬度和弹性模量变化较大,FPM的质量、硬度和弹性模量变化很小;随着混合液中环己烷比例和负荷的增大,NBR和FPM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均增大,FPM的快速磨损转变点的负荷大于NBR;混合液中环己烷比例和负荷较小时,FPM的磨痕较轻;混合液中环己烷比例和负荷较大时,定子橡胶应选择性能更优的FPM,混合液中环己烷比例和负荷较小时,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NBR。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3):490-493
采用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主体单体,次磷酸钠为链转移剂,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链转移剂含量、吸收剂量、剂量率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AM的分子量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链转移剂含量呈负相关。在丙烯酰胺∶丙烯酸=180∶60,单体浓度为30%,次磷酸钠为0.15‰,吸收剂量为300 Gy,剂量率为25 Gy/h的条件下,得到的APAM黏均分子量为2.93×10(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链转移剂含量、吸收剂量、剂量率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AM的分子量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链转移剂含量呈负相关。在丙烯酰胺∶丙烯酸=180∶60,单体浓度为30%,次磷酸钠为0.15‰,吸收剂量为300 Gy,剂量率为25 Gy/h的条件下,得到的APAM黏均分子量为2.93×107。在气动旋转反应釜中,剂量率为257。在气动旋转反应釜中,剂量率为2540 Gy/h,吸收剂量为12540 Gy/h,吸收剂量为125200 Gy,合成的APAM分子量基本相同,最高可达2.88×10200 Gy,合成的APAM分子量基本相同,最高可达2.88×107,且残留单体含量(干基)为0.01%。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环境,研究了制冷剂HFO-1234yf/压缩机油PAG55分别与丁基橡胶(II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丁橡胶(CR)和丁腈橡胶(NBR)的相容性。结果表明,试验后,IIR体积膨胀,EPDM、CR和NBR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地收缩;IIR和EPDM的硬度均减小,CR和NBR的硬度均增大;制冷剂HFO-1234yf对4种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均较大,压缩机油PAG55对IIR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对EPDM、CR和NBR的影响均较大;制冷剂HFO-1234yf/压缩机油PAG55与NBR的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主体单体,次磷酸钠为链转移剂,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链转移剂含量、吸收剂量、剂量率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AM的分子量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链转移剂含量呈负相关。在丙烯酰胺∶丙烯酸=180∶60,单体浓度为30%,次磷酸钠为0.15‰,吸收剂量为300 Gy,剂量率为25 Gy/h的条件下,得到的APAM黏均分子量为2.93×10~7。在气动旋转反应釜中,剂量率为25~40 Gy/h,吸收剂量为125~200 Gy,合成的APAM分子量基本相同,最高可达2.88×10~7,且残留单体含量(干基)为0.0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并用比对其硫化胶力学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NBR并用比为80/20时,并用胶力学性能最好;CR具有优异的耐空气老化性能,加入NBR使CR/NBR并用胶耐空气老化性能降低;以拉断伸长率做寿命预测评价指标,通过Arrhenius方程推算出了CR/NBR并用胶不同温度下的预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废聚氨酯改性丁腈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废聚氨酯(PU)对丁腈橡胶(NBR)的改性研究。探讨了废PU含量对NBR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溶剂、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PU可以明显提高NBR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对材料的弹性、硬度、耐油性和电阻率影响不大;废PU含量超过20份(质量)以后会明显降低NBR的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常用耐油橡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和密封性,包括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氯丁橡胶(CR)和氟橡胶(FKM)。结果表明,与HNBR、ACM、CR和FKM相比,NBR具有流动性好、焦烧安全性好、硫化速度快等优良的工艺特性。综合来看,CR和HNBR的力学性能最好,NBR次之,而ACM和FKM力学性能最差;HNBR、ACM和FKM耐老化性能最好,CR次之,而NBR的耐老化性能最差;耐油性能从好到坏的排列顺序为:FKM NBR4975 ACM HNBR NBR3365 CR;对于旋转轴唇型密封圈使用寿命,FKM ACM HNBR NBR3365 NBR4975 CR。  相似文献   

9.
张喆  武欣宇  汪艳萍  陈旭 《橡胶工业》2018,65(2):182-185
研究液压油浸泡对丁腈橡胶(NBR)动态性能和循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油浸泡前后NBR的分子结构无明显变化,随着浸泡时间延长,NBR的玻璃化温度升高,动态模量和棘轮应变增大且初期变化明显,粘性变化不大。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考虑NBR构件在液压油浸泡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氟橡胶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氟橡胶的主要性能出发,介绍了橡胶并用在氟橡胶改性中的研究进展。氟橡胶的并用包括氟橡胶之间的并用,FPM/ACM,FPM/EPDM,FPM/NBR,FPM/IR及FPM/MVQ的并用。这些并用胶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氟橡胶的低温性能、降低了混炼胶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对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并用胶在水、油环境下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研究NBR/CR配比、硫化体系、炭黑和白炭黑对并用胶的物理性能、体积电阻率和耐水、耐油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硫化时间对NBR/CR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R/CR并用胶(并用比为70/30)最佳硫化体系为:氧化锌5,氧化镁6,促进剂DM0.4,硫黄2;随着CR用量的增大,NBR/CR并用胶拉伸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先增大后减小,耐油性能增强;炭黑N550填充的并用胶的综合性能最佳,且当炭黑N550用量为50份、白炭黑用量为20份时,并用胶性能最佳;最佳硫化时间为50 min。  相似文献   

12.
丁腈橡胶(NBR)与氯丁橡胶(CR)并用可获得较优耐老化性能与耐油性能的平衡。采用FTIR、PY/GC-MS、DSC和TG研究分析了NBR/CR不同并用比的胶样特征。结果表明,NBR/CR并用胶各特征峰所在位置和峰面积比均随NBR用量的增大呈现二次曲线拟合或线性拟合变化。采用线性分析法得到并用比结果较为便捷。  相似文献   

13.
以丁腈橡胶(NBR)和氯丁橡胶(CR)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云母粉、中空玻璃微珠(HGB)、蒙脱土(MMT)制备隔声阻尼NBR/CR复合材料,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NBR/CR并用比、云母粉用量、HGB用量、MMT用量对NBR/CR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和隔声性能的影响,确定NBR/CR复合材料的优化配方组合。结果表明:对于NBR/CR复合材料的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BR/CR并用比、HGB用量、云母粉用量、MMT用量;对于NBR/CR复合材料的有效阻尼温域宽度,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BR/CR并用比、云母粉用量、MMT用量、HGB用量;对于NBR/CR复合材料的平均隔声量,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HGB用量、云母粉用量、MMT用量、NBR/CR并用比;NBR/CR复合材料的优化配方组合为:NBR/CR并用比 70/30,云母粉用量 10份,HGB用量 12份,MMT用量 10份。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橡胶(NR)为基材,分别采用γ射线和电子束辐射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比较了两种辐射预硫化工艺下,NR的交联密度、格林强度及硫化速度随吸收剂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比了γ射线和电子束辐射预硫化对材料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辐射方式下NR的辐射预硫化效应相似,在辐射预硫化剂量范围内,随着吸收剂量增大,NR的交联密度和格林强度增加,硫化速度基本不受吸收剂量的影响;辐射预硫化与未辐射预硫化的NR相比,完全硫化后,硫化胶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炭黑与酚醛树脂复合增强体系对丁腈橡胶/氯丁橡胶(NBR/CR)并用胶进行增强,研究了其用量对并用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炭黑与树脂总量不变,用酚醛树脂代替部分炭黑后,NBR/CR并用胶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速率降低,硫化时间延长。当酚醛树脂代替10份炭黑时,并用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最大,说明炭黑与树脂具有协同作用。树脂用量相同时,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NBR/CR并用硫化胶的Payne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普通硫黄硫化体系下不同共混比的NBR/CR共混胶在热空气以及热油老化(100 ℃,72 h)前后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前随着CR用量的增多,NBR/CR共混胶的M_H-M_L随之增大,硫化程度变大,硬度变大,拉伸强度略微上升;热空气老化后,NBR/CR共混胶随CR用量的增多,拉伸强度略微上升,扯断伸长率下降,但其扯断伸长率变化率以及100%定伸应力变化率较NBR硫化胶的变化率小,即加入CR后NBR/CR共混胶耐热空气性能得到改善;NBR/CR共混胶经热油老化后,硬度下降,拉伸强度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吸水膨胀聚氨酯(PU)预聚体进行封端,制备出PU聚合物活性树脂。以丁腈橡胶(NBR)为基体,将聚丙烯酰胺(PAM)树脂和PU聚合物活性树脂共混,实现PU聚合物活性树脂与NBR大分子化学接枝交联,制备出新型高耐盐型遇水膨胀橡胶(WSR)。研究了超高矿化度下,PAM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膨胀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M用量增加,WSR吸水膨胀倍率提高,但是力学性能降低;在20万超高矿化度下,浸泡400h后,WSR最大膨胀倍率稳定在2.7倍左右,表面无析出现象,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8.
氨基硅油HTBN型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硬段和端氨基硅油为改性剂,合成了端氨基硅油改性HTBN型聚氨酯(PU)。以n(-NCO)∶n(HTBN)、n(硅油)∶n(HTBN)、n(扩链剂)∶n(HTBN)和硅油加入方式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端氨基硅油改性HTBN型PU的力学性能和耐介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硅油的引入能有效改善PU产物的断裂伸长率和耐介质(水、真空油、甲苯和乙醇)性能,PU产物在各种介质中的稳定性依次为真空油>水>乙醇>甲苯,R值对PU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依次为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环保型硬丁腈橡胶(NBR3604E)在航空密封材料应用中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寒性和耐介质性能,并与传统型硬丁腈橡胶(NBR3604)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BR3604E的拉伸强度、耐寒性、耐介质性能与NBR3604相当,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较NBR3604偏低,但均能满足航空密封材料胶料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代晓瑛  雷兴平  卢玉蛟 《橡胶科技》2019,17(6):0344-0347
飞机起落架作动筒中常采用丁腈橡胶(NBR)密封圈,NBR密封圈的质量对密封效果影响较大,关系到飞机起落架正常收放和飞行安全。本工作模拟NBR密封圈在飞机起落架作动筒中的实际应用状态,对密封圈在15号液压油中进行了分段浸油、施压浸油以及浸油后晾置试验。结果表明:在这3种试验条件下,密封圈经过液压油浸泡后,其内径、外径、截面尺寸增大,硬度减小;密封圈从液压油中取出后,随着晾置时间的延长,其内径、外径和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硬度逐渐增大。在实际应用中,密封圈在安装前应先在液压油中按照要求浸泡至规定时间,然后在2 d内安装至飞机起落架活塞密封槽中,可避免密封圈对作动筒内壁的压力引起的偏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