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甲烷电闭锁功能对矿井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因供电开关拒跳造成甲烷电闭锁功能失效的现象。结合钱营孜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现状,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甲烷电双重化闭锁功能,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张宏君 《煤炭技术》2003,22(7):53-53
在煤矿生产中要注重事故危险点的控制 ,及时准确地发现、确认事故危险点 ,推出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较好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进行及时预警和消除,降低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了基于危险源的煤矿事故预警与管理方法。通过分析现有危险源研究理论,在对煤矿生产过程中人员、机器(物)、环境各种危险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实时危险源数据和非实时危险源数据分别进行风险预警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危险源的煤矿事故预警方法,并建立了煤矿危险源的预警流程,实现对日常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险预控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 煤矿甲烷(CH_4)是造成瓦斯爆炸和窒息事故的主要气体,及时、准确地测定矿井空气中甲烷浓度,采取预防措施,就能防止瓦斯可能引起的事故。 目前对煤矿甲烷浓度的测定主要运用热催化原理,热导原理,光干涉原理等三种。此外,气敏半导体,激光原理,固体电解电池等也逐步从研究走向使用。 作为热催化原理测定甲烷浓度的仪器,如遥测仪和报警器,因操作简单,国内外仍  相似文献   

5.
安全问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为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对煤矿甲烷含量进行准确测试,笔者提出基于单片机的煤矿甲烷传感系统理念,并分别从煤矿甲烷传感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对系统设计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 煤矿井下的可燃性气体是以甲烷为主的烷烃类气体,其检测工具通常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并制订有相应的安全规程。然而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气体分析技术的提高,对煤层中气体的调查研究表明,煤层不仅赋存着甲烷而且共存着多种重烃组分。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微山金源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信息化为例,阐述了煤矿调度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调度室作为煤矿生产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各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调度各生产环节、迅速做好应急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郭庄煤矿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频繁标定、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激光甲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不同环境下传感器的稳定性进行试验分析,测试高温湿度下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通过与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检测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能实时检测工作面内甲烷气体浓度,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连续不断地涌出矿井水,有时甚至会发生突水事故。为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必须及时把水排至地面。但是,矿井排水系统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未对电动机温度、电流、水位等工况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了保证水泵安全启停和可靠经济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泵监测、控制系统,准确及时地掌握水泵的运行情况,并能实现水泵故障报警、水泵自动轮换、水泵自动控制等功能。主要对新义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在新义煤矿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低体积分数含氧煤层气无法富集利用的问题,研究了甲烷体积分数为20%的煤矿抽排瓦斯的变压吸附富集过程。为了保证富集过程的安全,吸附过程中使用混合吸附剂,同时吸附甲烷和氧气,使得排放气和解吸气中甲烷和氧气体积分数都处在安全范围内。实验研究了吸附塔高径比、吸附时间、吸附剂比例、节流孔直径、反吹时间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分子筛和活性炭作为混合吸附剂的体系中,其质量之比为3.4时可以将甲烷体积分数安全地提浓到30%以上,此时排放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低于3%,氧气体积分数低于10%。  相似文献   

11.
底板贯穿型裂隙现场实测及其对瓦斯抽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瓦斯煤层群利用保护层开采治理瓦斯效果显著,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但是对于近距离和超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在应用保护层开采技术时又产生保护层工作面瓦斯超限严重、采空区下方卸压区域瓦斯抽采浓度急剧下降等新的问题。以沙曲煤矿北翼二采区为实验背景,利用示踪气体实测层间贯穿型裂隙的发育时间、位置以及程度,验证了底板破坏深度定量计算的结果,定性分析了贯穿型裂隙对近距离煤层群瓦斯运移和瓦斯抽采的影响以此为依据调整并优化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参数,并通过现场应用验证,提高了瓦斯抽采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无法精准监测甲烷、氧气浓度导致生产安全性低的缺陷,设计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井下安全生产数据,将数据传送至处理器中,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传送数据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传送至煤矿安全生产监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中的云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及甲烷浓度变化预测模型获...  相似文献   

13.
晋城煤层气井采出水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需采出大量水以降低煤层中静压,便于煤层气解吸,而采出水的处理是影响开采进程、采气量以及整个项目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山西晋城地区煤层气井采出水最明显的特征是高矿化度和高盐度,且采出水中的某些元素含量不很稳定,在开采初期和中后期离子含量有很大变化,而pH值和硬度一般不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贺天才  王保玉  田永东 《煤炭学报》2014,39(9):1779-1785
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矿区,自投产以来,受制于矿井煤层高瓦斯含量,常规井下抽采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晋煤集团通过探索地面抽采技术、井下抽采技术和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形成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立体抽采模式,称为"晋城模式",并在国内推广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基于晋城矿区实际,提出了煤与煤层气共采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煤与煤层气共采研究现状,介绍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模式、地面抽采关键技术和井下抽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和急需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煤矿区钻探技术装备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在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开发具有增加洁净能源供给、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地面钻井开发与井下钻孔抽采是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开发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煤矿区应急救援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新技术装备,大直径钻孔施工技术与装备及井下中硬、松软煤层和岩层瓦斯抽采钻孔成孔技术与装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煤矿区煤层气(瓦斯)抽采钻孔成孔技术和装备发展需求,为我国煤矿区煤层气(瓦斯)钻孔成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瓦斯消溶剂是利用甲烷氧化菌将瓦斯分解或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消除或减少煤层中的瓦斯,降低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从而达到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目的。通过在寺家庄矿石门揭煤3次工程试验得知,经过24 h后,平均瓦斯含量分别下降3.64,2.24,3.81 m3/t。瓦斯消融微生物在分解甲烷的同时,能促进吸附在煤体中的甲烷快速解吸。通过与常规掘进方式比较,在注入瓦斯消溶剂试后进行掘进作业,施工钻孔数减少约92%,总的掘进工作天数减少59 d,揭煤效率提高3.1倍。瓦斯消溶剂是治理瓦斯的一种有效、环保的技术方法,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促进高效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评价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评价作为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内容之一,它的应用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在我国各行业中是较突出的,引入先进管理方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发生极为重要。作者就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如何开展煤矿安全评价,以及在评价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潘雅楠 《煤矿安全》2013,(1):99-101
针对甲烷传感器存在的"高浓度中毒"、零点漂移、响应时间慢、受高温高湿及其他气体影响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在近红外光谱控制技术日益成熟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激光式甲烷传感器,传感器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瓦斯气体的产生源、浓度,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mechanisms of CBM combined with coal structure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coordinated mining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under different mining coal model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oordinated mining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was expounded, and the mining models of coordinated mining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were classified.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mines and development of CBM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在CO2的捕获和埋存技术中,深煤层CO2埋存技术堪称非零和博弈的典范。CO2在深煤层的埋存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同时可以驱替煤层中的CH4气体,达到煤层气增产目的。然而,由于目前对深部煤层储层特性的研究还较为局限,深煤层CO2埋存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阐述了深煤层CO2埋存技术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目前主要存在的4大技术难题,即流固耦合问题、CO2超临界吸附问题、埋存安全问题和地质工程整合问题,并初步探讨了解决以上问题的研究方向,强调进一步补充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是目前技术攻关的当务之急,提出“建立深煤层CO2可封存性评价体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