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鹰潭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鹰潭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奖励和扶持暂行办法》,积极组织全市农业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认证产品总数创新高的同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食品科技》讯,2006年3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披露,我国将加强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并将农村食品安全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国将选择14个省、市开展农业规范;阳认证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促进农业生产规范化、扩大农产品出口,深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力争达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500个。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农产品认证的特点,具体阐述农产品认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推动作用,说明了通过农产品认证对建立集约化生产组织体系、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及转变农产品生产模式的促进作用,论述了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杜巍 《中国食品》2010,(9):82-82
从3月29日召开的全省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监管暨标准化培训会上获悉,2009年.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企业401家、标志品牌1066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1个。全省共有1408家企业的4119个产品有效使用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保护认证标志,总产量1592.4万吨.总产值561.6亿元,全省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总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加强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与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技术手段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关键。作者根据工作实践,针对三明市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路与对策。一、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1998年我市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工作起步,2002年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至2003年,已有51家企业39个产地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7个产品获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2个产品获全国…  相似文献   

6.
产品质量认证又称为产品质量合格认证,并非一个新兴的领域,自1919年产生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然而,进行食品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质量认证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目前,食品质量认证主要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有机食品、中国范围内的绿色食品以及上海市范围内的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等。农业部在全国四大城市实行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虽然已出台了若干食品的标准体系,但还未进入到无公害食品的认证阶段。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产品安全质量认证的一种类型,认…  相似文献   

7.
资讯     
湖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超4000个——每年可供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近1600万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品牌,也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之一,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建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已正式开展工作。该机构将遵循国际惯例,严格按照国家认证规定,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利用绿色食品工作体系的优势,相对独立地开展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任重而道远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目标为: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推进与农产品认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提出的背景,分析了一体化推进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取得成效,并从一般产品认证模式、农产品安全认证的主体、认证的时效性和现场检查必要性等方面探讨了一体化推进对农产品认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平度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种类丰富,目前全市已认证地标产品19个,居全国各县市之首。无公害农产品134个,绿色食品28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55个,农字号中国驰名商标3个。针对辖区实际,平度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并重,"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走出了一条综合监管、社会共治、源头提升三位一体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经验,并以福建省为例,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尽快建立健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为我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已有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仍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建议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规范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建立健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不断提高福建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有机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的现状及国际标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的现状和国际趋势,分析了国际互认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非政府组织标准、政府间组织标准对有机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实现有机农产品认证互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NY(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的推出,为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要就是依据这套标准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认证的。其中各生产按术规程即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10):I0004-I0004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9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论坛上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三种基本类型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饮料工业》2008,11(11):47-47
认证作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扩大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在近几年得到了厂大出口企业的普遍欢迎。据统计,山东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全省275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获得了ISO9000、HACCP等认证。其中获得ISO9000认证的有585家,获得HACCP认证的有621家,还有380家食品企业获得其他各种认证。  相似文献   

19.
《食品开发》2014,(3):19-19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清真食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标识使用。规范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使用。提高消费者对质量标识与认证的甄别能力。工作安排明确.加大土地和水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养殖用水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努力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表示,2006年将全面开展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基地、良好农业规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这位负责人透露,国家质检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对获证农产品的补贴机制,以提高农产品认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