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一种可调式液压缓冲器的设计方案, 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缓冲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对缓冲器力值和位移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缓冲器性能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缓冲器能够获得较好的缓冲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芯轴式液气缓冲器性能参数不明确的问题,确定各项参数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文中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构建了芯轴式液气缓冲器的缓冲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缓冲器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并基于Matlab软件编制了缓冲器动态特性仿真程序,探究了芯轴式液气缓冲器的结构参数和冲击工况变化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芯轴式液气缓冲器的动态特性。该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缓冲器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起落架缓冲器根据功能及结构特点可分为单腔、双腔缓冲器,其缓冲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着陆、滑跑和地面操控过程中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飞机起落架缓冲器静压曲线试验是检查验证起落架缓冲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静压曲线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力值、拐点行程不合格等问题。根据理论知识和多年工作经验,对典型起落架缓冲器静压曲线试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影响变量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静压曲线工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定量分析静压曲线的调整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指导起落架缓冲器的研制和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飞行器为原型,对该型飞行器进行了起落架缓冲器参数设计,并建立适用于ADAMS/Aircraft软件的起落架着陆性能仿真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了全刚性起落架全机落震仿真,验证起落架缓冲器初步设计结果基本满足落震缓冲性能要求。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刚体起落架模型进行了柔性化处理,把起落架柔性因素考虑到缓冲性能分析中,建立简化数学模型对仿真结果加以分析验证。得出起落架柔性对缓冲器性能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指出其影响的原因。对缓冲器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机电一体化智能破碎式液压冲击器,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工作介质物理特性的液压冲击器镐钎冲击反弹缓冲机构。通过建立该机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缓冲机构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镐钎反弹速度对缓冲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从中获得了有关镐钎冲击反弹缓冲机构运动的规律性认识;并建立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为实现液压冲击器的智能控制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HM-1型摩擦胶泥缓冲器结构特点及缓冲特性的优化改进,建立了摩擦胶泥缓冲器特性曲线的简化分析及推算方法,根据其10km/h冲击速度时的最大阻抗力、位移等数据,推算出缓冲器在调车工况6km/h、运行工况3km/h速度冲击下的"位移-阻抗"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通过降低HM-1型缓冲器弹簧刚度,提升胶泥芯体阻尼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其缓冲特性,降低阻抗力20%;建立的缓冲特性曲线简化计算方法推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接近,可作为摩擦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培明  陈树钦 《机电工程技术》2012,41(8):107-109,231
通过对冲压机床振动缓冲系统的研究,介绍一种冲压机床振动缓冲器的设计方法,该缓冲器采用碟形弹簧作为减振器件,具有良好的载荷-变形曲线,能以小的变形承受大的冲击载荷,对冲击振动的缓冲性能良好,机床自身振动小.  相似文献   

8.
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琳胤  边宝龙 《机械设计》2012,29(4):56-58,62
以某型飞机摇臂式主起落架为例,介绍了基于Motion和AMESim的起落架缓冲性能联合仿真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利用LMS Virtual Lab Motion建立了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然后根据缓冲器参数建立LMS Imagine Lab AMESim缓冲器液压模型,最后通过两个软件的联合,仿真计算了某型飞机主起落架的缓冲性能.通过对缓冲器参数的调整,优化了缓冲器设计,为起落架的落震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一个研究起落架缓冲性能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简介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吸收能量大、缓冲效果好的高性能缓冲器,该产品缓冲器作用是承受权限位置的冲击。目前国内尚无类似产品。本文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缓冲介质特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CFD技术,利用动网格模型,同时采用标准k-ε模型和SIMPLEC算法,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新型节流芯轴式液气缓冲器进行几何建模、数值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分析模型关键部位的流场特性,得到内部流场压力和速度分布特性以及缓冲特性曲线,分别对不同缓冲间隙,节流芯轴形状和冲击速度进行仿真实验,获得各参数对液气缓冲器缓冲特性的影响,为新型液气缓冲器关键部位参数的确定和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D方法对缓冲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具有内置溢流阀的溢流式高速缓冲气缸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运用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气缸在缩回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以及各腔室压力的仿真数值解。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搭建了高速气缸缓冲性能测试平台,对气缸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关动态参数进行试验测试,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来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内置溢流阀的阀芯质量和预紧弹簧刚度对气缸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溢流阀阀芯质量和预紧弹簧刚度都对气缸缓冲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更高性能的高速气缸缓冲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压滤机液压控制系统改造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腈纶的工艺要求,在分析原压滤机控制系统故障及缺陷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压滤机液压控制系统。利用功率键合图方法建立了压滤机液压系统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语言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压滤机液压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ring diameter growth rate of a large L-section ring during radial-axial ring rolling (RARR) by a shape axial roll is quite essential because it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cess and thus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 rolled ring.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 model predicting the ring diameter of the large L-section ring during the new RARR process is first established. Then, 3D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FE) models of the new RARR proces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mplicit code DEFORM-3D to verify the mathematic model. By setting and adjusting the movements of the work rolls, large L-section rings are rolled. The effective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rolled ring is analyz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FE simulated and the mathematic predicted parameters including external diameter, growth rate of external diameter, and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rolling ring are made. The simulated and the predicted parameters are in good agreement, indicating that the mathematic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ed the size of the rolling ring and thu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guideline in real manufacturing of large L-section rings.  相似文献   

14.
液压弹簧操动机构是高压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断路器的分合速度和工作稳定性,而缓冲结构在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研究和优化800 kV超高压断路器的缓冲结构,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建立内阶梯形缓冲结构的数学模型,建立基于AMESim和ADAMS软件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分闸缓冲进行试验测试。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缓冲结构的动态缓冲油压及流体特性,对五级阶梯形缓冲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液压弹簧操动机构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电动转向控制系统跟踪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动转向系统依靠助力电动机实现转向助力,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是影响电动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的重要因素,较差的跟踪性能将会产生转向助力滞后现象,使驾驶路感变差。助力转矩偏差直接影响到转向系统的跟踪性能,影响助力转矩偏差的因素有转向盘输入转矩和转向轴转矩测量噪声,抑制转向盘输入转矩和转向轴转矩测量噪声引起的电动机助力转矩偏差是提高电动转向系统跟踪性能的有效手段。将H_∞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动转向控制系统跟踪性能的研究,建立了电动转向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设计了最优H_∞控制器,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根据最优H_∞控制器编制了电动转向系统控制程序,进行了台架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Euler网格的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模拟三维大变形非稳态铝型材挤压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应用C语言编制程序求解速度场、温度场等物理场量,并利用运动界面追踪技术--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方法捕捉材料流动前沿.采用"移动的网格"处理计算区域边界的移动问题,实现对真实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比较成熟的商品化有限元软件DEFORM-3D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有限体积法模拟模型有效、可靠.结果对比表明,FvM模型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证明有限体积法比有限元法更适合大变形挤压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7.
知识化制造单元的建模、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多Agent(智能体)多工件的知识化制造单元的任务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矩阵自动机模型对知识化制造单元进行建模。该模型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制造单元运行的动态性能。用随机动态规划的方法求取自动机的控制策略,并给出知识化制造单元运行的仿真方法和程序。仿真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和任务控制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无人机弹射滑车制动时存在较大能量损耗问题,设计了无人机弹射缓冲储能系统。介绍了缓冲储能系统工作原理,简化并基于AMESim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高速滑车缓冲储能过程的动态性能,重点分析了储能溢流阀和蓄能器对滑车运动性能和蓄能器储能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表明:储能溢流阀开启压力和蓄能器充气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一致,随其值增大,滑车位移减小,缓冲储能时间缩短,蓄能器储能量减小;蓄能器气囊容积增大,滑车位移增大,缓冲储能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金相显微镜对螺旋锥齿轮磨削表层金相组织特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齿轮磨削表面的金相组织为针状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心部的组织为板条状低碳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螺旋锥齿轮表层金相组织的影响规律,根据极差分析得出了磨削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螺旋锥齿轮小轮凹面磨削工艺参数为磨削深度ap=20μm、砂轮速度vs=35.2m/s、齿轮进给速度vw=0.073m/s时,残余奥氏体量Ar=15.6%,针状马氏体晶粒级别为2级,平均疲劳寿命可达6.0×104次,此时螺旋锥齿轮组织性能最优,可提高齿轮抗疲劳性能和耐磨性。建立了螺旋锥齿轮残余奥氏体量的回归数学模型,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相对误差最大绝对值为14.3%,说明该回归数学模型较为有效,其计算结果与残余奥氏体量的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