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历史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海漪 《华中建筑》1999,17(3):116-118
该文通过对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回顾与分析,以L·劳丹的“研究传统”概念反思其发展、试图建立一个城币规划学科体系的框架,从中对理论进行整理、研究,探索其进步性及其发展趋势。从理论对实践指导的层向,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其城市历史风貌的整体延续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独特的、有别于西欧的、完整的保护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俄罗斯修复艺术学院创立者普鲁金教授的“规律性”修复理论,梳理其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发展的思想脉络,从遗产价值认知与体系建构、“阶梯状”修复理论模型、“总体设计”理念,以及历史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逐层解读修复理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普鲁金的修复实践工作阐释“规律性”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台—后台理论”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论”中脱胎而出,经社会学家丹·马康纳(Dean MacCannell)的演绎后,在社会学领域与旅游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该理论被杨振之教授引入中国后,开始被应用于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领域中,文章梳理该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借鉴其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探索了该模式的几种实现方式,以此反思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找出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创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致力于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审视了以研究为基础的中外园林史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探索,总结了在园林史、园林艺术、传统园林理法以及当代理论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提出进行风景园林教育体制优化,解决目前园林历史与理论领域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以此促进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年来区域城市体系研究的热点领域,以流动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关系数据,对城市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研究.回顾了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流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元地理”是传统“中心地理论”的补充.梳理了网络关联度、网络腹地、网络结构和网络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示例,探讨城市网络研究在区域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景观规划是风景园林重要的二级学科,其理论发展尚未成体系。根据景观规划理论的类型,分别从实质性理论、程序性理论两方面研究其范式演变。实质性理论发展包括3种范式:“格局—过程—尺度”范式、“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范式、“格局—过程—设计”范式;程序性理论演变包括:经验范式、实证范式、综合范式、试验范式。最后,实质性理论与程序性理论出现交融的趋势,景观规划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兼顾应用和求知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形自相似和迭代理论及其方法,描述建筑空间生成机制,解析“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以及岭南建筑学派作品,具有量化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建筑分形体现在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以及建筑空间和图形的重复、嵌套和相似关系。复杂性的建筑空间可以经过基本的空间单元有限地反复迭代,再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并置或嵌套组合,就可以构成复杂的建筑形态,其分形成长规则非常简单。从分形思维审视,“两观三性”理论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相结合,与时代精神一致,本质属于自相似和谐的分形迭代思想。  相似文献   

8.
“缓冲区”作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对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缓冲区也是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系统梳理了“缓冲区”有关概念和保护理论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其理论的局限性,同时通过研究缓冲区设定原则、优劣势和重要意义,提出整体性原则下历史街区保护和再开发建议。本研究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了缓冲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历史街区整体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题总体构想 研究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课题以理论研究做纽带,组织社会力量,集聚多学科人才,整合社会资源,本着理论与实践,成果与示范,科研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新思路,搭建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域性示范平台,建设“中国村镇现代化科研示范基地”(以下称基地项目),解决农村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三缺”难题,培育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可循环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制定适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式村镇建设体系”,建立具有现代化功能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以下称三个体系),科学合理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愈合理论的"三坊七巷"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鹰 《建筑学报》2006,(12):40-44
城市必须继承和发展反映自身城市发展历史的城市文脉,这是一种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本研究提出愈合历史街区理论,基于此理论分析了福州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保护问题,从历史街区和古民居建筑的"初步愈合"和"造血再生"两个层面入手,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愈合理论的可操作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2)
<正>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使用了"鼻子"和"耳朵"这两个词。我们首先来说一说"鼻子"这个词。鼻子对人的呼吸和嗅觉来说非常重要。有些人能够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例如,如果一位妻子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她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相似文献   

12.
三月,春风送暖,人们沉浸在“两会”召开的喜悦中。当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任务”的时候,我坐在会场,心情异常激动。它说明,早在13年前国家建材局提出的中国建材工业要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也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想……  相似文献   

13.
"大"和"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和效率是大工业化时代的标志."大"和"快"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席卷全国的建设大潮中,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建筑师们所承担的工作,与膨胀的建设规模相对应的往往是被大大压缩的设计周期.但是,对发展指标和速度的追求却驱赶着中国建筑师们不得不"大"干"快"上!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4)
杜威和毛泽东虽然分属不同的阶级阵营,立场观点迥异,但都致力于旧教育的改革,努力探索并躬行"知行合一观"和"平民主义教育"的教育哲学。从思想渊源上分析,杜威的教育哲学基础是以"经验"为核心的自然主义,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则是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建构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
词义和语义的空缺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的非对应现象。以汉语中国的"花"和英语中的"flower"为例,通过查阅词典中的词条释义发现英汉两种语言词汇含义有对等义项,但在多数情况下存在语义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介绍了"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内涵,从立意、活动过程、结果与分析工具四方面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并对"创新型"课题小组的活动流程进行了分析,为此类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盖世杰  戴林琳 《华中建筑》2009,27(2):132-135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大学的校园城市界面也在不断演绎着与城市共融、共生的发展进程,并逐渐呈现出了“中心化”界面和“边缘化”界面这两个并存的空间形态。该文将对这两种空间形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外化特征逐一阐述和剖析,以期从大学校园城市界面构建的角度寻求大学校园与城市发展的互适性规律,探索大学校园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多少让世界刮目相看。但20多年的建设并非叫好声一片!相反,越来越多的专家甚至老百姓都提出了许多异议:无论我们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色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立交桥、宽马路、大广场。  相似文献   

19.
刘颖 《中国建材》2005,(3):57-59
我国是具有13亿人的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十分有限。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为我们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指出了方向。在许多大政方针上,在许多涉及长远发展的规划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与"逆国际化"的混沌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万不要以为现代建筑发展已经登峰造极地球表面人类空间的所有构成在宇宙时间序列都只是刚刚开始。即使是“五千年文明”也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瞬间。其实,人类在生存空间构成方面的进化至今仍然处于混沌时期。无数空间表层错觉、幻觉、假象、迷信和盲目崇拜导致人类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心态浮躁直至分裂——这是混沌空间的底层。如果以全球视野透视世界建筑状况,可以发现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一片土地上建筑与城市普遍呈现种非秩序现象——这是混沌空间的中间。建筑哲学贫困,建筑信仰危机——这是混沌空间的上层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