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热处理对羰基铁粉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羰基铁粉的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对羰基铁粉吸收剂在氮气氛下进行了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300℃,热处理时间为30 h,研究了羰基铁粉的磁性能和在2~18 GHz的吸波性能。以热处理前后羰基铁粉作为吸收剂制备了单层吸波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2 mm时,热处理羰基铁粉吸波涂层在10.2~15.4 GHz反射率R小于-10 dB,反射率小于-10 dB的频宽为5.2 GHz,反射率小于-5 dB的频宽为10 GHz;最大吸收峰在12.8 GHz,反射率R为-22.68 dB。磁性能研究表明,热处理后随着矫顽力的增加,在2~18 GHz羰基铁粉的微波吸收峰向高频移动,而且吸收峰变宽,吸波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环氧树脂为基制备了Ni—Zn铁氧体/炭黑双层结构复合材料吸波平板,由具有良好阻抗匹配的表面层、高吸收层组成(总厚度控制在6mm之内)。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在4~18GHz频段内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随炭黑质量分数的增加,吸收层的吸波陛能呈上升趋势,在炭黑质量分数达到35%时,在4.2GHz处出现吸收的峰值,此时,优于-6.00dB的有效频宽为5.8GHz。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掺杂Ia的六角晶系Z型钡铁氧体Ba3-xLaxCo2Fe24O41,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镧的最大添加量为x=0.3,此时Ba3-xLaxCo2Fe24O41可以形成完整的物相结构,对其吸波性能研究分析表明,适量的掺杂镧可以提高Z型钡铁氧体的吸波特性,最大衰减量为-26.5dB,有效带宽为5GHz。Z型钡铁氧体最佳成相热处理条件是1250℃~1275℃/5h;测试不同烧结温度下的材料吸波特性,1275℃/5h工艺下完成的样品的吸波性能最好,最大衰减量为-19dB,有效带宽为10.5GHz,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磁性能和吸波性能,通过化学镀工艺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表面均匀包覆了金属镍,研究了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磁性能和微波吸收性能。以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吸收剂,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单层吸波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02 mm时,吸波涂层在15.4~18 GHz反射率R小于-10 dB,最大吸收峰在18 GHz,反射率R为-20.74 dB。探讨了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吸收机理,在含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吸波涂层中,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耗散电流,在周围基体作用下,耗散电流被衰减,从而电磁波能量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主要为热能,这是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偶极子吸波涂层的主要吸波机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FEKO仿真软件,建立以金属平板为背衬、吸波涂层为面板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计算不同吸波涂层厚度条件下仿真分析模型的RCS值,分析涂层厚度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满足X波段吸波要求的涂层厚度范围。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制备了相应厚度的聚氨酯基吸波涂层进行实验,并将其实测反射率与仿真反射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导电炭黑(质量分数5%)、羰基铁粉(质量分数75%)为吸波剂的聚氨酯基吸波涂层能有效降低金属平板的RCS值,平均降幅大于5 dBsm。当聚氨酯基吸波涂层厚度为1.6 nm或1.7 mm时,其反射率低于–10 dB的频率范围涵盖整个X波段。通过EFKO仿真软件对吸波材料进行辅助设计,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为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sol-gel法合成了Ba(Zn0.3Co0.7)2Fe16O27六方铁氧体样品。通过XRD、SEM和Agilent8722ET网络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电磁特性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在1250℃下制得的样品基本为单一相的Ba(Zn0.3Co0.7)2Fe16O27铁氧体。样品在14GHz附近出现介电损耗峰,在8~12GHz和15~17GHz内出现很宽的磁损耗。当吸波涂层厚度为1.85mm时,在15.3GHz左右反射损耗峰值可达到–23dB,并且在9~18GHz内反射损耗RL小于–10dB,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7.
层状无机物和石墨复合涂层的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层状无机物作为吸波剂与石墨吸波剂复合,制备出了双层复合吸波涂层.层状无机物的复磁导率的实部μ'≈1,虚部μ"≈0,说明它是一种介电损耗型吸收材料,通过介电损耗来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并探讨了底层层状无机物和表层石墨用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表层或底层吸波剂含量,均能使吸波性能曲线向低频端方向移动,反之,吸波性能曲线向高频端方向移动.当底层层状无机物和表层石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0%和16.6%时,制得了最大反射损耗为-22.27dB的双层复合涂层,其中小于-5dB和-10dB的频宽分别为5.36GHz和3.12GHz.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研磨工艺制备了片状羰基铁粉,并以此制备了羰基铁粉复合材料。研究了研磨时间对羰基铁粉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并对羰基铁粉吸波涂层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研磨时间小于12 h时,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羰基铁粉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逐渐增大。以研磨12 h的羰基铁粉(厚0.7 mm)为底层,原始羰基铁粉为表层(厚1.4 mm)的双层结构吸波涂层性能最优,其反射损耗在3.12~18.00 GHz频域范围内小于–8 dB,在2~18 GHz频域范围内为–9.8 dB(平均值)。该双层结构涂层可用于微波低频段的宽频薄层吸波涂层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羰基铁与炭黑共混制备吸波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氨酯(PU)清漆为基体,制备了以羰基铁(CIP)和炭黑(CB)为吸收剂的微波吸收涂层。在8~18 GHz频率范围内,使用弓形法测量其反射损耗,分析了涂层的阻抗匹配情况,并采用不同吸收剂共混来提高吸波性能。所制备的涂层中,成分质量比(CB:CIP:PU)为0.1:3:1,厚度为1.1 mm,有效反射损耗(优于-4 dB)的频宽达到了4.3 GHz(12.1~16.4 GHz)。  相似文献   

10.
羰基铁粉作为常见的电磁波吸收涂料,其形貌和含量对电磁波吸收性能有极大影响。为掌握羰基铁粉吸波涂料的介电常数、磁导率等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制备并测试了不同配比的微米级片状羰基铁粉同轴环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羰基铁粉的最佳质量分数为60%~80%,样品厚度为2 mm、2.5 mm时,反射损耗-10 dB以下的有效吸收频宽分别为7.36 GHz、2.4 GHz,最大反射损耗值分别为-19.612 dB、-27.707 dB。样品厚度增加,最大吸收频率移向低频端。  相似文献   

11.
对表面光滑、基底面漫射的吸收-散射性半透明涂层,通过建立入射光谱的辐射传递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求解分析了涂层光学厚度、介质散射及基底面反射对涂层表面双向反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不考虑涂层表面Fresnel反射的条件下,吸收-散射性半透明涂层的反射也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其BRDF分布与吸收性半透明涂昙的BRDF特性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混合方法[1]对半球涂覆吸波材料的完纯导电球体目标的RCS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及计算。比较了不同曲率半径的球体目标,在不同厚度的半球涂层条件下的散射特性。定性地分析了波在涂层内的传播特征。所得结论,对涂覆材料的工程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A procedure for synthesizing multilayered radar absorbing coatings is presented. Given a predefined set of Nm available materials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permittivities ∈i(f) and permeabilities μi(f ) (i=1,. . ., Nm), the technique determines simultaneously the optimal material choice for each layer and its thickness. This optimal choice results in a screen which maximally absorbs TM and TE incident plane waves for a prescribed range of frequencies {f1,f2,. . ., f Nf} and incident angles {&thetas;1, &thetas;2,. . .,&thetas;N&thetas;}. The synthes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genetic algorithm. The technique automatically places an upper bound on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coating,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layers contained in it,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manufacturing. In addition, the thickness or surface mass of the coating can be minimiz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The algorithm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wideband absorbing coatings in the frequency ranges of 0.2-2 GHz and 2-8 GHz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新的吸波材料,以Fe、Si、Cr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Fe99-xSixCr(x=1,3,5,7)合金微粉.借助XRD、SEM和网络矢量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所制合金微粉的微结构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在吸波涂层厚度为3.5 mm时,Fe99-xSixCr合金微粉的吸收率随x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  相似文献   

15.
何涛  沈中华  陈飞  陈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2):20210890-1-20210890-8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量半透明涂层的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红外热波的测量方法。建立了半透明涂层半无限大脉冲热传导简化理论模型和半透明涂层的脉冲红外加热双层物理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半透明涂层的厚度与表面温度的峰值时刻在对数坐标上呈现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直接测量半透明涂层的厚度,而不再需要在样品表面喷涂黑漆以避免半透明性的影响。实验上建立脉冲红外热波系统并制作了厚度连续变化的半透明涂层试件,得到的厚度误差小于5%。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快速和非接触式测量半透明涂层厚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影响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旋涂膜厚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旋涂工艺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匀胶机的旋涂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旋涂时间对所制备的薄膜厚度的影响.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和旋涂速度对薄膜厚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而旋涂加速度和旋涂时间对它的影响则不显著.使用旋涂工艺制备聚合物薄膜时,合理选择溶液浓度和旋涂速度,对于优化器件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镧掺杂钡铁氧体(BaLaxFe12-xO19,x=0、0.01、0.03、0.05)。通过XRD表征表明它们的结晶性良好,均为单一的磁铅石型钡铁氧体晶相结构,随镧掺杂量的增加,得到的镧掺杂钡铁氧体的粒径随之减小。采用溶液原位聚合法制备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聚苯胺-铁氧体纳米复合物的生成,揭示了聚合物分子链与铁氧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TEM表征显示复合材料粒子呈球形,且粒径为60~80 nm左右。随着铁氧体含量的降低,样品的磁性能随之降低,即铁氧体含量是影响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