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 对广东地区2018年市售的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及检测。方法 采用国标《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实验室2018年抽检的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项目检测及分析。结果 275份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中23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总阳性率为8.36%; 包装饮用水、天然矿泉水的阳性率分别为9.87%、1.92%; 包装饮用水中桶装水的阳性率为100%, 共检出76株阳性菌株, 菌株形态主要为蓝绿色。结论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比天然矿泉水严重, 且集中在桶装包装饮用水中。建议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采取控制措施, 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5年5月24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开始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只能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在这轮新规的规范下,之前在市场上见到的富氧水、矿物质水、活化水、能量水等纷繁复杂的名称将逐渐隐退。据了解,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标是强制性标准,适用范围包括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外的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除了名称要求外,还对添加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卫计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对除矿泉水外的所有包装饮用水进行统一规范,该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制定,并且对产品命名进行了规范。同时,广东省、浙江省等地的天然水地方标准仍然有效。该标准将于今年5月24日实施。地方标准仍然有效据了解,新的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最大的进步体现在微生物指标上参照了国际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等国际相关标准制定,做到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正>一、制定情况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浙江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起草组工作。起草组分析了国内外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安全指标要求,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该标准由国家卫生计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进行了问答解读。
  关于该标准的制定情况,是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浙江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起草组工作。起草组分析了国内外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安全指标要求,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该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2月24日批准发布,自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标准中对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要求(4.1和4.2)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1.我国标准分为几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2.我国各级标准分别由谁来制定 ?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制定。   3.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15,(2):128-129
前言本标准代替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涉及本标准指标的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与GB19298—2003、GB17324—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修改了范围;——修改了定义;——修改了原料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修改了检验方法;——增加了标签标识的规定。本标准4.1—4.2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本标准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2.术语和定义2.1包装饮用水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  相似文献   

8.
《食品界》2015,(7)
<正>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天然水、蒸馏水、苏打水等水品种经常让消费者有点不清楚,不过,5月24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以下简称包装饮用水新国标)会让此等混乱局面变得简单不少。新国标规范统一包装饮用水分类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货架上包装饮用水琳琅满目,包括饮用天然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矿物质水等,此外还包括部分企业主打的蒸馏水、富氧水、苏打水、太空水、弱碱性水等等,价格则  相似文献   

9.
洪泓  孙建龙 《中国纤检》2003,(10):11-11
当前棉花种子生产的发展局面,对棉花种子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保证棉花品质重要内容之一的棉花种子标准化,应该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制定和实施统一、完善、配套的棉种标准,以发挥标准在棉种质量管理和减少损失等方面的最佳功能,同时还应把棉种标准化纳入“标准化战略”,成为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我国棉花标准化的现状,对加强棉种标准化工作进行探讨。一、我国棉花标准化的现状1972年我国制定了细绒棉国家标准,1999年进行了修订,通过多年的研究,制定了系列棉花物理性能检测方法标准,积累了制标经验,使我国…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家标准要求在不同场所进行采样,并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微生物项目的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显示2016~2017年本研究采集瓶(桶)装饮用水样品2类共550组,总不合格率为3.82%;其中饮用矿泉水全部合格,包装饮用水不合格率3.86%,不合格样品中均有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且均为大桶装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与包装规格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相继发布了百余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补充。本文对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了分析整理,针对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就未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措施及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西部分城乡生活饮用水现状监测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江西城乡各种水体的监测, 了解掌握水质卫生状况, 便于水质管理、规划。方法 在江西部分城乡随机采集不同来源的生活饮用水106份, 按国标方法对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不同类型的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69.8%, 影响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微生物污染, 农村的水质合格率低于城镇, 江西省水质合格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江西省城乡水质仍需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 分析广州市桶装饮用水的饮用安全性。方法 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对广州市桶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 并根据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限量的判定, 统计2016~2017年广州市桶装饮用水的监督抽查检验情况, 分析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结果 2016~2017年, 共计抽样检验广州市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桶装饮用水654份, 总计18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检出率为2.75%。其中2016年从285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0份, 检出率为3.50%; 2017年从369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份, 检出率为2.17%。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环节。结论 广州市桶装饮用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消费者的饮水安全, 同时提醒消费者提高对桶装饮用水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富硒茶叶的总硒含量,剖析硒含量和标示值存在的问题,梳理富硒茶的相关标准,总结潜在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茶样品的硒含量,分别与普通茶叶测定值和产品标示值进行对比分析。梳理了食品中硒的国家标准和富硒茶相关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指出了富硒茶产业关键标准的缺陷可能导致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结果富硒茶存在硒含量太低、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的问题,产品标示值不准确、不规范。富硒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其质量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关键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缺失,对其质量监测的检验和评估仍不足。结论富硒茶相关的标准不统一,尚缺乏国家标准的规范。应尽快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加大对该产业的监管力度,保证人们饮用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北京市西北部城区近3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等4类饮用水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以便及时消除隐患。方法于2009—2011年对北京市西北部城区的20家单位生产、销售或饮用的瓶(桶)装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净水及生活饮用水,依据相应的卫生或质量标准进行监测检验。结果共检验50件饮用水样品,总体合格率为50.00%,其中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生活饮用水样品均为合格,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样品合格率为36.67%,饮用净水样品均不合格。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不合格指标为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氯化物、菌落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饮用净水不合格指标为色度、pH值、总硬度、铁、硫酸盐、耗氧量、铅及细菌总数。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的pH值超标率为66.67%,且pH测定值最高达到8.48,为国家标准上限值的1.2倍。结论北京市西北部城区近3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及饮用净水检验合格率很低,二者共同的问题为pH值、耗氧量及菌落总数超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普遍存在pH值超标情况,亟待引起重视。建议加强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及饮用净水的主动监测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陈静波  方琴 《粮油食品科技》2011,19(4):40-41,47
改进了国标法中对饮用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方法,采用浓缩水样加碱蒸馏直接比色法代替国标法中的蒸馏萃取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回收率高,并且实验采用乙醇处理过的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消除了空白管吸光值高的现象,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并与国外的水质标准(美国EPA《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及其他国家的饮用水标准)中微生物指标进行综述比较,分析了各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及其限量,并对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实施和发展提出建议。本文认为,与国外水质检测标准相比,虽然我国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新增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原性原生动物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基本与世界水质检测指标接轨,但仍缺少病毒和产毒藻类等影响水质安全、威胁水环境安全和生物健康的微生物项目。考虑到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现状,饮用水水质指标的及时更新和采样环节的标准化,检测报告的公正公开已成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粉的标准体系由于制定年限久远,一些标准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标准是现有标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能有效弥补目前标准的不足。因此,从小麦粉国家标准入手,结合广东省专用小麦粉标准的备案,探讨专用小麦粉企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如表述不正确和文本文字错漏、理化指标设置不够合理、规范性引用文件出现错误、缺少产品品质指标以及企业备案的专用小麦粉的标准品类较单一等,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企业标准制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活动,社会已赋予水以新的概念和功能,也就有了瓶装饮用水的市场。在新旧概念交替的过程中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水,自然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讨论。1 瓶装饮用水的概念 1996年12月17日发布的《软饮料的分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