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有效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在宁夏的高质量实施,破解当前光伏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突出矛盾,本研究针对光伏枸杞产业在宁夏的示范应用实效进行初步评估,深入探索“光伏+农业”的高质、高效路径。以宁夏银川光伏枸杞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光伏建设对于枸杞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枸杞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前提下,1 000 hm2 有机农田可增加光伏发电规模约450 MWp。通过枸杞产业纵向拓展、智能技术横向融合的创新发展的研究思路,智能化、数字化光伏枸杞产业可在宁夏进行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推广应用,可显著提升宁夏光伏发展规模,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同时光伏电站运维也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雅静 《电气应用》2021,40(10):78-86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格局重构和转型是必然所趋,"十四五"规划到2030年风电、光伏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达25%,新能源电站自动控制系统需求将到爆发阶段,而AGC/AVC是整个电网优质、安全及经济运行的保障,研发自适应、多种策略准确度高的AGC/AVC系统成为变革目标.结合光伏电站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全面考虑电网及发电企业的需求,设计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多模式混合控制策略与调节模式的AGC/AV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的物理架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及实现.该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算法,根据设置系统参数变化自动调控规则,并融合功率分配思想,提出AGC平均计算策略、AGC带优先级平均策略、AVC带优先级平均计算策略及AVC无功补偿装置和逆变器混合策略等多种自适应控制模式,将实时数据和调度端下发目标曲线对比,调控光伏电站发电的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依据调度分配目标功率进行最优组合策略分配调度电单元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达到分批调控和微调的效果,控制智能化调节精度化,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在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的同时,实现光伏电站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的运营模式,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优质、可靠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光伏电站的多层补贴成为驱动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大利好,同时我国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和 “双碳目标”也促使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首先,介绍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 “弃光”和 “骗补”问题.然后,分别对德国和美国光伏补贴政策变化路径进行梳理,提炼出可借鉴的经验.接着, 以广州市分布式光伏补贴为例,详细介绍我国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及电价变化.最后,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提出六点建议,旨在促使我国分布式光伏平价上网,实现光伏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4.
《电工技术》2022,(18):39-40
基于 “光伏+高速公路”的新能源开发模式,探讨高速公路边坡、服务区光伏电站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方案中的制约因素和规划要点.同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 “光伏+高速公路”的新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光伏电站是目前光伏发展的主流趋势,支撑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庞大的发电单元数目导致“模型计算复杂”与“仿真资源有限”矛盾凸显,使其精细化实时仿真面临巨大困难。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仿真的单元级精细化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光伏阵列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原有“电压→电流”的电路解算形式改写为“历史电流源+变化量”的迭代更新形式,接着结合电气参数与历史源的慢变校正,实现低计算复杂度建模。然后,采用换流器开关函数模型将矩阵解算划分,直流电路独立解算,交流电路消去节点后获取发电单元整体的定导纳等效电路模型。最后,在RTDS平台上验证所提出模型精度,实现包含百台发电单元的光伏电站实时仿真。  相似文献   

6.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能质量测试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瑛  刘友仁 《江西电力》2012,36(1):1-3,6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主流,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光伏产业发展很快,江西省的光伏电站也在逐渐增加。厚田沙漠光伏电站是江西省内第一个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系统,结合厚田沙漠光伏电站的并网电能质量测试,详细介绍了开展光伏电站并网电能质量测试的步骤,同时依照测试数据对光伏发电的功率变化、电压偏差、闪变以及谐波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光伏电站并网测试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入研究光伏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创  董超 《湖北电力》2009,33(3):66-68
文章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面临的各种挑战,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若干建议。对于未来该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不确定性特点,解决其并网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难题,提出不同配置模式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纳计算方法,通过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纳容量计算模型,以最大光伏电站接入总量为优化目标,以旋转备用容量、常规机组爬坡速率、网络传输等为约束条件,分析电网侧、分布式发电侧两种配置模式下储能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展开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纳计算.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气状况可干扰分布式光伏出力情况,日间输出功率差异显著;储能配置在电网侧模式比储能配置在分布式发电侧模式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接纳效果提升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沈阳康平光伏电站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采用PLC无线载波技术,与智能手持、手机APP软件相结合,实现数据分析、信息传递,从而使以往电站的运维模式得以改善,提高电站的发电量及运营管理效率,使光伏电站智能化。项目从设备选型(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装置等)、光伏电站生产监控管理功能及发电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等方面充分考虑智能技术的应用,从而合理优化初始投资,降低运维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0.
时珉  许可  王珏  尹瑞  张沛 《电工技术学报》2021,36(11):2298-2305
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电网调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eoMAN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某地区多光伏电站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选取与待预测光伏电站高度相关的周边电站;然后,基于GeoMAN模型动态提取待预测光伏电站的时空特征和外部气象因素,GeoMAN模型采用编解码结构,利用编码器动态提取待预测光伏电站的站内特征和与周边相关电站的站间空间特征,利用解码器提取输入变量的时间特性,并融合晴空指数和数值天气预报动态输出光伏发电预测功率;最后,采用实际光伏电站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与传统LSTM模型相比,实现了更高精度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1.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及其低碳运行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从而为电网的低碳运行做出贡献.其中,光伏发电的并网化和大型化必将是将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增加并网容量,都有助于发展低碳电网.由于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强,所以通过Matlab/Simulnik建造光伏电站的模型,根据真实的环境数据得出一年中的典型日光伏输出特性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的低碳调度.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电站的容量不断增加,并网时需要考虑并解决更多的负面影响,而且要达到低碳运行的标准,这都对并网逆变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提出了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无功及谐波电流补偿和有功控制相结合的大型光伏电站逆变器的多模式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nik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12.
《电源技术应用》2013,(9):I0002-I0002
近日国家发故委出台了两项光伏政策:《国家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和环保电价政策》和《国家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结合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光伏电站项目的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发电项目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集成,可以促进光伏发电就地消纳,降低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有效减少电动汽车的间接碳排放。针对商业楼宇光伏充电站,考虑其停车需求及充电需求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典型的运营模式;考虑环境、经济效益以及对配电网的影响等因素,建立了评价光伏充电站长期运营效用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日间实际运行场景,设计了计及光伏发电消纳与服务质量的充电策略;最后,基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评估了光伏充电站的日间运行效果与长期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14.
马季  马颖  张丽娟 《电世界》2012,(5):14-16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定义为装机5MW以上,接入电压等级为66kV及以上电网的光伏电站。2009年以来,陕西省在以靖边为中心的陕北榆林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其中在靖边设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拟建设装机总容量200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靖边是雷电多发区,电站需要建设防雷设施,但目前缺少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防雷相关设计标准。现针对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防雷问题提出具体的防雷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光伏发电作为中国未来重点关注的新型战略产业之一,已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其融资途径发展程度并不满足其融资需求,单一的融资途径制约了光伏发电的发展。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模式应用于光伏发电项目。建立了PPP融资模式不同补贴方式下的光伏发电成本、效益模型。提出企业融资效益的定义以更好地评估融资效果。在实际案例中,对比了不同补贴方式的收益现值,对2种PPP融资模式和单一融资模式进行可行性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PPP融资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光伏发电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的可靠性水平愈加受到重视。提出一种基于时变因素的光伏发电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机理、元件失效模式及其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建立系统输出功率的概率模型,形成光伏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并构造光伏发电系统六状态空间模型。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方法,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元件老化和光照强度,对某50 MW光伏电站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及指标可有效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力水平和故障情况,为光伏电站运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日趋成熟,光伏发电效率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由于光伏发电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光伏发电效益。对于已建成光伏电站,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成为提高光伏电站利润的关键因素,寻找有效的效率检测方法迫在眉睫。基于此,重点阐述了光伏电站各关键设备效率测试原理方法,并给出了案例分析,以期为光伏电站效率测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云桥 《电工技术》2021,(19):21-23
光伏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其运维工作已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将无人机应用在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维工作中,并融合机器学习技术,有利于提高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益.从实际应用层面,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难题,探讨了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在无人机智能运维中的应用,对未来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维工作,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及反调峰特性,“光伏+储能” 模式特点之一是可以利用储能装置平滑光伏出 力曲线,使光伏和储能形成的“虚拟电厂”更好地适应系统需求.基于此特点,对东北地区负荷特性下的光伏+储能 出力特性耦合进行分析,研究“光伏+储能”系统运行策略,分析基于光伏+储能出力特性耦合的东北电网新能源消 纳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概况、全球光伏发电概况和趋势、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