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杰  孙银凤 《城市建筑》2014,(29):19-20
侧窗采光利用自然光源为建筑内部营造了优越的办公环境,为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设施性保障。本文分析了侧窗采光应用要点,总结了侧窗采光设计需参考的相关标准,提出了侧窗采光设计创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侧窗设计除满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及其它要求外,本文着重论述侧窗设计应满足生产者心理上的需求,心理采光窗的意义,并以国外试验数据说明其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生产者疲劳度及减少废品率的作用,同时将国外工业建筑心理采光窗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带型心理采光窗、景窗及凸窗,并分别以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建筑中天然采光的设计步骤,并具体分析了侧窗采光系统、天窗采光系统、中庭采光系统和新型天然采光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14,(11):1-1
《华中建筑》10/2014 自然采光对塑造建筑空间氛围的作用 该文从光的投射方向入手,探讨建筑中的低侧窗、中等高度侧窗、高侧窗及天窗对建筑空间氛围的影响和塑造。低侧窗能够塑造出特殊的脚灯效果,中等高度侧窗能够将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塑造的室内空间氛围最为平和,高侧窗和天窗将室内与天空联系在一起,可以营造出神圣、具有引导性的空间氛围,而各种采光窗的混合使用更是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打动人心的空间氛围。在开窗设计中,不应单纯注意对立面和造型的推敲,同时应注意对光与实体、空间同时进行的双向动态设计,把自然光作用下的实体作为设计的对象,灵活运用各种采光方式,塑造最佳的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5.
现代住宅自然采光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对现代住宅常用的侧窗采光进行了分析,从经济指标上提出了住宅合理的采光所需的进深,对住宅的采光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年对教育建筑自然光环境改善的研究,主张在方案阶段将天然采光作为一项主要的设计策略,改变单一的侧窗采光模式,尽可能创造顶部采光的条件,改善室内天然光环境,并以南沙青少年宫投标方案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内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的天然采光方式多以侧窗为主,上海崇明燃气电厂工程主厂房采用了屋顶采光板带采光代替侧窗采光。介绍了该电厂主厂房屋顶天然采光的特点,以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对采光板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光的投射方向入手,探讨建筑中的低侧窗、中等高度侧窗、高侧窗及天窗对建筑空间氛围的影响和塑造。低侧窗能够塑造出特殊的脚灯效果,中等高度侧窗能够将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塑造的室内空间氛围最为平和,高侧窗和天窗将室内与天空联系在一起,可以营造出神圣、具有引导性的空间氛围,而各种采光窗的混合使用更是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打动人心的空间氛围。在开窗设计中,不应单纯注意对立面和造型的推敲,同时应注意对光与实体、空间同时进行的双向动态设计,把自然光作用下的实体作为设计的对象,灵活运用各种采光方式,塑造最佳的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流域某村镇小型生态办公楼为例,利用采光模拟软件ECOTECT,在全阴天工况下分析了不同采光口设计方式对室内采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建筑全年的自然采光效果现场实测,验证分析原始采光设计理念的正确性。模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对于该类小型大进深建筑,顶部采光及高侧窗采光较传统侧面采光更有效的提升室内中后部照度以及整体采光均匀度。实测结果同时也反映出合理的遮阳控制方式直接决定了采光设计理念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华  高辉  曹迎春  姚鑫 《新建筑》2009,(6):127-130
教学建筑是一类对光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建筑。通过分析教学建筑对光环境的特殊要求,指出教学建筑自然采光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采光和遮光。对几种简单易行的侧窗自然采光方式进行了述评,并通过软件模拟与常规的侧窗采光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其优势。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大市口广场设计构思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梅娟 《中国园林》2002,18(3):31-32
通过对镇江市大市口广场总体设计布局及功能分区设计构思的分析,强调城市广场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娱乐、休闲及活动,以人的需求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