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有色金属》2006,22(3):46-46
中科院力学所科研人员利用气相沉积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多种形貌的微纳米氧化锌材料,比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锥、四足纳米氧化锌等,还实现了纳米氧化锌在碳纳米管上的直接生长,并制备出多种独特形貌的氧化锌微纳米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合成出来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能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着重阐述了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优点及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料液浓度、并流速度、底液组成、分散剂种类、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前驱体干燥条件、前驱体煅烧条件等对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影响。用XRD、TG和TEM对产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纳米氧化锌呈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范围窄,平均粒径为40nm。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醋酸锌与尿素为原料,添加表面活性剂,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新工艺.讨论了反应物浓度的配比、反应浓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形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仪、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制备纳米氧化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52 nm,晶型为六方晶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以铜转炉烟灰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对影响纳米氧化锌粒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出的最佳技术条件制备了纳米氧化锌。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氧化锌产品进行表征,其比表面积为53 m~2/g,平均粒径为25 nm。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锌、醋酸锌和氢氧化锌为原料,制备出氢氧化锌前驱体和氧化锌晶种,在微波水热条件下快速合成了氧化锌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氧化锌纳米棒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罗丹明B(RhB)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微波辐射作用对产物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锌作为前驱体在微波作用下30 min,生成为基于氧化锌纳米棒自组装的三维笼状结构,与常规方法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相比,微波辐射作用下生成的样品结晶度更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会导致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棒吸收边红移,缩小带隙能量,从而提升氧化锌纳米棒的催化活性。光催化测试表明微波辅助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棒具有更好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在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都具有较好的降解效率,在紫外光照射下80 min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8.5%。这种微波辅助的合成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具有高效批量制备、清洁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从铅冶炼烟尘中生产纳米氧化锌并富集铟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介绍了利用铅冶炼烟尘生产纳米氧化锌并富集铟的生产实践。在分析了铅冶炼过程中金属铟的走向与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以鼓风炉渣烟化后的氧化锌烟灰和反射炉烟灰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纳米氧化锌和富集铟;该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硫酸浸出、一段净化、二段净化、制备前驱体和生产纳米氧化锌等几个工序,不仅可以直接制备合格的纳米氧化锌产品,而且可以产出铟含量为1%左右的富铟渣。  相似文献   

7.
黄淑芳  陈勇  王奉海 《铜业工程》2012,(2):17-20,42
以硫酸锌溶液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锌,使用碳酸氢钠或碳酸氢氨作沉淀剂,调整制备工艺技术参数,以乙醇作为分散剂,可制备出高品质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比表面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氧化锌产品进行表征。产物比表面积为21.9~91.8m2/g,平均粒径为48.1~171.4nm。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纳米氧化锌的基本特性及用途,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气相沉积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固相法的工艺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指出多种工艺结合使用可制得性能更优异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9.
用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尿素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为燃料,以硝酸锌为锌源和氧化剂,采用燃烧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由于反应物吸水,直接将它们混合就可以得到均匀的浆状先驱物;这种先驱物可以在电炉上加热点燃,得到蓬松的泡沫状纳米氧化锌。探讨了燃料和氧化剂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发现燃料过剩是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必备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以及比表面分析等方法对所制得的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燃烧法可以制备纳米氧化锌,具有简单,快速,便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静态焙解炉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动态焙解炉与静态焙解炉的原理、结构组成、技术特点,将动态焙解炉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锌,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的技术经济指标并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Nanosized zinc oxide was prepared with a vacuum oxidation method by using hot-dip galvanizing slag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air as the oxygen source. The oxidation kinetics curves of zinc vapor at different pressures were plotted by thermogravimetry, and the morphology of ZnO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nanosized ZnO products were hexagonal wurtzite crystals with the purity ≥99.98. When parabolic kinetics occurred, the ZnO products were granular, amorphous, tetra-needle-like or single needle-like. In the case of linear kinetics, the products were short tetra-needle-like or needle-like crystals. Zinc oxida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ntracting spherical model R3 initially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model D4 thereafter, with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of 101.3–122.1 kJ/mol and 111.2–143.4 kJ/m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采用尿素均匀沉淀法和草酸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并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对纳米ZnO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比较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及不同煅烧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得到粒径小于40nm的ZnO纳米粉体,所用工艺过程简单,产品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研究现状、制备技术、应用性能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使用纳米氧化锌水解法和锌粉置换法两种方法回收铟的实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以及氧化锌酸上清中含铟的高低的影响,提出了较优的回收铟的生产方法,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高速雾化分解法由锌焙砂制备活性氧化锌的工艺。结果表明,锌焙砂经碳酸氢铵、氨水与水浸取液浸取,浸取率为98.48%。浸取液中的氧化锌含量可达25.3%(质量分数),用锌粉除杂净化,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在喷雾干燥塔430℃的入口温度下喷雾热分解,可得到高活性的氧化锌。其吸碘值为42.445 mg/g,活性显著高于蒸氨煅烧法所得的氧化锌。  相似文献   

16.
目前烟气脱硫基本上是采用湿法脱硫工艺,主要的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氧化镁法、双碱法、钠碱法、氧化锌法等,脱硫效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氧化锌法是后期发展起来的用于铅锌冶炼企业的脱硫工艺,国内应用较少,一直处于摸索试验中。根据某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从以上6种脱硫工艺中选择了氧化锌法脱硫工艺,在细节处调整和改进,使得生产顺畅,烟气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金狮冶金化工厂电锌系统除氯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湿法电锌生产中,溶液中氯离子对电解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腐蚀阳极,使锌片含铅升高,常见的除氯的方法有:硫酸银沉淀法、铜渣除氯法、离子交换法等,国外也有使用氧化铋除氯的工艺。文章对电锌系统除氯的各种工艺进行比较,认为氧化铋除氯较适合冶化厂除氯。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避雷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和避雷器本体通过雷电压次数的增多,避雷器内部结构将逐渐劣化甚至损坏,设备故障和频次将逐渐显现和增加,常规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已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而红外热像带电监测氧化锌避雷器的测试技术,能够提高发现运行中氧化锌避雷器故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9.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特性、应用和制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四脚状氧化锌晶须的特性、应用前景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