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笔者依据自身所在高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生物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阶段性、考核方式以及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沈阳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依据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确定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进行。通过工程实践能力、实习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培养,满足了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体现了科研促进教学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创新意识、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主线,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特色化进行了探讨,并从规范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优化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科技创薪能力培养、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五方面提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实际情况,探讨了通过工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大关键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构建,简介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不同培养特点,华东理工大学自2013年起将学术型硕士必修课高等反应工程的学时由32提高至64,学分由2增加到4,并将课程性质升级为专业平台课,以打牢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使其了解学术研究前沿。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团队将教学理念由“基础理论主导型”调整为“学术导向型”,构建了由基础理论、拓展与前沿、学术训练三部分组成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三段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对化工设计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程的转变",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提出的4个方面培养目标和13项能力要求,设计了包含2层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对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3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卡方检验等方法对4个培养目标和13项能力要求的重要性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设置的9门核心课程与13项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杨继红  高畅  来疆文 《广东化工》2010,37(9):182-183
葡萄酒工程学是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结合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特色,依据课程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工程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本专业学生市场需求情况和师资情况,修订了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色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本文还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同类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申利群 《广东化工》2012,39(5):263+265-263,265
如何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制药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文章对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能力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富有实用性的能力培养体系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院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工程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三层次交叉递进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程突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完成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在提高基本技能训练效率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和协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胡冰 《河南化工》2024,(2):60-62
针对热交换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改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实践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进行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教学方法,把高分子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成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示范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基本思路、内容、实施步骤及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经验。近年来,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该培养体系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中强化工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从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本文强调了在本科生教学的各教学环节中强化工程意识的重要性,介绍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按照工科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的规定要求,本科生应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要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除了采取措施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能力外,还有一点不应忽视的,就是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应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做到将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实际,并由此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求得学生在求知中获得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我在长期讲半导体器件专业的半导体专业化学时,就力求向这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对课程知识点及其教学目标的梳理、教学过程设计、课程信息化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的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满足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沈阳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依据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确定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进行。通过优化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完善培养方案、持续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构建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等措施,满足了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化工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为出发点,对省属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