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筑物类型对反硝化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焦化总厂焦化废水为原水,研究了悬浮污泥缺氧反应器和软性纤维填料床缺氧反应器对反砂化工艺的影响,并进行了两种反应器中污泥产率和氮平衡计算等,结果表明:软性纤维填料床反应器的反速率和反硝化率高于悬浮污泥法反应器,COD去除率略高于悬浮污泥法,污泥产率略低于悬浮污泥法;反硝化过程的氮平衡结果表明NOT^-—主要是通过异化作用被还原为N2而去除的。  相似文献   

2.
SRT对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膜生物反应器中MLVSS为4000-5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8%左右,NH3-N的去除率可达99%左右。但随SRT的继续延长,污泥 度增加,使得内源呼吸加剧和大量微生物死亡,导致上清液的COD上升,SMP含量增加,出水COD存在波动性。同时SMP的增加会抑制硝作用,NH3-N的去除率会略有下降,可维持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3.
厌氧快速吸收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99,自引:6,他引:93  
根据生物除磷试验和非稳态生物处理工艺研究,提出了厌氧快速吸收污水处理新工艺,并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主要基质的配制污水试验中,停留时间30 ̄60min,同种不同运行方式COD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短期的实际生活污水试验COD去除率也达60%以上;反应器内污泥能在高MLSS下保持良好沉降性能,已发现有较成熟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4.
厌氧处理的污泥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开发的污泥液化测试方法对水解池与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串联处理城市污水工艺中的污泥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整个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和污泥稳定性,采用了与水解池平行的污泥稳定池用于改善污泥稳定性和提高EGSB反应器对溶解性COD的去除,试验结果证明,在温和气候条件下(9-21℃),该工艺流程可有效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和溶解性有机物,且污水处理和污泥稳定化的停留时间短(分别为5.0h和2d),可回收大量的能量,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污水替代处理工艺,同时对于其他成分复杂废水的处理也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混合废水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与垃圾渗滤液混合废水过程中的水解酸化作用及污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R可有效地改善混合废水的可生化性,进水BDO5/CDO为0.2-0.3时,出水BOD5/COD可提高至0.4-0.6;容积负荷达4.71kgCOD/(m^3d)时,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粒径为1-5mm的棒状颗粒污泥,各隔室中的污泥浓度为20-38g/L。  相似文献   

6.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是一种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而且有效的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技术。本项试验表明在常温条件下,ABR没有回流污泥设施,进水COD平均浓度为5528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容积负荷为10。96kgCOD/m^3.d时,COD的去除效率可保持在82%以上。本文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器内污泥浓度。  相似文献   

7.
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在20 ~28 ℃温度条件下,容积负荷为5 .38 ~20 .62 kgCOD/(m3·d) ,HRT= 23 .4 h 时,COD 去除率均在90 % 以上。  相似文献   

8.
提高城市污水再生水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提出了以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二级处理,以气浮充氧--好气滤池进行深度净化的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其特点是:生化反应池污泥不膨胀,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深度净化中物化与生化作用相结合不但能有效地去除悬浮颗粒,而且能进一步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该流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再生水质,与传统流程相比,深度净化水质改善率CODCr、BOD5为10-30%,SS、色度为20%,大肠菌值为90%。  相似文献   

9.
ABR反应器的性能及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试验研究了ABR的处理效果效率及水力特性。在温度T=25-28℃,HRT=22.8-29.5H,容积负荷Nv=5.03-19.14kgCOD/m^3.d,ABR的COD去除率达到84%,甲烷产率为0.36LCH4/gCOD进水。当HRT=16-26.38hy时,ABR死区百分率为4.62-15.45%。  相似文献   

10.
连续流SBR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连续流SBR法,对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在总HRT为10h、容积负荷为0.55-0.9kgCOD/(m^3.d)、主暴区污泥负荷为0.5-0.7kgCOD/(kgMLSS.d)时,控制主暴区的DO在0.2-0.5mg/L,便,可获得较好的COD和TP去除效果,出水COD低于50mg/L,去除率达85%以上,出水TP可降至0.5mg/L以下,去  相似文献   

11.
水蚯蚓原位消解技术用于污泥减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技术对诸暨和浏阳市污水处理厂的三种工艺、四项工程进行改造,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污泥减量效果以及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后的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其污泥产率最小为0.015 kg/m3,污泥减量可达81.7%,污泥的沉降性变好,MLVSS/MLSS值降至36.7%。系统工艺的耦合调整可使对COD的去除率增加8.9%,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同时,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技术对于不同地区的水处理工艺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SBR工艺中污泥负荷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严格控制SBR工艺试验运行条件下,就污泥负荷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污泥负荷不仅不是导致污泥膨胀的因素,而且对污泥膨胀有抑制作用;在污泥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临界负荷”)后,SVI迅速升高,加速污泥膨胀的发生。还发现,进水底物浓度与“临界负荷”及低于“临界负荷”后污泥膨胀的最大程度SVImax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都可用微生物的选择性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研发的好氧动态发酵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处理,研究了污泥好氧发酵处理过程中温度、含水率、供氧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污泥好氧发酵过程可以实现顺利升温并在55℃以上维持48h,有效地降低了物料的含水率,去除了病原菌、寄生虫卵和大肠杆菌,达到了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微型后生动物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型后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减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剩余污泥产量被誉为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态化污泥减量技术.论文重点介绍了适合微型后生动物生长且能够达到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稳定和可控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的概况, 对重庆市目前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重庆市今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单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灌场的废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改造后的工程概况和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啤酒厂污水处理站的脱水污泥(简称啤酒污泥)用作城市污水厂接种污泥的可行性,摸索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规律,采用连续操作、全流量同步培养和驯化方法,在处理能力为500m^2/d的UNITANK池中对啤酒污泥进行了培养和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啤酒污泥完全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接种污泥使用,而且培养时间短,出水水质好。曝气0.5h、厌氧搅拌1h时,活性污泥增长最快。将DO控制在2mg/L左右有利于活性污泥的增长;当DO长时间在7mg/L以上时,污泥浓度下降趋势明显。污泥浓度达到2000mg/L所需的培养驯化时间仅为5d;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所需的培养时间约为6d。这种培养、驯化方法和经验可为其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消化池改造后厌氧菌的培养过程,总结了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启动过程中采取的工艺、安全、化验监测等方面的措施,以及提高污泥培养效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总结IAWQ(国际水质协会)活性污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普通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碳氧化数学模型;应用MATLAB数学软件,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开发出模拟系统。该模拟系统考虑了8个组分和3个生化过程。应用该模拟系统模拟了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资料,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