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基于开关磁阻电动机 (SRM)线性模型 ,对 SR电机电压斩波控制方式的两种续流方式——能量回馈和非能量回馈续流方式的电流和磁链进行了计算 ,比较了它们对转矩脉动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 ,SRM电压斩波控制采用非能量回馈续流方式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振动噪音等方面较能量回馈续流方式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开关磁阻电动机电压斩波续流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开关磁阻电动机(SRM)线性模型,对SR电机电压斩波控制方式的两种续流方式-能量回馈和非能量回馈续流方式的电流和磁链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它们对转矩脉动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SRM电压斩波控制采用非能量回馈续流方式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振动噪音等方面较能量回馈续流方式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具有滤波与能量回馈双功能的电梯能量回馈器.当电梯处于能量再生状态运行时,回馈器将能量回馈到电网:当电梯处于非能量再生状运行态时,为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回馈器运行在有源电力滤波状态.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为对象.对其拓扑结构、补偿分量的检测算法、控制策略等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回馈器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回馈器能准确补偿谐波电流和无功功率,动态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基于幅相控制的变频器能量回馈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变频器不能直接用于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正反转调速场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幅相控制的SPWM能量回馈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Bang-Bang控制存在的控制精度低的缺陷,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回馈和对回馈电流精确控制,使变频器可四象限运行.首先给出了主电路、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然后从回馈电流谐波分析入手推导了能量回馈系统扼流电抗器的电感量的设计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功率模拟提出一种新方法,即基于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的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结构,其输入PWM变换器按照PMSM的特性采用滞环电流控制,使该变换器对外接口特性,如电压、电流、转速等信息与实际电机一致,达到模拟真实PMSM的目的.输出PWM变换器采用幅相控制达到能量回馈电网的目的.在Matl...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差解耦矢量控制的能量回馈型地铁牵引试验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电机定子电压交直轴分量的耦合问题,进而实现定子电压转矩与励磁分量独立控制.系统上采用双逆变器-电机联合控制策略,实现牵引机车真实负载的模拟.仿真结果证明,基于偏差解耦矢量控制的能量回馈型地铁牵引试验平台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能够很好地模拟地铁机车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电流源型电机驱动系统中,直流侧电压源与储能电感共同构成电流源为交流负载提供能量,然而在调制过程中,因储能电感电流无法独立控制而导致电流出现断续或持续增加的问题,且电机减速时无法实现能量回馈。该文在电流源型逆变器的直流侧增加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实现对储能电感电流的控制及能量的回馈,并设计一种适合于储能电感电流的滞环控制策略。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直流侧电流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通过推导出转子磁链定向后储能电感电流与转子磁链的稳态数学关系,得到不同转速与电磁转矩情况下转子磁链与储能电感电流最优给定值的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电机转速、转子磁链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转子磁链与储能电感电流给定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且基于储能电感电流调节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稳态、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为了延长续驶里程,需要将电动汽车制动时的能量进行回收,而电机的制动效果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恒值电流回馈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单管调制的回馈制动原理,推导出了回馈制动的数学模型公式,然后建立了制动电流闭环调节系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回馈制动电流进行调节,控制回馈制动电流和转矩保持恒定。最后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制动过程中制动电流和制动力矩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型幅相控制的单位功率因数电梯能量回馈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普通电梯变频器不能回馈再生能量的缺点,研制了一台基于幅相控制的15kW外挂式电梯能量回馈器样机,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回馈和直流母线电压可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起停频繁的特点,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率推导出起动时刻理想初始参数和在输入功率变化时的前馈调节量,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通过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现场实测表明,该回馈器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全可控能量回馈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电机运行的两种节能原理。能量回馈器可将释放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回送给电网,是一种回馈型节能装置。再者介绍了全可控能量回馈器(ActiveControllableEnergyFeedbackDevice,简称ACEFD)的工作原理、电压自适应和交直流电流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应用实例表明,ACEFD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在工业现场运行安全可靠,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A current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programmed PWM switching patterns is presented for AC motor drives. In this scheme, reference and feedback current correspondence is maintained with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a performance objective. The proposed scheme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current regulators using the direct control approach and exhibits several advantages in terms of reduced switching frequency, minimum current/torque ripple, higher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the AC motor driv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a current-regulated induction motor drive confirm the predicted advantages of the scheme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频调速电动机再生能量回馈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双PWM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开关频率的SVPWM电流控制的PWM整流器,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Two types of vector control induction motor are discussed. One is the conventional vector control with high gain current feedback loop, the other is the decoupling control based on the voltage model of an induction motor with no current feedback. Several comparison tests show the superiorities of the decoupling control. The multimicroprocessor-based hardware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能量回馈式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测功机的主要种类,并选择利用变频器与异步电机实现异步电力测功机的方案。分析了共用直流母线的两种不同方式,并选择共用直流均衡母线的方式把两台变频器的直流母线并联以实现能量的回馈利用。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利用直接转矩方式来实现对异步电机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式对测功机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验证可知该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并达到了能量回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回馈电子负载回馈到电网时存在电流谐波大、功率因数低以及对电网产生污染等缺点,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传统回馈电子负载的弊端,介绍一种新型的DC-AC(直流到交流)能量回馈电子负载,利用DC-DC(直流到直流)回馈的原理解决传统回馈电子负载对电网谐波污染大的问题,把无污染的电能回收再利用。系统由AC能量补给、逆变、拉载、升压以及上位机控制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LabVIEW做上位机控制以及显示。通过对华为生产的PSU4850通信电源作为负载的实验测试表明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静  熊光煜 《电力学报》2006,21(2):146-148,153
根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MATLAB6.5中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Sim-PowerSystems),对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系统结构图。本文采用转速、磁链闭环的直接矢量离散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并根据转速、转矩、电流波形对PI调节器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通过仿真波形结果验证了PI调节器参数调节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电机调速特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电流截止负反馈无刷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速度负反馈和电流截止负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工作原理,给出了PWM电流截止负反馈控制可逆调速系统应用实例电路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现电机的最大功率限幅控制,使开关器件电流上限实现极限利用,大大提高了调速系统功率电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异步电动机的模糊软起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电流过大的问题,设计了带电流闭环的电子控制模糊软启动器,该软起动器可以限制起动电流,减少起动过程中电流过大对电网和设备的损坏.根据电机起动过程中反馈电流与晶闸管触发角之间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且存在非线性时变的特性,本文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建立模糊控制器,从而减少起动电流,改善电机的起动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矿用电机车交流传动的高性能控制运行,提高电机车运行的可靠性,以代替传统的矿用电机车直流调阻调速和直流斩波调速,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牵引性能。基于16位单片机dsPIC30F6010A,研制设计了一种反馈解耦型电压矢量矿用电机车交流变频调速牵引控制系统,改善了电机车低速性能,实现了电流的快速调节和无静差控制。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dified slip energy recovery drive system for speed control of a wound rotor induction motor offering improvement of drive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line power factor and overall system efficiency. A 12-pulse line commutated thyristor converter operating in an inverter mode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dditional IGBT shunt chopper is employed to transfer slip energy back to ac mains supply via three phase transformers. This approach offers motor speed control by varying the duty cycle of the chopper instead of changing the inverter firing angle. As a consequence, supply power factor can be improved. The servo state feedback designed by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with observer is also included in order to keep motor speed to be constant over a certain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the estimated dc link current derived from motor speed. The advantage of this technique is absence of current transducers for current feedback control loop. The overall control system is implemented on DSP, DS1104’TMS320F240 controller boar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in order to validat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