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空紫外单色仪光栅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平  刘绍义 《真空》1992,(5):26-28
本文介绍了真空紫外单色仪光栅机构及光栅室的结构特点及性能。光栅机构在真空 中完成两个功能,第一是在正弦机构的驱动下,通过正弦杆使光栅转动,实现波长扫 描;第二个作用是通过旋转导入器而实现的光栅切换,以满足不同波长的分光要求。该 机构要求工作在超高真空环境中,真空度为5×10-10Torr.现已用于合肥同步辐射实 验室的U10A光束线的SEYA—NAMIOKA单色仪。  相似文献   

2.
用于超高真空的狭缝的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平  张允武 《真空》1993,(3):32-34,52
本文讨论了弹性狭缝机构的特点、设计原理及加工工艺,该狭缝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和优异的超高真空性能。特别适用于真空紫外单色仪的光学狭缝,其设计原理也可用于一般光学狭缝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CsI/Ni/LiF半透明真空紫外光阴极,CsI的长波阈值为200nm,即有很好的“日盲”效应。通过对照测试,得到验证。用氢看空紫外辐射源作检测光源,在专用的真空紫外光电发射特性测试系统中,测得CsI/Ni/LiF半透明真空紫外光阴极在105-165nm波长范围内平无题子产额为0.16-0.21电子/入射光子,而在200-365nm紫外辐射下,其量子产额俟为10^-6--10^-5电子/入射光子。  相似文献   

4.
RIBLL真空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RIBLL真空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结果。真空腔体全长35m,30min时间真空可由1000Pa达到5×10-8Pa。无束流时间,真空可以达到1.7×10-9Pa。在束流轰击下,真空可以达到7.5×10-10Pa。  相似文献   

5.
江月山  刘宁 《真空》1996,(5):20-22
本文介绍了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和修正。定位系统在操作范围为-560~+560nm时的定位精度达到了0.1nm,该系统性能稳定,运行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V2O5干凝胶的制备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用酸化方法生成的多钒加入到V2O5水溶液中,引发V-OH、V-OH2的无机聚合反应,制备V2O5干凝胶(VXG),且简便快速。IR及XRD分析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VXG的结构,介于无定型与结晶态之间,整体呈无定型状态,局部规整,维持了结晶态的层状结构。VXG的层间距为1.6nm,有序区域大小为5.25nm,约为多钒酸自聚合方法的VXG有序区域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ICF靶PVA-PS双层空心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用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塑料空心微球的制球工艺及实验结果。采用微封装技术及三维旋转真空干燥技术,制得的PVA-PA双层空心微球,直径100~500μm,壁厚10~35μm,(PVA层5~15μm,PS层5~30μm),球形度及同心度分别优于95%及85%,表面粗糙度低于300nm。该双层微球的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ICF制靶要求。  相似文献   

8.
纳米V2O5的晶体缺陷与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V2O5粉体,利用IR、ESR结构分析手段研究晶体缺陷,并用阻抗谱研究它的导电性能。阻抗谱表明,在较低退上得到的纳米V2O5粉体(平均粒径为5.0nm)表现出超常的导电性能,其电导率高于其它样品二个数量级。IR、ESR分析指出,该样品中V2O5结构发生严重畸变,引起氧空位浓度增加,并认为是导致良好导电性能之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标准气体微流量计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标准微流量计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气体流量的测量范围为17.1×10-5~1.22×10-5pa·L/s,不确定度小于2%。  相似文献   

10.
用Mossbauer谱学和XRD方法研究了快速凝固Al-5Fe-2Ni(原子百分数)合金的析出相,结果表明,析出相为三元化合物Al9FexNi2-x(0〈x〈2)属于单斜晶系,晶格参数a=0.858nm,b=0.631nm,c=0.621nm,β=94.8,它的Mossbauer谱为一套双线,同质异能移位IS=0.12mm.s^-1,四极分别QS=0.32mm.s^-1,线宽Г=0.26mm.s^  相似文献   

11.
我所为完成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下达的72181超高真空技术研究课题,研制了L-100型三极溅计射离子泵。经试验、鉴定,该泵抽速为160L/s,极限真空为2.9×10-10Pa(SG-4型冷磁控极高真空测量),并成功地应用到为航天工业部某单位研制的JWZ-100型静电支承仪表无油超高真空排气台上做为主泵。该排气台系统极限真空达到5.5×10-8Pa。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采用全MOCVD生长的1.55μm的单片集成DFB=LD/EA组件的 在DWDM系统上的传输测试结果,出纤功率Pf≥2.5mW@If=75mA,边模抑制比SMSR〉35dB,调制器反向偏压为2.5V时的消光比为14dB,该发射模块在2.5Gb/sDWDM系统上进行了传输试验,传输240Km后无误码,其通道代价≤1dB@BER=10^-1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光纤通讯用光电探测器。在GaAs上蒸镀800nm的Ge,并在此材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吸收倍增分离的雪崩二极管(SAM-APD)的结构设计,采用GaAs作为倍增区,Ge作为吸收区。在此结构上初步制作的二极管正向开启电压为0.2 ̄0.3V,反向击穿电压为2.5V,漏电不明显,p-n结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几种新的杂环取代丁二炔类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简并四波混顿法测试了一系列新合成的丁二炔(PDA)类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其γ值在10-34esu~10-30esu之间。其中poly-PDMA[聚5-(2-硫甲基-4-甲基)-嘧啶基-戊二炔-1-醇-α-甲基丙烯酸甲酸]的χ(3)值为127.158×10-13esu(0.532μm),对应的γ值为11845.198×10-34esu,已接近目前文献所见的最大值10-29esu数量级。从poly-PDMA的UV-vis吸收光谱(λmax,=307nm)及透射率(0.532um,T=0.065)来看,虽所测得的为部分共振γ值,但也是不同寻常了。  相似文献   

15.
GaN材料的GSMBE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首次用NH3作氮源的GSMBE方法在α-Al2O3衬底上生长出了GaN单昌外延膜。GaN生长速率可达0.5μm/h。GaN外延膜的(0002)双晶X射线衍射峰回摆曲线的半高宽最窄为8arcmin。霍尔迁移率为50cm^2/V.s。对质量好的GaN膜,室温阴性发光谱上只有一个强而锐的近岸边发光峰,谱峰位于372nm处,谱峰半高宽为14nm(125meV)。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GSMBE技术生长纯度GaAs和δ-掺杂GaAs/Al_xGa_(1-x)As结构二维电子气材料并对其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于纯度GaAs的GSMBE生长和研究,在低掺Si时,载流子浓度为2×10~(14)cm~(-3),77K时的迁移率可达84,000cm~2/V.s。对于用GSMBE技术生长的δ-掺杂GaAs/Al_xGa_(1-x)As二维电子气材料,在优化了材料结构和生长工艺后,得到了液氮温度和6K迁移率分别为173,583cm~2/V.5和7.67×10~5cm~2/V.s的高质量GaAs/Al_xGa_(1-x)As二维电子气材料。  相似文献   

17.
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方法在(0001)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AlxGa1-xN/GaN二维电子气结构。Al0.13Ga0.87N(700nm)/GaN(600nm)异质结的室温电子迁移率达1024cm^2/Vs,而GaN体材料的室温电子迁移率为390cm^2/Vs;该异质结的77K电子迁移率达3500cm^2/Vs,而GaN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在185K下达到峰值,为490cm^2/Vs,77K下下降到  相似文献   

18.
Sol-Gel法制备TiO2/PV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TiO2/PVP纳米复合材料,以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告示测试方法分别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薄膜表面非常光滑,高度差公为2~5nm左右,在波数1095cm^-1处在吸收谱带是Ti-O的非对称伸缩振动所产生;同时研究了TiO2/PVP的介电常数和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纤非线性环路镜成功地将2.5Gbit/s的归零码光脉冲变换了20nm的距离。在最佳波长变换处对变换信号进行了1小时的误码测量,采用223-1伪随机码序列,误码为1.3×10-14。信号光和探测光脉冲宽度分别为28ps和37ps,中心波长分别为1533nm和1553nm。  相似文献   

20.
王海侨  刘艳林 《功能材料》1999,30(2):209-211
以FeCl3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在一般有机溶剂中完全可溶的聚(2,5-二庚氧基对苯撑)(HO-PPP),其平均聚合度Pn=10。使用^1H-NMR、IR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HO-PPP在UV-V1s谱图上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42nm(E1吸收带)和335nm(E2吸收带)。E2吸收带相对于未取代的聚对苯撑(PPP)产生的了较强的红移(约35nm),根据吸收边计算其π→π^*跃迁的禁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