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陈柱  徐克  肖恩华 《工业加热》2015,(12):1119-1122
【摘要】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和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式,但胆道支架再狭窄明显影响疗效及预后。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percutaneous intraduc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能够与胆道支架联合应用,延长胆道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对狭窄段的局部肿瘤进行控制,提高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性尤其重要,本文就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摘要】 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经发现多已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或内支架植入能引流淤滞胆汁从而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却未能针对肿瘤加以治疗,从而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内支架植入联合放疗、动脉灌注化疗、支架内射频消融等双介入治疗方式能在解决患者黄疸症状的同时处理肿瘤问题,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就内支架植入术联合放疗、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架内射频消融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行经皮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并发症、疗效及术后50 d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均行分段RFA,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均无胆道出血、胆管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50 d月支架通畅。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新方法,是安全及有效的,但仍需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5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胆道造影后进行了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内支架58枚。结果:全组内支架植人的成功率98.1%(52/53);52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相差值为182±67μmol/L,P0.005,其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者39例;下降百分比750%者7例;25%~50%者3例;5%者3例。全组30天病死率3.8%(2/53),早期并发症15.1%(8/53)。在平均随访6.9个月内,再阻塞率13.8%(4/29),4例均进行了再次介入治疗。结论:经皮金属内支架胆道植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6例无法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首先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术,随后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进行内引流。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患者除血清白蛋白下降外,其他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TBil由治疗前的(325.6 ± 182.3)μmol/L下降到(211.0 ± 153.2)μmol/L,均未发生肝功能不全,30 d内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胆漏2例(1.3%),出血6例(3.9%);发生轻微并发症88例,其中胆道感染22例(14.3%), 疼痛36例(23.4%),呕吐30例(19.5%)。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胆管癌性阻塞外科姑息性T管引流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胆管癌性阻塞外科姑息性T管引流术后再发黄疸患者7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共使用7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7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或经T型管通路置入胆管支架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总胆红素、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例术后黄疸消退满意.结论经皮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外科留置T管术后再狭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为无法手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金属支架引流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42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血清CA19- 9、总胆红素、胆管狭窄长度及术后是否化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CA19- 9及胆管狭窄长度4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CA19- 9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对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时,TNM分期和CA19- 9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射频消融(RFA)联合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接受胆道RFA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护理,观察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完成胆道RFA,并在消融术后植入胆道支架。术后发生胆漏1例,胆道出血2例,胆道感染2例。发生胆漏者术后1周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均好转,随访1个月内一般情况均较好。结论 胆道RFA术后患者的护理主要在于预防胆道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重要的是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确诊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目前主要通过经皮肝穿刺进行胆汁引流和通过内镜或放射介入方法植入支架。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胆道支架再狭窄情况越益突出,光动力治疗技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FA)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随着射频技术、设备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胆道内RFA在治疗胆道支架再狭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 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 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接受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支架断裂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随访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股浅动脉及近段腘动脉支架一期植入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97例(107条患肢)。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平片、增强CT及DSA造影等检查采集影像学资料,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等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随访期内71例患者(72条患肢)发生ISR,发生率为67.3%(72/107)。支架断裂组、未断裂组ISR发生率分别为84.2%(32/38)、58.0%(4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断裂是导致ISR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旭  孙硕  佟小光 《工业加热》2016,(3):189-192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5例(4.9%)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5 min~6 h,5例患者脑血管造影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均获再通,无溶栓相关致残致死情况发生。 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原因多样,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探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400例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组和无ISR组。术前及复查造影时检测血浆ox- LDL、Hcy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ISR相关临床参数、血管造影特征及手术相关因素。结果 ISR组48例,无ISR组352例,临床ISR发生率为13.6%。与无ISR组比较,ISR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冠状动脉复查造影时血浆ox- LDL、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Hcy、ox- LDL、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参考血管直径、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并不少见。伴高血压、伴糖尿病、Hcy、ox- LDL、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前血管狭窄程度、参考血管直径、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ISR风险。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分析Fluency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支架狭窄发生原因,探讨术中支架最佳释放位置,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4例,术中均仅接受1枚Fluency覆膜支架,且支架直径均为8 cm。术后3个月、6个月、1、2、3、4、5年定期随访行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根据分流道狭窄诊断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复发,必要时行直接门静脉造影,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修复分流道。结果 12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压力均显著降低。随访期间共有35例患者(28.23%)发生支架狭窄,其中22例为肝静脉端狭窄,12例为门静脉端狭窄,1例为支架完全闭塞;经门静脉右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35.62%(26/73),经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17.65%(9/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后支架狭窄多发生在支架两端,与分流道位置选择、支架长度、支架成角角度、释放位置等因素相关,高发时间窗为术后6~24个月。选择门静脉左支分流、最合适支架尺寸并精准释放,可降低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月至 2014 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醇DES组(n=44)。收集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记录术后1年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DEB组和DES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均衡性(P>0.05)。ISR发生在前降支较多(DEB组43.75%,DES组47.73%)。两组ISR靶血管类型类似(P>0.05)。两组裸金属支架(BMS)和DES植入术后ISR类型、ISR病变类型、再狭窄支架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显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无事件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BMS或DES植入术后ISR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治疗。

  相似文献   

16.
覆膜支架在外周血管病变中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其他动静脉畸形,最近有人将其应用于创伤性病变和PTA、TIPS等介入操作之中,效果显著,但是术后内皮化进程较长以及较高的再狭窄率仍是困扰覆膜支架临床应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15例,肾动脉狭窄病变血管15支(13例,89%),闭塞病变血管2支(11%)并肾功能衰竭.其中,双侧肾动脉受累2例.狭窄病例中,治疗前狭窄程度为60%~90%.共植入支架16枚.术后观察患者状况及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5个月,显示临床治愈4例(26%),改善9例(60%),无效2例(13%),临床总有效率86%.收缩压由术前平均(27.12±3.0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18.62±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 )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治疗。结果25例患者成功植入28枚球囊支架,其中BMS 15枚,DES13枚。植入椎动脉支架25枚,基底动脉支架3枚(其中2枚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经溶栓后植入)。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81.4%(50%~95%)降低到6.3%(0%~15%)。22例经2~36个月临床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3例失访。1例患者植入1枚BMS 后9个月症状复发,DSA复查发现支架再狭窄达50%,患者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植入1枚DES后35d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经急诊再植入1枚DES后血管开通良好。余20例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未见明确狭窄,未见卒中及脑缺血发作。随访22例中19例(86.4%)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3例(13.6%)部分缓解。结论BMS 与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DES降低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优于BMS 金属裸支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裸支架植入兔腹主动脉后不同时间血管再内皮化差异.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高脂喂养28 d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腹主动脉植入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SES)和裸金属支架Mustang(BMS).每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和28天各处死3只动物,经处理后以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段血管内皮,应用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支架植入段血管再内皮化程度.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第3天两组儿乎均无新生内皮,炎症反应较明显.术后第7、14和28天,SES组内皮覆盖程度明显低于BMS组(分别为15%±8%比53%±9%;49%±16%比83%±4%和73%±3%比93%±4%,P<0.05).结论 SES植入后靶血管出现明显的再内皮化延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6例高位食管疾病个体化选择食管内支架.透视下,以梨状隐窝下极作为解剖学标志,放置食管内支架上缘距梨状隐窝下极至少20 mm.结果食管内支架置入技术全部成功,内支架置入后即刻口服38%泛影葡胺造影显示梨状隐窝下极距支架上缘20 mm以上,狭窄解除或瘘口封堵完全,患者能够正常进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梨状隐窝下极定位法放置高位食管内支架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