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地打击体系由作战系统、决策与指挥控制系统、目标侦察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组成. "狙击手"——作战系统,包含BP-12A/BP-12B/SY400弹箭共架武器系统、B611M近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SY300制导火箭弹武器系统、CM-501系列巡飞弹等对地打击系统,以及AG-1000/CM-400AKG空地导弹武器系统、YJ-83KHE空地导弹武器系统、AG-300系列多用途空地导弹、YZ-100航空子母炸弹武器系统等空地打击系统,遂行对地打击任务,完成对指挥控制中心、防空阵地、机场及停机坪飞机、雷达站、交通枢纽、后勤补给基地等地面目标的精确、高效打击.  相似文献   

2.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多种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成功开发了"卫士"系列多管火箭武器系统,现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管火箭武器系统设计、制造商. 此次航展,研究院以"卫士600"(WS-600L)为代表的新一代多用途、多平台发射导弹武器系统公开展出.从最早的WS-1/1B、WS-2到今年参加珠海航展展示的WS-600L、WS-64、WS-3A、WS-43、WS-22、TS-01、WS-35等型号,"卫士"系列火箭武器系统已从最初较为简单的无控转变为高精度全程制导控制,从一般战术武器研制到战术武器系统集成开发,类别涵盖多管火箭、战术导弹、巡飞弹药、反坦克弹、智能弹药等多个领域;"卫士"系列多管火箭武器系统实现了向多个国家的出口和技术转让,并正在探索联合研发、制导化改造等新型合作模式,已成为国际军贸领域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火箭弹制造缺陷对起始扰动的影响. 方法 根据火箭武器系统结构特点, 建立火箭起始扰动发射动力学模型, 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火箭发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结果 得出了火箭弹质量偏心、动不平衡、推力偏心等对火箭弹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 结论 火箭弹缺陷对起始扰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火箭武器研制中应该对此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研究火箭弹制造缺陷对起始扰动的影响。方法根据火箭武器系统结构特点,建立火箭起始扰动发射动力学模型,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火箭发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了火箭弹质量偏心动不平衡,推力偏心等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火箭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制导火箭弹的工程化研制,研究了GPS在制导火箭弹中应用时不同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详细推导了由地固坐标系到发射坐标系和东北天坐标系到发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转换关系的计算精度满足控制系统的使用要求,同时给出了控制系统参数输入的程序设计流程图。研究结果可为制导火箭弹在制导控制过程中将GPS数据直接转换为控制系统所需的坐标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发射动力学及行车振动一体化时变系统模型,在本模型中,将火箭弹、发射装置及发射车视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力学系统,从系统观点去解释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在发射和行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最佳参数匹配关系.本模型考虑了路面不平度、弹质量偏心、推力偏心、动不平衡等随机干扰因素对火箭行车振动过载的影响.在该一体化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翼张时间直接影响制导火箭弹的精确制导和快速机动能力。为了评估翼张机构性能参数对制导火箭弹翼张时间的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建立了制导火箭弹翼张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了翼张机构的主要性能参数,最后采用响应面法(RSM)研究了主要性能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制导火箭弹翼张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动摩擦力矩、弹体飞行速度、弹簧力是影响制导火箭弹翼张时间的主要性能参数,且转动摩擦力矩对翼张时间的影响最大;交互项弹体飞行速度和转动摩擦力矩交互作用、弹簧力和转动摩擦力矩交互作用会导致翼张时间超出设计规定值;该制导火箭弹翼张机构的弹翼转动摩擦力矩应不大于2.5 N·m。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导火箭弹翼张机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航天科技集团最新研发的LY-70新型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该型防空产品主要用于拦截突破中远程防空火力网进入到近程防御圈的空袭目标,包括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制导炸弹、火箭弹等弹药类目标,以及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飞机类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多管火箭弹等武器射击精度,通过对多管火箭弹射击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在不改变武器发射系统总体结构、发射环境的前提下,采用复合形优化算法,以射击间隔和发射顺序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优化模型,形成基于复合形法的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优化方法,为多管火箭武器的射击精度优化提供参考。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HQ-17AE是国际先进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统,战车单车高度集成,独立作战,战车具备行进间目标搜索、跟踪和导弹发射能力.导弹机动能力优异,多目标能力强,该武器系统作战斜距为1.5~20km,作战高度为10~10000m,单个战车可同时制导4发导弹拦截4个目标,从跟踪制导雷达锁定目标到导弹发射离架反应时间不超过4s.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CZ-3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1号卫星,此次发射的一项重大试验任务,搭载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也取得了圆满成功。经专家鉴定,在火箭飞行的全过程,系统工作正常、可靠,试验结果满足火箭入轨要求。这是国内首次在运载火箭上搭载激光陀螺。2002年6月至今年8月,作为一项重大试验的关键设备,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了歼8-II飞机上的挂飞试验,并连续取得30多架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激光陀螺具有高精度、高可靠的优异性能,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卫星、导弹和火箭的导航和制导领域。在国内激光陀螺历经20多年…  相似文献   

12.
FK-3是新型全天候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区域、要地和野战防空,拦截各类固定翼飞机(包括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武装直升机等目标.FK-3采用"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全程指令制导"双模制导体制,可自动实现2种制导体制的切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综合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射击效力,对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的外弹道模型进行分析,仿真验证激光半主动制导过程中影响制导率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适当增大目标幅员和超高速的设想。结果表明,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在提高初速且增大目标幅员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制导射击效力。为舰炮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能够通过舰炮武器系统进行发射提供了数据和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C8系列导弹主要包括C802、C802A、C802AK和CM-802AKG等型号,可装载于舰船、岸上发射车、战机等多种发射平台,本次珠海航展展出的CM-802B导弹是C8大家族的新成员. CM-802B导弹是在C802A导弹基础上研发的多用途导弹.导弹最大有效射程290km,可倾斜发射或垂直发射,适装于多种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具有"有限空间内发射"能力的单兵火箭是指能在战壕、掩体或城镇的街巷内使用,发射时具有微焰、微烟、微声和后喷危险界限小等特征,具备最小可安全发射空间采用高低压发射装置和快速燃烧无烟推进剂,使火箭筒发射药燃烧时间缩短,利用率提高.这样可使发射噪声和后喷火焰减小,既增大了射手安全系数,也降低了对发射筒身的强度要求,有利于减轻武器系统的质量和重量.  相似文献   

16.
大离轴角发射导弹的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战术寻的导弹加速度受限、大离轴角发射的导引、制导问题。基于反馈线性化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方案。在大离轴角发射条件下,应用反馈线性化制导律(FLGL)和比例导引方法(PN)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反馈线性化制导律在大离轴角发射情况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在地空导弹射程增加和作战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以往单一主动的传导方式越来越难保证地空导弹的制导精确度.美国的"爱国者"PAC-3和俄罗斯的S-300、S-400地空导弹系统已经采用了末端雷达"发射后截获"进行复合制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良天气条件下激光末制导炮弹射击的现实问题,以激光传输能量方程为基础,分析了晴天、雾天和雨雪天等典型天气条件下的激光衰减特性,计算了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的照射距离,在大量照射距离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照射距离查询应用程序(APP),为部队在不良天气条件下进行激光末制导炮弹精确打击训练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指导.本研究对拓展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范围,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明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火箭炮发射箱的设计多依据以往的结构和经验,为解决大质量火箭弹引起的发射箱刚强度问题,提出了发射箱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思路,建立了满足功能需求的发射箱初始几何模型.考虑到火箭弹重力和燃气射流压强对发射箱的动态作用,定义了火箭弹位于发射箱不同位置及不同压强载荷下的有限元优化模型.以刚度最大化为目标对发射箱进行了静态响应拓扑优化,依据拓扑优化结果构建发射箱新几何模型,新模型的结构性能验证结果很好地满足了刚强度要求.最后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对新模型进行了形状优化,结果表明新发射箱变形和应力均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YJ-18E导弹武器系统采用"亚声速巡航+超声速打击"体制,兼顾亚声速大航程、末段超声速攻击的独特优势,可远程隐蔽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及编队,同时具有攻击小型舰艇以及陆上固定目标的能力.导弹能够贴近海面超低空飞行,多种制导模式可适应对海上和陆地多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适应性改装实现车载、舰载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