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今,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企业唯有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预测能力,追求项目的高品位,不断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与内部管理,才能最终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房地产开发商要用"和谐房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企业唯有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预测能力,追求项目的高品位,不断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与内部管理,才能最终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房地产开发商要用"和谐房产"的理念打造出一片新的'人居天堂".  相似文献   

3.
李彬 《城市开发》2005,(1):30-30
目前,市场上的房地产开发商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有钱有地的实力型房地产开发商,如首创、万科等;二是有钱没地的资本型房地产开发商,目前很多外资型房地产开发商都属于此种类型;三是有地但没钱的项目开发商;四是没地也没钱的开发商.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开发商,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利好消息,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很透明地运作和开发土地.而缺乏资金实力的第二和第三类开发企业将可能被"8·31"之后抬高的土地门槛逐步淘汰,这预示出了市场将重新洗牌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左农 《城市开发》2006,(9):72-73
许多购房者在买房时都存在一种消费误区:倾向于购买大开发商开发的产品,认为大开发商的产品质量更高,品质更好,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都更有保障.新政出台后甚至有专家预言,新政的实施将把70%的中小开发商淘汰出局,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由"大"开发商独霸天下,这是房地产市场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中州建设》2014,(7):42-43
兴润置业事件发酵,显示为泡沫支付局部代价的时代已经开启。资金实力不足、踏错周期的房地产开发商首先付出代价。兴润置业虽然在奉化当地属于大开发商,但在全国范围内排不上号,融资能力有限在高利贷市场泥足深陷,只要市场有风吹草动房地产资产价格下挫,开发商就在泥潭里拔不足腿。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房地产市场无论是从政策、土地供应以及需求角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之2007年"逊色"了不少,在当前市场观望情绪渐浓的情况下,开发商如何创造出优秀的业绩,甚至如何保证自己能够在这个市场中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以来,福州房地产市场最为热闹的事情就是开发商"圈钱"、"圈地"忙。虽然说福州国民经济受到国际金融海啸与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控、调整,已逐渐复苏,不少房地产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要不要救市?2008年以来,由于观望情绪渐浓,市场持续低速,一些开发商以及业内人士提出‘救市"言论,尤其是美国政府出资救市以后,更是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而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绝非仅仅是"救市"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房地产市场由于金融政策的调整,重要特征是"缺钱不缺地",大肆疯狂圈地的开发商开始处于资金链吃紧的"暴风雨"状态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成交量急剧萎缩,众多房地产企业承受资金紧张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商不能坐以待毙,一些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以寄希望于政府在资金等政策方面为其"松绑";然而,反对"救市"之声亦是不  相似文献   

11.
吴继绪 《城乡建设》2002,(12):19-20
问题之一:无证开发.这是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市场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据调查,县城以下的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上,95%以上的开发商都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证,换言之,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基本上被无证开发商所占领.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该区2001年共有开发项目32个,其中无开发资质证开发的项目达30个.  相似文献   

12.
三问开发商     
<正>开发商确实需要认真揣摩购房者的心态,把握市场脉搏,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为问题都容易被繁荣所掩盖,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候,似乎看不到太多的问题,而一旦市场不景气,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时下,开发商们就遭遇到了太多的考验,这也让他们感到"很受伤"。面对资金、土地、降房价等诸多问题,开发商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王月然 《城市开发》2004,(12):16-19
"121"号文件及银行提高准备金率等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运转和经营性举债遭遇瓶颈,2004年为配合宏观调控的一些相关政策,如终止经营性土地协议出让、实行"招拍挂"市场出让和控制新增土地规模,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项目自有资金,严格监管建筑企业贷款和住房消费贷款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严重依赖土地和资金的房地产行业受到强大的冲击,这不仅增加了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成本,还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促使房地产行业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4.
三问开发商     
问题都容易被繁荣所掩盖,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候,似乎看不到太多的问题,而一旦市场不景气,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时下,开发商们就遭遇到了太多的考验,这也让他们感到"很受伤".面对资金、土地、降房价等诸多问题,开发商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然而,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房地产市场中的销售诚信就是其中之一。诚信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讲诚信,社会就无法维系。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市场,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生存。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商品房销售也应该以诚信为基础。房地产开发商的诚信销售不但是房地产企业的根基,而且是企业的生命,诚信销售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是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因而在当今房地产市场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销售诚信评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开发商是房地产投资的主体,然而面临当今高风险的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成为了开发商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房地产项目投资过程中包含着实物期权,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运用期权博弈理论中的抢滩博弈模型,对房地产投资做出了科学的分析,指导开发商进行理性投资,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发》2012,(8):33
<正>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两年来,消费者持币观望的现象日趋明显,市场成交逐渐走向低迷,越来越多的库存积压正构成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峻挑战。北京房地产市场也尚无回暖迹象。开发商是否应抢先开盘、开盘定价多少,都让开发商"备感头疼"。从目前北京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如何消化库存依然是2012年最大的楼市难题。  相似文献   

18.
张雷 《城市开发》2005,(9):40-41
前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很多开发商的关注点至今还停留在市场初期的"卖点"、"概念"上面,这种现象即所谓"做东不做西"、"做南不做北"、"做高不做低"、"做日不做月".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11月份以来,随着"二次房贷"政策以及其他一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低迷,交易萎缩,观望气氛日渐浓厚.全国一些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都出现了同比或环比下跌,房地产价格增幅也趋于缓慢.针对市场的冷清,一些开发商纷纷采取打折或特卖的形式以促进楼盘销售,而国内房地产巨头万科甚至在2D07年年底就开始全线降价,无疑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尽管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的出台给市场带来不少的不确定性,也让一些没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胆战心惊,但由于所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的温和性,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本上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