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仙人掌纳米银的尺寸和分布。利用制备的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整理,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仙人掌纳米银粒径为50nm左右,且均匀性好,分散性好,抑菌试验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有很好抑菌效果,当织物上银含量为268.58mg/kg时,抑菌率达到了99%以上,经洗涤50次后,抑菌率依然保持在98%以上,说明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采用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了功能性整理,并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讨论了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对真丝织物服用件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利用芦荟液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制备纳米银,酸性环境下制得的银粒子平均粒径最小在10 am以内.采用芦荟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功能性整理,并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抑菌率可达99.9%,织物上银含量为107.35 mg/kg时,抑菌率也达到了99.8%,耐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位还原的原理,用汽蒸生成纳米银整理桑蚕丝织物,赋予真丝优异的抗菌性能.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与2 g/L的多氨基化合物(RSD)混合整理后,桑蚕丝织物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变化,并用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性能分析(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纳米银整理后真丝织物表面吸附大量的银颗粒,且颗粒分布比较均匀、粒径均达到了纳米级;汽蒸纳米银整理工艺对真丝的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推广纳米银抗菌整理在棉织物染整加工中的应用,采用在位还原法在棉织物上还原银氨溶液生成纳米银并将其与染色相结合,探究纳米银负载对染料上染率以及先染色后整理和先整理后染色工艺对织物色光的影响,测试染色织物水洗后的色光变化和抗菌、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银负载对上染率的影响主要与银氨溶液浓度、染料结构有关。银氨溶液浓度增加导致织物色光变化明显,且先染色后整理的织物变化更为严重。2种工艺处理的棉织物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耐水洗性能,而断裂强力则下降15%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葡聚糖作为还原剂和模板,通过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得稳定的纳米银溶胶抗菌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表征了所制备的纳米银;利用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载银抗菌处理,并测定了处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能、白度及耐洗性;探讨了蚕丝纤维对纳米银颗粒的吸附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载银整理后纤维表面纳米银颗粒的分布和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当硝酸银用量为0.5 mL时,制得溶胶中纳米银的粒径大小在20~30 nm,放置两个星期后,纳米银溶液仍然保持透明澄清,无沉淀。利用制备的纳米银溶液采取二浸二轧法对丝织物进行整理,整理后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32%和98.53%,经过30次洗涤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能达到95%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7.
天然的蛋白质结构使蚕丝成为对人体具有很好亲和力的纺织材料.但也成为细菌滋生繁衍和传播的适宜场所,因此真丝织物的抗菌整理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在位还原的原理.采用汽蒸法可直接在桑蚕丝纤维上还原得到纳米银.制得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纳米银整理桑蚕丝织物。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仙人掌干粉的水浸提取液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出了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并采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纳米银的粒径进行了表征。将此纳米银胶体溶液对纯棉织物整理后测试其抑菌性能。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抑菌率达到了99%以上,洗涤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凝胶对黏胶织物进行整理,开发了具有导电、防辐射、防紫外线性能的多功能窗帘用织物。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凝胶对黏胶织物进行整理可使织物表面覆盖一层凝胶膜,该凝胶膜改善了织物的电-机械性能、电磁屏蔽效能与防紫外线性能,但导致织物风格性能指标略有下降。同时,凝胶中纳米银比例的增加可使整理织物的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效能与防紫外线性能上升,织物悬垂性能、折皱回复角与断裂强力略有下降。在相同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配比下,随着应变的增加,整理织物电阻随之增加。分析认为:利用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凝胶对黏胶织物进行功能整理,开发具有导电、防辐射、防紫外线性能的多功能窗帘用织物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制备过程中应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银的配比控制在1∶1~1∶2,同时应避免在高应变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利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考察了麦芽糖纳米银的尺寸及分布。用制备的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织物的白度、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麦芽糖纳米银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且分散性和均匀性好;抗菌实验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经50次洗涤后,抑菌率在98%以上,说明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利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研究了银氨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真丝织物抗菌件能的影响.以整理织物的ICP和抑菌率为指标,通过单凼素实验,确定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的较优工艺条件为:银氨溶液浓度0.005 mol/L,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60 min.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抗菌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氨基化合物(RSD)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整理真丝织物,采用汽蒸法将银离子原位还原为纳米银,制备纳米银真丝织物,测试整理真丝织物的抗菌、染色、抗紫外和力学性能以及白度.结果表明: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及抗紫外性能,活性染料兰纳素的染色性能得到较大提高,甚至可达无盐染色的效果,整理织物白度变化较小,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赋予真丝制品新的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采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测试其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植物芦荟可成功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71%和99.54%,且耐洗性良好.真丝织物的UPF值由处理前的6.52提高到处理后的36.62,且洗涤50次后UPF值仍可达24以上.芦荟纳米银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普通桑蚕丝针织物的抗皱性、保型性和耐磨性差等问题,采用将桑蚕丝施加高捻的方式,改进桑蚕丝针织物的服用性能。通过对不同捻度桑蚕丝针织物力学性能、外观形态性能的实验研究以及织物风格的评定,系统地研究了高捻桑蚕丝针织物的性能和织物风格。采用KES织物风格测试仪测定不同捻度织物的16项力学指标,进而得到评定织物基本风格值的HV值,分析了高捻桑蚕丝针织物风格方面的综合性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高捻桑蚕丝针织物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拓展了桑蚕丝针织物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棉织物纳米银抗菌整理存在银离子利用率低和耐水洗性差的问题,采用棉织物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整理工艺,制备纳米银抗菌整理织物。研究整理工艺因素对硝酸银利用率、整织物纳米银含量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考察整理织物的耐洗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可提高硝酸银利用率和织物纳米银含量,接枝率15.05%时,硝酸银利用率最大,织物纳米银含量最高;硝酸银浓度0.1mM时,整理织物纳米银含量为102.9 mg/kg,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抑菌率均达到99.9%,50次洗涤后,银含量保留率为83.19%,两种菌种的抑菌率仍超过97%。研究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的纳米银整理工艺,银离子利用率高,整理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及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王秀莲 《印染》2019,(20):25-28
探讨了丝素/纳米银溶胶对粘胶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以及在该工艺条件下粘胶织物的抗菌性、服用性与染色性能。研究表明,纳米银离子溶胶整理粘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纳米银溶胶质量浓度100 m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15 min。整理后粘胶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5%以上,且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吸湿回潮率、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丝素/纳米银溶胶整理对粘胶织物功能整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9,(20)
探讨了丝素/纳米银溶胶对粘胶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以及在该工艺条件下粘胶织物的抗菌性、服用性与染色性能。研究表明,纳米银离子溶胶整理粘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纳米银溶胶质量浓度100 m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15 min。整理后粘胶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5%以上,且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吸湿回潮率、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丝素/纳米银溶胶整理对粘胶织物功能整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DoraFresh纳米银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仁  周秋宝 《印染》2007,33(22):34-36
采用纳米银DoraFresh对棉、丝、毛等织物进行浸轧法抗菌整理,研究轧液率、加酸条件及整理液曝光对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银含量、透气透湿性能和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杀菌率与纳米银含量关系较大,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能受纳米银抗菌整理影响较小,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抑制作用显著,抑菌率均在99%以上,经25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达99%,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5,(8)
利用羊毛纤维上还原性基团,在织物上原位还原银盐溶液生成纳米银。考察了保险粉和亚硫酸氢钠预处理,以及硝酸银浓度和硝酸银处理时间对纳米银负载量的影响,并测试了纳米银整理羊毛的抗菌性能和断裂强力。结果表明,经保险粉预处理的羊毛织物纳米银负载量较高。优化的保险粉预处理羊毛织物纳米银整理工艺为:保险粉45 g/L,处理时间30 min,硝酸银浓度16 mmol/L,处理时间2.5 h。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持久的抗菌性,断裂强力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备抗菌桑蚕丝制品,利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HBP-HT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HBP-HTC水溶液及其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性能。牛津杯扩散法实验表明,HBP-HTC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随着HBP-HTC接枝的季铵基团数量的增加以及浓度的提高,其抗菌性增加。抗菌动力学亦表明,HBP-HTC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当质量浓度为20mg/L时即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当HBP-HTC质量浓度为5g/L时,经HBP-HTC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抑菌率达99%以上,HBP-HTC整理的抗菌桑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且染色加工对其抗菌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