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湿度对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空气温湿度对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除霜过程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外环境温湿度对系统除霜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变蓄能除霜可以有效保证除霜过程压缩机吸气压力035 MPa以上,高于系统低压保护设定值;温度一定时,随着室外空气湿度的增大除霜所需时间和除霜能耗逐渐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除霜时间和除霜能耗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少,其中-3 ℃工况下除霜时间最长和能耗最大.温湿度对除霜系统动态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相变蓄热器可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除霜过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 ℃工况可选为设计除霜用相变蓄热器最不利工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棉花加工过程中回潮率的在线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棉花回潮率在线检测方法.硬件设计采用HIH3610湿度传感器和DS2438温度电压检测器,得到了采样探头气窗内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温度、相对湿度与棉花回潮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棉花的平衡回潮率显著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回潮率逐渐减少;湿度达到平衡的时间约为10s;采样延时对一个棉包产生的不良率为4.65%;BP模型的回潮率最大绝对误差小于0.2%.所得结论表明,基于相对湿度的棉花回潮率检测方法满足棉花加工行业对回潮率控制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道工程与空气在冬季的换热特点,分析地道长度、空气流速以及地道埋深对地道与空气换热的影响,从而实现土壤中热量的有效利用.方法以沈阳地区的中德地道风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地道与空气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出不同因素下地道出口处空气的温度.结果当地道长度为100 m时,地道出口处温度为-10.564℃,当地道长度为250 m时,地道出口处温度可达-9.565℃,地道越长,出口空气温度越高;一定长度的地道内风速越低,出口空气温度越高;埋深分别为2 m、4 m、6 m、8 m时,150 m长地道出口处温度分别为-12.052℃、-10.469℃、-10.286℃、-10.093℃.结论其他参数相同时,地道与空气的换热效果随着地道长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着地道内风速的增大而减弱,当风速大于5 m/s时,地道出口的空气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地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强,深度达到6 m后,换热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鼓入空气,可将包括多环芳烃在内的所有有毒物和颜色全部去除。通过实验获得的最佳光解条件为:反应时间50分钟,催化剂浓度0.375%,空气流量37ml/min.1,反应温度60℃,PH 值为2。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是 PH,温度和光照时间。此法具有去除能力很强,反应迅速等特点,颇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就严寒地区冬季外窗附近较低的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人体的热舒适影响进行讨论.经计算,室内距外窗0.5 m处的平均辐射温度可比空气温度低3℃;在衣物热阻较小、空气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人体的热舒适影响会较大;当PMV的绝对值大于1的时候,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人体热舒适影响会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小型程序控温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煤燃烧生成多环芳烃的特性.考察了燃烧温度、停留时间、过量空气系数、脱硫剂和金属铁等因素对多环芳烃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800~900℃)范围内,流化床燃烧在850℃时多环芳烃生成量最少;多环芳烃生成量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添加氧化钙增加了多环芳烃的生成量;少量铁的加入使多环芳烃生成量增加,大量铁则抑制了多环芳烃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能量损耗且同时满足紧密纺和落棉系统的除尘要求,将单节48锭紧密纺风系统和小型化落棉风系统组合设计为一个风系统.通过试验对组合系统进行验证,并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与CFD软件FLUENT对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组合系统内部流场的风速、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紧密纺系统测点平均风速为9 m/s,达到了紧密纺系统孔口风速要求;落棉系统测点平均风速为7.8 m/s,与落棉系统孔口风速要求相差了0.2 m/s,误差仅为2.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说明该组合系统设计合理;风道内部风速和压力分布相对稳定,说明该组合系统稳定性较强,符合流体力学节点压力相等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黑河流域及其周边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1958~2005年黑河流域上中下游潜在蒸散发变化的不同趋势及气象因子的不同影响.黑河流域上游山区潜在蒸散发具有弱增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辐射项的增大;中下游绿洲潜在蒸散发具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空气动力学项的减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太阳辐射和平均气温是辐射项的主要因素,而风速和相对湿度是空气动力学项的主要因素.气温升高对上游山区潜在蒸散发的增大具有显著影响,而风速下降对中下游绿洲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人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采用地板辐射供冷时室内温度和围护结构壁面温度的确定方法.以上海电力学院浦东校区艺术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地板表面温度在21.56℃以下、空气湿度为55%~65%时,室内的人体舒适性较好,同时也验证了采用地板供冷系统来提高舒适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择了不同温度、光照及加入TBHQ抗氧化剂条件下,以红花籽油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为评价指标,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60天储藏,红花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温度下过氧化值、酸值升高变化趋势为:45℃〉室温避光〉5℃;见光条件下的过氧化值、酸值升高变化趋势为:室温见光〉室温避光;不同温度下加入抗氧化剂的过氧化值、酸值变化趋势为:45℃〉室温避光〉5℃;采用Rancimat评价几种抗氧化剂提高红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值结果为BHA〉TBHQ〉BHT。  相似文献   

11.
以洗油和烷烃的混合物为溶剂,采用溶剂-离心法对煤焦油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QI)进行分离,考察混合溶剂芳烷比、溶剂用量、溶解温度、离心转速以及离心时间等因素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芳烷比的增加,精制沥青的收率逐渐增加,QI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随着溶剂比的增大,精制沥青的QI含量逐渐减小,收率逐渐增大;溶解温度升高有利于QI的脱除和精制沥青收率的提高;离心转速越快,离心时间越长,所得精制沥青的QI含量和收率均越低;当芳烷比为1.2、溶剂比为2、溶解温度为80℃、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8min时,精制沥青收率可达79.8%,其QI含量低达0.18%。  相似文献   

12.
航空煤油采用3号喷气燃料(JET A⁃1),其是泄漏火灾中常见的危险源。基于理论分析、PHAST软件模拟,研究了航煤罐区中一个储罐泄漏引发池火灾后对周边储罐的影响,介绍了储罐之间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热辐射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风速时的热辐射值相对于平均风速时的辐射值增加了65.7%;随着距离的增加,辐射值变小,且随着罐体高度的增加,热辐射值变大,而大气湿度对热辐射影响较小;确定了本工程油罐安全间距为17 m;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理论计算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大误差为18.7%,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油罐区设计、指导紧急救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accordingtotheintenseinterferencethathumanactivitieshaveimposedonnatureandtheeffectofglobalclimatechange,theevolvementofwaterrecycleinYellowRiverhaschangedveryremarkably.Ononehand,globalclimatechangehasalteredtheprimarytemperature,rainfallwithacertainextentwhichhaveacloserela-tionshipwithclimatefactors;ontheotherhand,peoplehaveexploredandutilizedthewaterandlandonagreatlargescalewhichinfluencesthecharacteristicsofevaporation,seepageandconflux.Theoriginalwatercyclemotivationconditionsch…  相似文献   

14.
以盐泥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硫酸钙晶须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150r/min,原料配比(盐泥、硫酸、水的质量比)1:1.84:2。在该条件下,晶须产率为33.28%,晶须平均长径比为85,白度为68.4%,硫酸钙纯度达到92.75%。  相似文献   

15.
为获取适用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关键节能气象参数的逐时化方法,针对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5种节能计算气象参数,通过对比内陆代表城市和沿海代表城市,分析了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Akima插值和径向基插值法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及特点。研究表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冬季温度最佳插值法为三次样条插值,湿度为Akima插值,夏季温度和湿度的最佳插值法同为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露点温度的最佳插值法在冬、夏两季同为线性插值法、风速和大气压的最佳插值法在冬、夏两季同为Akima插值法;不同气象参数的插值准确性在相同的季节整体变化趋势相同,夏季插值精度由小到大为风速、露点温度、湿度、温度、大气压,冬季为露点温度、风速、湿度、温度、大气压。露点温度、湿度和风速插值精度受地域影响程度较大,三者受地域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湿度、露点温度和风速。温度、大气压数据插值精度受地域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南海岛屿气象参数与建筑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海洋气候下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部分岛屿的温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参数特征,并与临近陆地城市(广州、三亚)进行对比;通过DeST软件模拟比较了典型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在陆地站点和岛礁站点的能耗差异。结果表明,岛礁温湿度较高且年较差小,全年保持相对高温高湿,年平均风速高于陆地站点,太阳辐射多分布在强辐射范围,对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岛礁建筑能耗均远高于陆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降低大幅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SBR反应器,控制平均DO浓度1.5mg/L左右,考察了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温度从25℃大幅度降温到14℃时,可引发活性污泥沉降性指标恶化,SVI值明显升高并导致污泥膨胀。当系统温度恢复至常温25℃后,SVI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恢复到SVI的正常范围。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而对活性污泥硝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大幅度降温后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下降至20%左右。当系统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活性污泥的硝化效果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西省某风电场的风速和功率的历史数据,分别结合当地的温度、气压、相对湿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预测,预测未来2 h的功率,并分析每种气象数据对风电场功率预测影响程度,预测结果表明:针对该风电场,对功率预测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气压和湿度,将3种气象因素综合考虑,预测均方误差达到31.2%,对风电场的安全调度与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工艺参数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沉积的方法在铜表面制备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包括阴极电流密度、镀液中纳米SiC悬浮量、镀液pH值、镀液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电流范围内,镀层的沉积速率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线性上升的趋势;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镀液pH值及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又开始下降;随着镀液温度升高,逐步降低。最佳参数为:不烧焦镀层前提下的最大电流,纳米颗粒体积质量为5g/L,pH值3.5—4.0,温度30℃,搅拌速度为中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