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合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以褐铁矿、赫章块矿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褐铁矿、赫章块矿、烧结矿作铺底料,研究不同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成品率、烧结矿转鼓强度与冶金性能等烧结指标的影响,并优化出其烧结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合理使用铺底料可以强化烧结过程,改善烧结矿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因低品位废弃含镍矿堆积而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和镍资源浪费,同时达到有效利用固废资源及改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的目的,在研究两者基本物化性能及矿物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比了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无铺底料烧结工艺、烧结矿铺底料烧结工艺及废弃块矿铺底料烧结工艺各项指标,并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铺底料烧结工艺及烧结矿铺底料烧结工艺,采用废弃块矿作为铺底料能更为有效地改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烧结矿转鼓强度分别提高10.16%、3.82%,利用系数分别增加13.40%、6.80%,固体燃耗分别降低9.64%、9.20%;同时,烧结矿冶金性能优异,RI和RDI_(+3.15 mm)分别高达78.24%及96.79%。固结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2种工艺,废弃块矿铺底料烧结工艺中,烧结矿微观结构由大孔薄壁结构转化为大孔厚壁结构,且孔洞趋于规则的圆形;另外,SFCA面积分数由7.27%、8.78%增至12.21%,并沿孔洞边缘向内部发展,主要固相—铁尖晶石晶粒有所长大,彼此之间连结程度较好,能更为有效地被液相所润湿,烧结矿微观结构更为紧密,从而使得烧结矿强度进一步提高。而强度更高的块矿作为铺底料,料层透气性更为有效地提高,促进了无烟煤的充分燃烧,使得烧结矿固体燃耗大幅降低,利用系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减少因低品位废弃含镍矿堆积而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和镍资源浪费,同时达到有效利用固废资源及改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的目的,在研究两者基本物化性能及矿物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比了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无铺底料烧结工艺、烧结矿铺底料烧结工艺及废弃块矿铺底料烧结工艺各项指标,并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铺底料烧结工艺及烧结矿铺底料烧结工艺,采用废弃块矿作为铺底料能更为有效地改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烧结矿转鼓强度分别提高10.16%、3.82%,利用系数分别增加13.40%、6.80%,固体燃耗分别降低9.64%、9.20%;同时,烧结矿冶金性能优异,RI和RDI+3.15mm分别高达78.24%及96.79%。固结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2种工艺,废弃块矿铺底料烧结工艺中,烧结矿微观结构由大孔薄壁结构转化为大孔厚壁结构,且孔洞趋于规则的圆形;另外,SFCA面积分数由7.27%、8.78%增至12.21%,并沿孔洞边缘向内部发展,主要固相—铁尖晶石晶粒有所长大,彼此之间连结程度较好,能更为有效地被液相所润湿,烧结矿微观结构更为紧密,从而使得烧结矿强度进一步提高。而强度更高的块矿作为铺底料,料层透气性更为有效地提高,促进了无烟煤的充分燃烧,使得烧结矿固体燃耗大幅降低,利用系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洪益成 《中国冶金》2010,20(11):4-8
本文对褐铁矿烧结的合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铁矿烧结适合较低的负压,燃料配比和水分值都有个合适值,并且合适水分和燃料值随褐铁矿配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烧结矿碱度的提高,在任何褐铁矿的配比下,烧结的各项指标和烧结矿强度都随之变好,这是因为碱度的提高使得烧结矿中的铁酸钙增加,烧结矿的还原性、转鼓强度和成品率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炼铁成本,济钢集团公司炼铁厂采取了配加经济料褐铁矿印尼粉的措施。由于印尼粉含铁品位低、含有结晶水、铝含量较高,用于烧结生产易造成烧结固体燃耗升高、烧结矿强度及烧结成品率低等问题,为稳定烧结矿质量,济钢400 m2烧结机生产采取了提高料层厚度、调整一二混圆筒加水量、稳定焦粉粒度、适当压料、控制终点温度等系列措施,改善了烧成率,稳定了烧结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褐铁矿自密化烧结工艺。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证实,采用褐铁矿自密化烧结工艺进行的烧结试验结果非常满意,利用系数、成品率、转鼓强度都大幅度地好于普通工艺的各项指标,解决了褐铁矿烧结生产利用系数低、强度低、燃耗高的问题。在褐铁矿配比高达40%和55%时,利用系数达到1.7t/m2·h,转鼓强度达到68%,燃料消耗为58 kg/t。并且烧结矿的还原性改善达到90%,低温还原粉化得到改善,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3.15在60%以上,软化性能和熔滴性能也得到改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褐铁矿烧结矿矿相研究证明,烧结矿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粘结相主要是铁酸钙,并且有一定量的针状铁酸钙,对改善烧结矿的强度和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热风烧结技术在莱钢3#105m2烧结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军  高斌  曹斌 《山东冶金》2006,28(3):15-17
为完善烧结工艺,充分利用烧结余热,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莱钢烧结厂采取稳定热风温度、改造布料系统、改善料层透气性、优化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措施,在3#105m2烧结机上成功应用了热风烧结技术,烧结矿固体燃耗降低1.118kg/t,煤气消耗降低0.0164GJ/t,成品率提高0.6%,转鼓强度提高1%。  相似文献   

8.
经济矿料通常由褐铁矿或半褐铁矿组成,含铁品位低、杂质多,用于烧结生产易导致固体燃耗升高、烧结矿强度及烧结成品率降低等。济钢320m2烧结机通过采取优化经济料配矿、厚料层烧结并适当压料、降低焦粉粒度、添加助燃剂、稳定燃料结构等完善生产的措施,配加经济矿料最高达50%。生产实践表明,在保障高炉稳定顺行条件下,烧结配加经济矿料在30%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好,降低炼铁成本30元/t。  相似文献   

9.
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混匀矿烧结基础特性预报模型和烧结矿质量预报模型。采用Visual C++2010与Matlab 2008混合编程的方式,开发了烧结配矿专家系统软件。结果表明:同化性温度、液相流动性指数和粘结相强度的预报命中率分别为90%、83.3%和90%,成品率、转鼓指数和低温还原粉化RDI_(+3.15)的预报命中率分别为90%、90%和85%。通过专家系统研究了褐铁矿配比对混匀矿烧结基础特性和烧结矿质量的影响,随褐铁矿配比的增加,烧结矿的成品率、转鼓指数和低温还原粉化RDI_(+3.15)先升高后降低。当混匀矿的同化温度、液相流动性指数和粘结相强度分别为1 259℃、1.22和1 727 N时,烧结矿的质量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0.
唐钢炼铁北区烧结系统为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稳定混匀矿换堆生产过程,改造工艺设备实施均质厚料层烧结,优化烧结工艺参数,标准化操作等措施,提高了烧结矿转鼓强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恩玉 《烧结球团》2020,45(2):15-20
褐铁矿富含结晶水且易于熔融,高配比褐铁矿烧结过程要求的原料水分及焦粉用量略高。针对两种典型褐铁矿原料,开展烧结工艺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含铁原料中褐铁矿配比可提高至60%;在混合料水分为9.0%、焦粉用量为4.5%的条件下,获得的烧结矿成品率为73.92%,利用系数为1.24 t/(m~2·h),固体燃料消耗为64.14 kg/t,转鼓强度为61.86%;烧结矿高温冶金性能良好,符合高炉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塞拉利昂高铝矿生产的烧结矿易引起高炉炼铁渣比和焦比升高,且该矿用于烧结生产易使料层透气性下降等问题,通过在固定配比的地方精粉、PB粉及南非精粉条件下,采用塞拉利昂高铝矿代替部分澳粗56进行混合配料,并通过提高高硅朝鲜粗粉配比以稳定烧结矿SiO_2质量分数在5.6%,进行烧结杯试验,探究配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塞拉利昂高铝矿对烧结矿品位、成品率、转鼓强度及还原性的影响,并使用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烧结矿进行了显微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塞拉利昂高铝矿的逐步增加,促使烧结矿品位、成品率、转鼓强度及烧结时间均有所降低;利用系数稳步提高;成品烧结矿5 mm粒度占比降低;还原粉化指数及还原度指数波动较大。综合考虑,配加质量分数19.2%的塞拉利昂高铝矿可使烧结矿质量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不加铺底料烧结的弊端,研究了用褐铁矿作烧结铺底料。研究结果表明:用梧桐沟褐铁矿作烧结铺底料可以取得较好的烧结生产指标,烧结后梧桐沟褐铁矿的烧失降至0.48%,TFe提高到63%;转鼓指数降至80%;可以利用烧结过程产生的热量使结晶水充分脱除,并使碳酸盐充分分解。  相似文献   

14.
甘勤  何群 《烧结球团》2007,32(6):1-5,14
针对攀钢钒钛磁铁精矿品位提高的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高品位攀精矿烧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品位攀精矿烧结性能较差,对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及冶金性能有不利影响。采用适当提高混合料水分和配碳量,提高料层高度、提高碱度、铁精矿预先制粒、返矿预润湿等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强化高攀精烧结过程,改善高攀精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结构,从而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成品率,改善其冶金性能。采用高品位攀精矿替代进口矿烧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进口粉矿粒度组成呈现变粗的趋势,对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产生了不利影响。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进口粉矿粒度变粗后烧结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焦粉粒度0~3mm在85%左右、生石灰配比为3.0%~3.3%、降低石灰石中0~0.5mm部分比例(控制在40%~60%)、提高烧结料层厚度、配加1%的胺盐以及混合料水分优化等,有利于提高进口粉矿粒度变粗后的烧结成品率和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  相似文献   

16.
厚料层烧结工艺对于改善烧结矿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已为国内外烧结工作者实践所证明。早在50及60年代,法国在研究低品位鲕状褐铁矿(Minette)烧结时,发展了高料层烧结工艺,并获得了高质量及低燃  相似文献   

17.
甘勤  何木光  何群 《钢铁》2009,44(12)
针对攀钢钒钛磁铁精矿品位提高的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高品位攀精矿烧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品位攀精矿烧结性能较差,对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及冶金性能有不利影响。采用适当提高混合料水分和配碳量,提高料层高度、提高碱度、返矿预润湿等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强化高品位攀精矿烧结过程,改善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结构,从而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成品率,改善其冶金性能。用高品位攀精矿替代部分进口矿烧结是可行的。生产上采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永锋钢铁公司烧结原料结构, 明确烧结目标, 进行烧结杯优化配矿实验, 以达到提高烧结矿成矿率、利用系数、成品矿品位、转鼓强度以及降低其返矿率的目的.实验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成品矿形貌显微结构; 用成品烧结矿还原实验的检测数据, 探究优化配矿对成品烧结矿还原性能的影响; 并对比现场烧结配矿前、后的各项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现场烧结配矿条件下(在将巴混配比提高6 %, 燃料比降低至4 %, 烧结负压为11 kPa)通过优化配矿, 成品烧结矿转鼓强度可达到70.93 %, 成品率及利用系数分别为84.44 %、1.77 (t/m2h), 烧结矿品位为53.7 %, 还原度高达83.5 %, 可以保证高炉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摸索高烧损铁料(低磷矿)的适宜配矿比和工艺参数对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降低混合料水分及调整适宜料层高度的优化试验,进一步提高了烧结矿强度,使其由66.27%提高到69.10%。经生产应用,烧结矿强度、利用系数及成品率都有不同的提高,槽下返回率与烧结用矿成本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人炉矿品位,降低高炉渣量,通过微型烧结试验研究了包钢低硅烧结条件下,烧结温度、配碳量、烧结矿碱度、SiO2含量、MgO含量等参数对烧结矿粘结相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烧结杯验证试验,为包钢优化低硅烧结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