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回顾了2007年白银市场的价格走势,分析了白银市场的基本面情况和供需状况。2007年国际白银市场供需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国际白银价格紧随黄金走势创下27年来高点,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现货价格最高达到15.82USD/oz;黄金价格走高、美元疲软、原油能源价格居高和投机投资需求强劲是白银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黄金价格走强、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美元的继续疲软、油价的坚挺和白银投资需求的稳定,2008年国际白银价格有望超过15USD/oz,国内白银均价有望超过4000CNY/kg。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了2005年国际、国内白银市场,并对2006年白银市场走势进行了展望。白银价格在2005年上半年维持长达半年的高位震荡整理后,在下半年终于蓄势待发,价格一路走高,并在年底突破9.2美元/盎司大关。白银价格的走势,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白银的基本面,投机需求仍是推动国际银价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在2006年,这种情况将持续,美元、黄金和原油价格、白银ETF交易基金等将是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白银市场将继续繁华似锦。安泰科预计,2006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维持在7.0美元/盎司以上,并有可能冲出15美元/盎司的高点。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铜铝铅锌等基本金属价格的凯歌高奏和黄金价格的一路飞涨,国际白银价格也屡创新高,到2006年5月12日纽约白银期货价格一度达到15.21美元/盎司,创25年新高;此后虽然国际银价出现大幅回调,在2006年6月一度下探至9.50美元/盎司低点,但由于银市利好因素依然居多,白银价格整体稳步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目前银价仍然在上升通道中前行,价格短期波动于13.0美元/盎司~14.0美元/盎司之间。1年多来,国际白银价格不断走高,这虽然与美元疲软、国际原油价格和相关金属价格集体暴涨有关,但来自白银市场自身要素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白银市场的火爆。一种全新的基于白银的金融衍生投资产品——白银ETF指数交易基金(SLV)在国际市场上一经推出,就大大提升了白银的投资需求,全球白银价格受到投资需求推动非常明显。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和白银ETF发行不断激发新的投资需求,预计2007年下半年国际白银价格将在震荡整理中蓄势向上,不过短期银市也不排除回调整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下半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铜铝铅锌等基本金属价格的凯歌高奏和黄金价格的一路飞涨,国际白银价格也屡创新高,到2006年5月12日纽约白银期货价格一度达到15.21美元/盎司,创25年新高.白银价格的走高,与美元疫软、国际原油价格和相关金属价格集体爆涨有关,但来自白银市场自身要素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白银市场的火爆。一种全新的基于白银的金融衍生投资产品——白银ETF指数交易基金(SLV)在国际市场上一经推出,就大大提升了白银的投资需求,全球白银价格受到投资需求推动非常明显。2006年上半年白银市场出现的火暴程度,为20多年来罕见;不过火暴之后就是理性回调,随着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跌落和美元的一度走强,2006年下半年国际白银价格一波三折,价格出现三次大的回调:不过由于贵金属市场整体环境趋好且利好因素居多,预计2007年国际白银价格将在震荡整理后蓄势再发,白银价格仍有机会再创新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下半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铜铝铅锌等基本金属价格的凯歌高奏和黄金价格的一路飞涨,国际白银价格也屡创新高,到2006年5月12日纽约白银期货价格一度达到15.21美元/盎司,创25年新高。白银价格的走高,与相关金属价格集体看涨有关,但来自白银市场自身要素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白银市场的火暴。一种全新的基于白银的金融衍生投资产品--白银ETF指数交易基金(SLV)在国际市场上一经推出,就大大提升了白银的投资需求,全球白银价格受到投资需求推动非常明显。2006年上半年白银市场出现的火暴程度,为20多年来罕见:不过火暴之后就是理性回调,目前白银价格在震荡整理后蓄势再发,市场有再次走强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1.国际白银市场回顾与分析:在2007年4月,国际白银价格继续追随黄金价格走势,价格也呈现为冲高回落。4月初早期白银价格的上涨与3月伊朗方面扣押了15名英国水兵引发中东局势紧张有关;此后美元疲软等因素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4年白银市场回顾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际市场所有有色金属价格走高,作为具有双重性质的白银,价格更是连创新高,一度达到16年的最高点。美元的疲软、油价的上升、黄金价格上涨等因素是带动2004年国际白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国际国内白银市场供需、价格变动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5年价格走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国际市场: 1.国际白银市场回顾与分析: 2007年1-2月,国际白银价格继续在上升通道中前行,价格不断创下新高。美元的疲软和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居高仍然支撑了国际贵金属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在下跌一段时间后,又在2月初再次挑战60美元/桶关键位,美国内需求增长和欧佩克减产计划(日减产50万桶的计划),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另外由于2月末北美东北部温度突然大降,部分地区爆发雪灾,也拉升了冬季取暖用油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2004年全球上半年白银价格的走势,对下半年市场走势做出预测。2004年上半年白银市场风光无限,预计下半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将呈现冲高回落态势,但价格居高局势不会改变,平均银价将维持在6.00美元/盎司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贵金属》2008,(4):53-66
2007年,白银的平均价上涨了16%,远低于2006年58%的涨幅,但仍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业绩。与其他贵金属比较,黄金和铂创下历史新高,银价走势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从基本面来看白银市场维持供应过剩,新工业的需求强劲,但摄影业和首饰业中的需求预计将下滑。只要金价继续走强,美元继续疲软,预计银价就将从中获利。2008年对银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将是投资,主要通过ETF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Collecting silver artefact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very popular hobby.Silver is addictive,therefore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collectors and investors appears to grow each year.Unfortunately,increases in the interest and buying potentials resulted in a number of forgeries manufactured and introduced to the open antique market.The items such as early silver candlesticks dictate a very high price,for many high quality fakes show very good appearances and matching similarities with originals.Such copies are tr...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和便携式等方向发展,在柔性衬底上制备薄膜电子器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作为电子器件必备部件之一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氧化铟锡材料因其柔韧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在柔性器件中应用。银纳米线由于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可接受的价格和氧化物仍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替代氧化铟锡的下一代柔性透明导电材料。本文介绍了银纳米线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相关理论和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银纳米线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声场下银胶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超声场作用下,以聚乙烯毗咯烷酮为保护剂,硝酸银为前驱物,经硼氢化钾还原制备了稳定的银胶体。研究了保护剂和还原剂用量、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银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分光光度等技术对制备的银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fcc)结构;PVP与AgNO3质量比为1:1时,PVP可有效保护银粒子,获得了球形颗粒:AgNO3与KBH4摩尔比为1:2时,可制得分散较好的直径约为20nm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在超声场作用下,银胶体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增强。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银纳米粒子直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超声50min制得的银胶体主要以球形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粒径在10nm-20nm范围内,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常温磁力搅拌下,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体系中用水合肼还原硝酸银制备了颗粒细小均匀的纳米银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并非是由水合肼直接还原Ag+生成,而是生成的溴化银逐渐被还原后的产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体系中首先形成粒度均匀的类球形溴化银,随后转变为多面体的溴化银,最后转变为颗粒细小的纳米银。  相似文献   

15.
在常温条件下,以硬脂酸银为前驱体,受阻酚为还原剂,三苯基磷为还原促进剂,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考察影响银纳米粒子形成的实验因素,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X射线衍射仪对银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所得银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6.8 nm,尺寸分布为6.2 nm至7.4 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溶剂蒸发后,银纳米粒子可形成二维有序纳米阵列.探讨了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秦峻  堵永国  汪晓  张为军  刘阳 《贵金属》2012,33(1):10-15,20
用不锈钢辅助醇热法高浓度、大规模制得低长径比(约为10~20)的一维银线,AgNO3浓度可达0.65 mol/L;该一维银线可作为导电胶的导电填料使用;一定范围内降低AgNO3浓度生成的一维银线其长度几乎保持不变,但平均直径略有减小;采用反应活性较低的不锈钢,提高初始反应温度对一维银线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一维银线经球磨可制得类似带状的银粉;采用带状银粉制备的导电胶体积电阻率较一维银线更低,渗流阈值可以降至2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浮选+全泥氰化工艺对云南省某银矿石进行提银选矿试验研究。矿石中银多金属复硫盐经浮选富集得到银精粉;浮选尾矿再全泥氰化提银。浮选作业所得银精粉品位5761.54 g/t,回收率21.91%;浮选尾矿全泥氰化浸渣品位19.28 g/t,浸出率78.85%。综合回收率84.12%。银多金属复硫盐是影响浸出率的关键因素,预先将其有效浮选,有利于提高银氰化浸出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水相体系浸镀银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采用乙醇溶液体系,以硝酸银为主盐,乙二胺为络合剂,并就银离子浓度、络合剂与银离子摩尔浓度比以及镀液pH值等工艺参数,对紫铜浸镀银镀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银离子质量浓度为2.0 g/L,络合剂与银离子摩尔浓度比为4∶1,镀液pH值为9.8,温度为室温时,可以在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