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研究地下管线受隧道施工的影响,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范围,对现有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单线隧道施工时地下管线变形的显式解,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求解地下管线转角、弯矩和剪力等力学响应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软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性计算,论证了其可靠性。最后,利用叠加原理,进一步提出了双线平行隧道施工时地下管线力学响应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双线隧道施工下地下管线的力学响应与单线隧道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双线隧道间距对地下管线的力学响应存在显著影响:随双线隧道间距的变化,地下管线的变形和转角分布趋势基本不变,但最大变形和转角总比单线隧道大;然而,存在一定范围,当隧道间距在此范围外时,最大弯矩和剪力比单线隧道大,在此范围内时,最大弯矩和剪力会出现比单线隧道小的情况。文章为分析地下管线在单、双线隧道施工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可为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MIDAS/GTS NX 3D三维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工程双线小直径电力盾构隧道对临近立交桥桩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桩基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及位移发展规律,为合理安排盾构隧道的推进次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盾构隧道侧穿立交桥桩基时,桩体的侧向变形在隧道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枣核状"的特征;双线隧道的不同施工次序对桩基水平位移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先发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后发施工较远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近后远)相较于先施工较远的隧道后施工靠近桩基的隧道的施工方案(先远后近)引起的桩基水平位移影响明显减小,因此合理地安排隧道盾进顺序,对保证双线盾构隧道安全穿越临近桥桩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施工及运行期地下工程存在的突涌水与渗漏灾害,结合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材料特性与技术特点,提出突涌水的膜袋封闭反压注浆与渗漏的导管注浆处治方案。根据防渗封堵过程及其对渗水处的作用机制,揭示高聚物对于土体固结下反压封堵、扩散填充及其对围岩的胶结加固效应,应用于施工期隧道与TBM盾构突涌水,运行期水库溢洪道、隧道明洞、地铁站点和地下商业开发及地下通道工程渗漏水处治。结果表明,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在解决地下工程高压渗漏水问题方面具有高效、快捷、效果好的特征,而且耐久性长,为渗漏水处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邻近施工的影响,一些高压电缆顶管隧道出现了变形、裂损和接头张开渗漏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深基坑工程近距离开挖时(L/D_e≤0.75)可能对广州某高压电缆顶管隧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基坑开挖深度都较大,顶管隧道的位移主要表现为竖直方向上的"向上隆起";隧道横断面径向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目前的基坑支护方案及其与电缆隧道的净距(L=12 m)条件下,顶管隧道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和径向收敛都较小,没有超出相关规范的要求;但当净距L减小至2~5 m时,顶管隧道的上浮将可能超限。  相似文献   

5.
高效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对节约城市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上海市电网工程建设中,电力电缆隧道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体介绍了提高圆形电力隧道内部空间利用率的技术措施、电缆敷设与支持附件、新型结构件材料的应用以及工程实例。对电力电缆新技术在500 kV世博站隧道中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距离、大规模隧道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隧道高能耗特性带来了高污染、高碳排等问题。为推动隧道清洁低碳转型,综合考虑储能灵活调节特性及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优势,提出一种隧道智慧能源系统框架及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元电源互补、主动负荷协调、双向电能互动,构建隧道智慧能源系统框架,对比分析了地上/地下储能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应对环境制约和储能故障危害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其次,考虑储能容量规划和长大隧道智慧能源系统调度运行耦合影响,提出储能容量配置双层协同优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所提隧道智慧能源系统框架和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比验证了地下储能构建方案在经济、低碳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红辉 《上海电力》2006,19(3):229-232
结合于田路市政道路拓宽建设和500kV黄渡站改造预留通道,建设电力隧道可以解决电力通道缺口矛盾及合理、有序利用地下空间。于田路、曹安路电力隧道长约2.9km,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实施于田路段,长约1.4km,已完成工程设计,即将开工建设。介绍了电力隧道系统方案、断面、附属设施等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地下大容量输电采用GIL的研究与开发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已应用于154~500kV传输线路上的GIL均局限于变电站内部短距离线路。文章介绍了长距离(3.3km)、275kVGIL线路的设计、安装及现场测试结果;介绍了长GIL单元的使用及吸收热膨胀与地震位移的组件结构;对采用GIL电缆和XLPE电缆作了经济性比较,阐述了在长隧道中采用GIL的可行性;指出在对环境协调有高要求的情况下,大容量地下传输GIL线路可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王茂成  刘加友 《供用电》2005,22(2):28-29
结合电缆敷设工程的实际,对电缆隧道设计方案和电缆沟与排管组合紧凑型设计的新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确认了10~110 kV电缆沟与排管组合紧凑型设计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便于处理好与地下其他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电缆防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林岩 《新疆电力》2007,(3):62-63
本工程为热电联产工程,场地土由上部湿陷性黄土和下部碎石土构成,由于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对建(构)筑物危害较大,需采取人工地基。本文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对比,最终推荐较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在确保隧道运营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照明节能最大化,创建"资源节约型"隧道,是公路运营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两龙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运营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客观的评价结论,主要存在隧道照明系统过度设置、中短隧道照明系统过于庞大、未系统性考虑隧道照明节能等五方面突出问题。以尽可能不改变现有隧道照明系统构成为前提,提出科学适用的照明节能控制方案,与既有照明控制方案相比,预计可实现两龙高速公路隧道加强照明节能5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海拔公路特长隧道供电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了高海拔环境条件对主要供电设备外绝缘和温升等方面的影响;在高海拔环境条件下,需对中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和柴油发电机组等供电设备技术参数进行海拔修正;分析和总结了特长隧道外部电源引入方案和隧道供电系统基本方案,针对不同长度的特长隧道提出了隧道供电系统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工程濒海软弱地基场地翻车机室,对其地下部分的常规结构设计方案与沉井结构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此类工程地质条件的场地,翻车机室地下部分采用沉井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上海福州路电力隧道及附近地下开关站基坑工程的基本情况,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针对运营电力隧道近距离范围的基坑开挖施工的数值仿真模拟,并结合现场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对电力隧道主体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电力隧道保护区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了目前城市电缆隧道岩土勘察的现状,并从地下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角度,分析了电缆隧道在结构赋存形态、作用机理等方面的岩土工程特性,探讨了电缆隧道勘察中的几个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今后电缆隧道的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总结了目前城市电缆隧道岩土勘察的现状,并从地下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角度,分析了电缆隧道在结构赋存形态、作用机理等方面的岩土工程特性,探讨了电缆隧道勘察中的几个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今后电缆隧道的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技术的中、短公路隧道照明远程监控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中、短隧道照明目前基本无法实现远程人工/自动控制,甚至需要运营管理人员每天在现场进行人工作业,运营管理效率太低。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自身特点和运营情况,提出基于GPRS技术的中、短公路隧道照明远程监控方案,力图改变以往中、短公路隧道照明人工现场控制或分散时序控制的现状,在实现中、短公路隧道照明控制自动化的同时,有效降低照明能耗,提高运营照明管理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运营管理单位和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区间地铁盾构隧道贯通是地铁施工的关键点与难点,根据工程实际列出几种常见地下控制网布设方法,研究贯通误差的估值,分析贯通误差的要点,提出一种地下控制网布设与测量的方法。以武汉某地铁隧道为例,证明该方法灵活适用,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能够适用于较长区间地铁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并对长区间地铁盾构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现有低压配电网络接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隧道掘进机低压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及保护要求,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及经济因素,得出最适宜隧道掘进机的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在我司隧道掘进机上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天津地区一条35KV电缆隧道消防安全工程的实施过程,阐述了全自动报警系统和全自动灭火系统对于保护隧道中电缆的安全运行,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电缆火灾蔓延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参照消防工程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设备的性能对该隧道已实施的这套消防装置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