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1-甲基环丙烯(1-MCP)对甜柿冷藏期间果实质地作用效果的差异,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阳丰甜柿"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并且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同时选取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剂,对比其对甜柿质地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不同处理果实的硬度和咀嚼性均呈下降趋势,回复性、弹性和凝聚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在后期均呈快速下降趋势,说明1-MCP可以能够有效保持果实在贮藏后期的质地。相关性分析表明,甜柿果实硬度与咀嚼性、黏着性和弹性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咀嚼性与硬度、回复性、黏着性和凝聚性也有很高的相关性。且2种厂家生产的1-MCP对甜柿的作用效果在冷藏期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2.
基于TPA测试法对1-MCP处理后葡萄果实质构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 MCP处理对葡萄果实质构性能的作用效果,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对经1-MCP处理后10℃下放置不同时间的乍娜葡萄果实进行质构分析,1-MCP浓度分别采用0.5和1.0μL/L.结果表明:果实弹性、回复性与硬度、凝聚性、咀嚼性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671~0.876),而黏着性与其它各质构参数间相关性较差,因此将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作为评价葡萄果实质构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相比,两种浓度的1-MCP处理均可延缓葡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但对果实回复性却无明显作用效果,其中1.0μL/L1-MCP处理作用效果优于0.5μL/L处理.说明1-MCP处理在抑制葡萄果实质构性能下降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梅果实在储存过程中质地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方法(TPA)研究了杨梅果实在储存期间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定时测定杨梅贮存过程中硬度、弹性、咀嚼性、粘着性、回复性和凝聚性6个质构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质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肉的粘着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硬度参数值呈负相关(R=-0.12~-0.60);凝聚性和硬度、回复性、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R=0.89~0.94);弹性与其它质构参数相关性较差.对比了硬度、凝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参数.用于评价杨梅质地的变化,结果发现硬度、凝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可灵敏地反映果实质地的变化.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杨梅果实质地的影响显著.储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杨梅果实的硬度、凝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的下降越迅速.低温储藏有利于杨梅保鲜.  相似文献   

4.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对冰温结合四种不同浓度CO2气体贮藏期间的葡萄果肉质地参数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冰温贮藏期间,TPA测试反映了四种不同浓度CO2气体下的葡萄果肉各项质地参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浓度CO2气体间各质地参数下降规律有所差异;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凝聚性呈负相关;果肉咀嚼性与硬度、黏着性、弹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果肉弹性与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回复性与弹性、凝聚性以外的质地参数相关性较差。结论:质地多面分析法能很好地反映葡萄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适合用于评价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的TPA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种常用保鲜膜对巨峰葡萄进行气调包装,放于-0.3℃的冰温保鲜库中贮藏,分别在0、5、10、15、20、25、30 d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葡萄果肉,得到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A测试反映了3种保鲜膜内的葡萄果内各项质地参数变化规律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凝聚性呈负相关;果肉咀嚼性与硬度、黏着性、弹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果内弹性与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回复性与弹性、凝聚性以外的质地参数相关性较差;葡萄好果率与贮藏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提出一个经验公式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6.
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研究了琯溪蜜柚果实贮藏期间果肉汁胞质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5和25℃两个贮藏温度下,琯溪蜜柚果实粒化指数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果肉汁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胶性、咀嚼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经相关性分析,黏着性与其它质构参数相关性较差,硬度、弹性、凝聚性、胶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23~0.983),琯溪蜜柚果实粒化指数与各项TPA参数(除黏着性)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93~0.988)。因此,硬度、弹性、凝聚性、胶性和咀嚼性可以较好地反映果肉汁胞质地的变化,并能定量表征琯溪蜜柚果实贮藏期间果肉汁胞的粒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杨玲  张彩霞  丛佩华  程云  王强 《食品科学》2014,35(21):57-62
为了细致研究"华红"苹果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变化和不同苹果品种质构特性差异,本实验以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为试材,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以及以不同熟期"华红"、"华苹"、"寒富"、"红星"、"嘎拉"、"津轻"为试材,比较不同苹果品种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同时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华红"套袋和未套袋果肉质地参数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未套袋果肉的各项质地参数稍高于套袋的。硬度呈下降趋势,在黏附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方面,贮藏0 d的果实与48 d相比稍有升高。"华红"果肉贮藏期间质地参数变化相关性和6个苹果品种之间质地参数相关性有相似处,内聚性与弹性、回复性、咀嚼性都呈正相关,弹性与回复性、咀嚼性都呈较好地正相关,回复性与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不同的是,"华红"果肉硬度与黏附性、内聚性呈负相关,而不同品种之间果肉硬度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呈高度正相关。不同品种之间各质地参数也进行了量化比较。综上说明本实验选用的P5探头测定的果肉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能反映"华红"果肉质地变化规律,适用于苹果果肉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硬度、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咀嚼性质地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作为评价"华红"果肉质地和比较这6个苹果品种果肉质地差异性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苹果质地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快速而无损检测苹果质地的新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研究不同建模方法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苹果质地(脆度、硬度、回复性、凝聚性和咀嚼性)无损检测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长范围400~2500nm内,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原始光谱结合反相多元离散校正处理所建苹果质地的校正模型最优,脆度、硬度、回复性、凝聚性和咀嚼性预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8,而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7.6763N、6.5876N、0.0085、0.0175、1.2466N,残差之和均小于0.2。因此,通过近红外光谱对苹果质地进行快速而无损检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模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影响苹果质地剖面分析结果的因素,本文研究样品形态、参数设置和探头变化对苹果质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直径加大会显著提高TPA图谱上读取的硬度、黏着性和咀嚼性数值,而在考虑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后则无显著影响.样品高度变化会导致硬度、黏着性和凝聚性的显著改变.压缩变形量越低,弹性、回复性、凝聚性和咀嚼性越高;压缩速度越低,黏着性越高,弹性越低.对同一样品,除弹性外,不同探头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哈茨木霉菌对采后蓝莓保鲜的影响,寻找安全、有效的有机蓝莓采后保鲜方法。研究通过采前对蓝莓喷施不同浓度(稀释600、1000、1400倍)哈茨木霉菌,采后在(0±0.3)℃冷藏条件下研究果实的软化和腐烂情况,并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测试法对果实贮藏期间的质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够延缓果实软化和腐烂,贮藏结束时对照处理的软果率达到50.50%,腐烂率达到30.81%,而600倍、1000倍和1400倍哈茨木霉菌处理的果实软果率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5.29%、62.91%、43.88%和26.06%、81.82%、40.80%;果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作为评价蓝莓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哈茨木霉菌可更好地保持蓝莓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质购性能,其中1000倍的木霉菌优于600倍和1400倍的保鲜效果。因此,木霉菌能够有效地保持蓝莓贮藏期的质构性能,并且采前喷施1000倍的木霉菌效果最好。结果还表明,蓝莓的软果率与果肉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拟合回归方程用于木霉菌处理蓝莓贮藏期果肉质地变化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采后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1μL/L)处理、乙烯吸收剂处理(EA)、1-MCP(1μL/L)结合EA处理,在精准温控库(-0.5±0.3)℃贮藏10个月后出库,探讨不同处理对苹果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处理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经过1-MCP、EA、1-MCP+EA处理后的果实显著减缓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能有效减缓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维持果实的固有硬度、回复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地,其中,1-MCP+EA效果最好。利用HS-SPME-GC-MS检测苹果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与单独使用EA相比,1-MCP+EA处理不但维持了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也保持了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减缓醛类物质主要呈味物质正己醛含量的降低,醇类物质主要呈味物质2-甲基-1-丁醇的降低。与1-MCP单独处理相比,减缓醛类物质的下降,维持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减缓醇类物质的减少。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可有效区分不同货架时间的苹果,至少可延缓5 d的挥发性物质变化,1-MCP+EA挥发性成分保持最优。  相似文献   

12.
测试条件的变化对草莓质地剖面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草莓质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测试中不同的参数(测试速度、停顿时间、压缩距离)设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草莓不同部位(中部、底部)的质地差异。研究发现:任何一个参数设置的改变都必然导致TPA测定结果中的部分参数测定值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压缩距离的改变导致的黏着性、回复性和凝聚性变化最为突出。同时,不同部位果肉的硬度、黏着性、弹性无显著差异,但中部果肉的咀嚼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数值要显著高于底部。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209-214
富士苹果采后常温下放置0、5、10 d后进行1-MCP处理,以研究常温不同时期1-MCP处理对富士苹果货架期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延长了货架期,降低了果梗褐变率和腐烂率,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并延缓了果皮脆性、果肉平均硬度的下降,有效抑制果实品质的下降。结果还显示:1-MCP的作用效果随着1-MCP处理时期的延迟而下降,在采后10 d处理的效果低于0 d和5 d处理。因此,富士苹果采后应尽快采用1-MCP处理,常温下不超过5d为好。  相似文献   

14.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0±0.5)℃贮藏条件下葡萄果实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塑料薄膜和箱式气调贮藏对巨峰葡萄果实质地变化的调控效果。贮藏过程中葡萄果肉质地的变化直接影响其贮藏品质的优劣。气调箱内通入10%的CO2处理可以较好地调节适宜巨峰葡萄贮藏的气体环境,保持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的硬度,有效延缓葡萄果实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和黏着性的下降,提高葡萄果实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化钙、乳酸钙、丙酸钙3种保脆剂对腌制大头菜进行保脆处理,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定时测定大头菜腌制期间硬度、脆度、弹性、咀嚼性、黏附性和凝聚性6个质构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质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腌制期间,TPA测试反映了经保脆剂处理后的大头菜各项质地参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保脆剂间各质地参数下降规律有所差异。大头菜的黏附性和硬度、脆度、弹性、咀嚼性、凝聚性均呈负相关;硬度和脆度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R=0.966);咀嚼性与弹性、凝聚性、硬度呈较好的相关性(R=0.876、R=0.964、R=0.923);凝聚性和硬度、脆度的相关性较好(R=0.934、R=0.9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究1-MCP结合不同浓度二氧化氯处理的桃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的质地变化,以及各质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北京平谷桃为试材,通过质构仪穿刺法对不同处理果实的质地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和各处理组的果皮强度、果皮脆性、果肉平均硬度和果皮匀质指数呈总体下降趋势,而果皮破裂深度和果皮韧性则呈现上升趋势。另外,果皮强度与果皮脆性、果肉平均硬度、果肉匀质指数均呈正相关,与果皮破裂深度呈较好的负相关;果皮脆性与果肉平均硬度、果肉匀质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破裂深度、果皮韧性呈负相关;同时,果皮韧性与果皮破裂深度、果肉匀质指数也具有相关性。结论:1-MCP结合不同浓度二氧化氯处理能够有效保持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质地,其中1-MCP结合1.0μL/L二氧化氯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1.0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处理,继而进行0 ℃冷藏和20 ℃货架贮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虎皮病和果心褐变增多。1-MCP处理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包装内CO2和乙烯含量。同时,1-MCP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发病指数、果心褐变指数以及果柄端果肉褐变率,显著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1-MCP+MAP结合使用可较好维持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色泽、抑制果柄端果肉褐变。综合分析认为,1-MCP+MAP处理能较好维持‘红富士’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显著抑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纪淑娟  周倩  马超  程顺昌 《食品科学》2014,35(2):322-327
研究不同剂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在采后常温货架期间,还原糖含量不断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不断下降。随着果实生理代谢进程,果实硬度逐渐降低,直至果肉软化,品质劣变。1-MCP处理明显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还原糖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含量的下降,有效减少膜脂过氧化物的产生,极显著抑制果实的腐烂,保持了果实的采后品质。综合分析各项指标,1.0μL/L 1-MCP处理的保鲜效果好于0.5μL/L 1-MCP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果实腐烂率与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色调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硬度、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色调角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储藏期猕猴桃质构变化的研究及人工咀嚼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猕猴桃果实质构分析方法,建立一种模拟人工口腔咀嚼的实用模型与方法.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三个品种的猕猴桃常温仓储过程中质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肉的硬度、咀嚼性、回复能量、最大载荷和平均载荷呈下降趋势,粘滞性呈上升的总趋势;硬度与回复能量、平均载荷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柔韧性与粘滞性、凝聚性的相关性显著(p<0.05);建立猕猴桃果实人工模拟咀嚼数学模型:Y咀嚼性=0.055X硬度+0.161X弹性+2.521X耐咀性-0.566(R2=0.858).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对果蔬质构性能的检测可以模拟人工咀嚼且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0.
馒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改进馒头品质分析与评价技术,以2008年陕西关中地区的92个大田小麦样品为材料,按GB/T17320—1998标准对馒头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馒头的色度及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馒头关键品质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质构仪TPA测试指标硬度、胶着性、弹性、回复性、咀嚼度均与馒头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亮度L*值与表面色泽呈极显著正相关,延展率与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质地性状(硬度×胶着性×咀嚼度)与外观性状和内部结构呈显著正相关,压缩张弛性(弹性×凝聚性×回复性)与气味呈显著正相关。确定比容、亮度L*值、延展率、质地性状、压缩张弛性、弹性、黏着性为馒头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构建的馒头品质评价体系为,比容25分、L*为15分、质地特性10分、黏着性15分、压缩张驰性15分、弹性15分、延展率5分,总分采用100分制。以2009年的22个大田生产小麦样品为验证材料,利用GB/T17320—1998标准中的感官评分馒头品质评价体系对馒头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所构建的馒头品质评价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小麦粉的品质特性,其评价结果将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