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负荷传感与LUDV液压系统,分析了在单泵多执行机构时负荷传感与LUDV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负荷传感变量泵、负荷传感液压系统与LUDV液压系统的AMESim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液压旋耕机的工况特点,基于定流量阀后补偿负载敏感原理设计液压旋耕机的工作系统,分析该系统工作原理,采用AMESim平台搭建该工作装置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该系统分别处于变负载工况、多路阀不同开口工况与流量饱和工况下的工作特性。由仿真可知,该负载敏感系统各执行机构所需流量主要取决于多路阀开口面积,与负载无关。且当系统发生流量饱和时,会根据多路阀前后压差按比例分配定量泵输出流量,使各执行机构独立地工作。证实了将负载敏感系统运用在旋耕机中,使旋耕机能够实现单泵驱动多个动作,实现升降液压缸与回转液压马达的复合动作,使其工作系统便于控制。  相似文献   

3.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及控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控制液压系统 计算机控制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是,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监测柴油机转速,随着外载荷增大,泵的输出功率增加,柴油机的负荷也随之增大。当外载荷增大致使柴油机转速降低时,计算机系统起作用,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改变电比例减压阀的输入电流来减小泵的起调压力,从而减小泵的功率,也就减小了柴油机的负荷,使柴油机转速恢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目前公司开发投产的挖掘机正流量液压系统产品,概述了挖掘机正、负流量液压系统控制模式的区别,阐述了电比例泵的主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正流量液压系统的性能优势以及电比例泵的功率、流量、压力变量特性,指出了正流量液压系统电比例泵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定量泵LS(负荷传感)与变量泵LS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基于AMESIM的仿真技术研究两种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特点。变量泵LS系统中泵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功率的变化而变化,定量泵LS中泵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在对负载敏感泵控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AMESim软件,建立了基于负载敏感技术的排管机调垂(纠偏)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负载以阶跃和斜坡两种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泵压力与流量跟随液压缸压力和流量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可根据负载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反馈,自动调节变量泵提供相应的压力与流量,达到了显著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连续混配撬液添泵系统工作特点的基础上,选择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作为其液压动力系统。为验证连续混配撬负载敏感液压系统性能,利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连续混配撬液添泵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得到泵出口压力、泵输出流量及功率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泵输出流量稳定时,泵出口压力与各负载中最大压力的差值为负载敏感阀的设定压力;流量按需分配,在泵最大流量允许范围内,泵输出流量始终随着系统所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负载敏感泵输出功率始终与负载所需功率相匹配,系统具有无溢流损失、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LUDV是力士乐公司设计和研发的一种控制系统,目前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特别是旋挖钻机的液压系统上中,该控制阀通过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结合使用实现各种控制要求,本文对负载敏感和LUDV控制系统控制原理进行计算分析,分析出其性能的优劣。LUDV控制系统会根据比例先导控制压力合理的将流量分配给各支路执行机构,在控制性能上与负载敏感系统相比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实现执行机构各种动作,为LUDV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液压挖掘机基于与负载压力无关流量分配(LUDV)多路阀的电液流量匹配控制(EFMC)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EFMC系统的液压挖掘机虚拟样机模型,采用实时检测油缸速度信号的反馈闭环控制方法提高流量匹配的精度。分别建立液压挖掘机EFMC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液压系统模型并根据其实际工况进行联合仿真,研究了挖掘作业过程动态特性及节能特性。与传统的基于LUDV的负载敏感系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EFMC系统与传统负载敏感系统相比,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定性,泵的压力裕度明显减小,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性,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也明显得到提高。研究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挖掘机的动态性、节能性、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负载匹配,以及缓解支架回撤吊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和系统温度高等问题,基于负载敏感变量泵对其液压系统进行设计及仿真分析。该液压系统主要由负载敏感变量泵、流量补偿阀、负载敏感阀、梭阀和液压缸等组成。在工作过程中,负载敏感变量泵通过梭阀及负载敏感阀感知系统负载力而向系统提供所需流量。基于AMESim对该液压系统和变量泵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得到液压缸压力、负载口流量变化和梭阀流量补偿以及变量泵压力、流量和斜盘倾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变量泵可根据负载所需压力和流量实时调整斜盘倾角大小,进而实现压力 流量补偿功能;负载压力和流量阶跃变化时,变量泵具有良好的动态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11.
非对称轴向柱塞泵直接闭式控制单出杆液压缸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能效高和噪声低的优势,其排量控制特性直接影响泵控系统运行特性。基于此,提出基于斜盘摆角位移反馈的排量控制方案,根据电液比例排量调节工作原理,考虑弹性负载刚度及外负载力干扰的影响,建立了非对称轴向柱塞泵的变排量控制系统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了不同活塞直径、负载刚度、斜盘摆角、负载压力对泵的出口流量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减小液压缸活塞直径、增大负载刚度可以加快响应速度;增大负载压力可以提高响应稳定性。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正确性,实验表明非对称泵的变排量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快速锻造液压机是锻造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结合实际应用,针对快锻压机工作时主泵变量出现瞬时压力突降造成主泵停止工作的现象,运用AMESim液压系统仿真技术,着重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结果 表明:提高持压阀响应速度、增加供液泵流量或增大主泵投泵间隔时间可以减小压力突降幅度,避免主泵因为进口压力过低而停止工作.为快锻压机液压...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柱塞泵一般采用1个缸体同时集成多个柱塞,多个柱塞通过缸体耦合在一起,不能独立控制,多个柱塞只能按某特定规律运动,共同完成吸油和排油。在工作中,存在高效区域无法随负载动态调整和单液压泵不能同时输出多级压力匹配不同负载需求的缺点,为此提出一种矩阵式多单柱塞泵重组液压驱动系统。针对所提出新型液压驱动系统的前期探索研究,分析单柱塞泵流量压力输出特性,在详细阐述单柱塞泵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通过AMESim建立单柱塞泵的流量压力仿真模型,分析单柱塞泵的机电液的耦合特性和流量压力输出特性,讨论蓄能器和单柱塞泵的液压耦合特性,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对单柱塞泵的特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挖掘机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采用电比例阀和电比例泵同步控制的方式,基本消除传统负载敏感系统中存在的泵滞后阀控现象,同时由于该系统无须进行压力闭环反馈控制,不用预设泵出口与最高负载之间的压力裕度,因此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节能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以2 t挖掘机试验样机为研究对象,试验对比分析负载敏感系统和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能耗特性,设计阀前压力补偿型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的抗流量饱和控制器。试验表明,与负载敏感系统相比,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不仅弥补了负载敏感系统流量饱和时不能按比例分配流量的不足,而且泵与最高负载之间的压力裕度降低0.6~0.7 MPa,节能8%~10%,在提高系统动态性和节能性的同时,稳定性也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旋压机的工作原理,在对旋压机液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液压系统,该系统采用变量泵和负载敏感多路阀,实现了旋压机的无级变速,减少了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降低了液压元件的分散程度及系统油温和噪声,使系统能量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电机驱动式螺杆桩机动力头扭矩低,转速不均等问题,提出桩机动力头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恒功率泵的全液压桩机动力头回转机构液压系统。利用AMESim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并在斜坡负载、带负载启动和突变负载工况下对该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得到3种工况下动力头回转系统压力仿真曲线、动力头负载扭矩与输出扭矩关系曲线和动力头转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系统输出压力稳定,且能随负载变化进行转速和扭矩调节,能够保证桩机在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有源先导级控制的电液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技术采用压差补偿器或插装式流量传感器控制流量,会降低阀的通流能力,增加系统的功率损失和发热;大流量场合只能通过阀开口面积间接控制流量,受负载变化影响控制精度低;低工作压力范围可控性差、动态响应慢;大通径采用三级结构,构造复杂等问题,提出用小功率伺服电动机驱动小排量液压泵/马达(有源)、结合液压晶体管(Valvistor),构造新的低能耗、高可控的电液比例流量阀。该方法可扩大阀的流量控制范围,提高阀在低压时的动态响应。建立阀的静态数学模型,分析获得影响阀负载流量特性最主要的因素是反馈节流槽预开口量大小;进一步建立阀的动态数学模型,获得主阀芯稳定条件。根据阀的结构组成,建立阀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主阀各参数对主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节流槽预开口量越小,主阀负载流量特性越好;主阀口压降越大,主阀芯响应越快;但由动态数学模型可知主阀口压降太大且先导流量较小时,阀的稳定性也会降低。研究也表明,在保证主阀良好的动态特性前提下,可通过使先导泵/马达转速随负载压力变化,实现对阀的流量补偿,从而改善阀的负载流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