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高速PCB板中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传输方式阐述了在高速电路中解决电磁兼容,消除电磁干扰及噪声抑制的几个主要设计规则。并以某火控系统中高速运算电路板设计为例,说明这些设计规则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磁兼容是衡量电子产品的一项主要指标,其中产品中PCB的布线、元件的布局等既是干扰源又是被干扰对象。如何减少消弱这些电磁干扰,是提高产品电磁兼容的关键。文章从PCB板的设计、PCB元件布局、布线等方面进行设计,以达到提高电子产品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郭景  廖永波  李平 《微电子学》2007,37(5):656-659
千万门级IP验证与评测专用平台的PCB具有信号频率高、布线密度大的特点,从而引起许多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PCB电磁干扰的来源,提出了增强PCB板抗干扰能力和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同时,从PCB的叠层设计、电源和地的设计,以及元器件的选择和布局方面,分别介绍了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的抗电磁干扰措施,以及详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DSP工程实践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DSP的出现,使DSP工程师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电磁干扰的威胁.文章针对DSP工程实践中的传输线理论、混合电路设计、电磁干扰和高速PCB板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电磁兼容.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PCB布局,电源线、地线和传输线的设计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改善高速PCBEMC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其它的一些抗电磁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6.
电磁兼容技术在PCB抗干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PCB板的电磁兼容性(EMC)分析入手,分别就PCB板的拓扑布局、地线设计、电源线布置等方面较详细地讨论了印制电路板设计中抑制干扰及实现电磁兼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考虑了现代PCB电路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PCB电路中布线的电磁干扰问题,从单线,多导体线及元器件的布局和走线出发,给出PCB电路中布线的一些设计原则和技术规范,PCB电路设计工程师在电路设计之初运用这些原则规范能够很好的解决布线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PCB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PCB板设计中,既需要兼顾信号完整性,保证信号质量,又需要针对EMI干扰,按照减小电磁干扰的要求进行设计,甚至还需要考虑静电放电的保护等要求。文中针对以上高速PCB设计要求,按照PCB的设计流程,研究了PCB的叠成选择,元器件的分组和布局,PCB的布线理论等方面的高速PCB板的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9.
PCB电磁兼容设计原则及其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印制电路信息》2010,(6):28-31,64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要求的关键是其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正确的PCB板布线可以经济而有效地降低其电磁干扰。文章综合PCB板电磁兼容设计相关文献,按照器件布局、地线与电源处理、时钟信号线处理等对设计经验和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总结,并结合若干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对PCB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不仅能保证线路板上的电路正常工作,而且要减小线路板的电磁辐射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度。文章对PCB上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抗干扰措施,最后用实例来简要说明PCB布线对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A simple method of verify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effect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correlations between radiated emissions and high-frequency currents of power system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print circuit board (PCB) level, chip level, and functional circuit level. The EMI design points for LCD driver ICs are presented too. Sim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prove that our EMI design effectively reduces LCD EMI noise.  相似文献   

12.
邓思维  凌凯 《电子科技》2015,28(4):132-134,138
随着现代高速电路设计的发展,DDR2因其内存强大的预读取能力成为许多嵌入式系统的选择。然而,DDR2的仿真工作不仅繁琐耗时量大,对EMI的仿真也比较困难,给PCB设计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难点。文中针对DDR2高速电路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PCB设计要点。并以单个DDR2存储器与控制器间的PCB设计为例,对如何在减少仿真工作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一个可用的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寿才  陶炎焱 《电子质量》2007,(6):74-76,83
结合THS320C6201DSP在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中的经验,介绍了DSP系统的EMI来源及对策,分析了系统软件的抗干扰方法,针对PCB制作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防止和抑制方法以及一些提高PCB板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在工程实践中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船用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磁兼容性能.首先介绍了抗电磁干扰的接收机总体设计原理,分析了船上电磁干扰源以及如何对北斗接收机造成干扰;提出了船载北斗导航接收机在系统设计时的电磁干扰优化措施;从系统关键电路原理设计、PCB设计的源头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降低各种干扰;在电源端口处采用串接前级抑制干扰滤波元件抑制噪声对系统电源的干扰.通过分析导线阻抗、传输信号的反射干扰、线间干扰、辐射干扰等来指导PCB的设计,并给出了PCB设计样图.以上的各种举措可以提高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TDA7482数字功放为例的PCB设计原则和技术规范,对电路设计中的抗干扰性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分析了布线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线路工程师在设计之初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布线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抗干扰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他由硬件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2大部分组成,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就硬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分析了电磁干扰源、干扰途径及后果,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硬件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思想。详细总结和归纳了嵌入式系统电路中供电系统、信号传输通道、空间电磁场以及器件优化4个方面的抗干扰性设计方法,以及嵌入式系统印制电路板中电源和地线布线原则、时钟布线技术、信号延迟匹配设计、综合布局等几个方面的抗干扰可靠性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20 H规则作为PCB典型布线规则,随着传输信号工作频率逐步提高,其越来越被PCB设计人员采用以用来减少EMI问题。当然,PCB制造人员无法模拟20 H规则的EMI但须控制特性阻抗,故本文试图首次阐述20 H规则对特性阻抗控制的影响,并通过相关试验与量产过程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8.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抑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关电源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电磁干扰问题及与其它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中对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传播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电路结构、EMI滤波、屏蔽、印制电路板抗干扰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低压大电流直流开关电源电磁兼容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符合EMC要求的低压大电流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12脉波整流器和ZVS PWM技术来减少主电路的dU/dt(di/dt)和电磁干扰。另外,针对设备特性,在系统设计、PCB板布线、高频变压器工艺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采用了一些必要的电磁兼容措施。电磁兼容实验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