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融合奇异值分解(SVD)和最大间距准则鉴别分析(MMC)的人脸识别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选取较大的一组奇异值构成特征向量,对所有训练样本按照最大间距准则鉴别分析算法计算投影矩阵,把人脸图像矩阵在投影矩阵上投影得到特征矩阵。融合决策阶段,在以上两类特征集中,分别计算待识别样本到所有训练样本的欧氏距离并对得到的两类结果进行加权融合,最后根据最近距离分类器分类。基于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最大间距准则(MMC)鉴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先对人脸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选取变换矩阵左上角的一部分变换系数构成特征向量,然后对所有训练样本按照最大间距准则鉴别分析算法计算投影矩阵,把人脸图像矩阵在投影矩阵上投影得到特征矩阵.融合决策阶段,在以上两类特征集中,基于欧氏距离测度分别计算待识别样本到所有训练样本的距离并对得到的两类结果采用加权方法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 MMC)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模糊技术和张量理论, 提出一种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trix model fuzzy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 MFMMC),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模糊聚类功能的双向二维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Two-directional two-dimensional unsupervi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with fuzzy clustering ability, (2D)2UFFCA). 该方法不但能直接实现矩阵模式数据的模糊聚类,而且还可以对矩阵模式数据进行双向二维特征提取,实现特征降维. 同时我们还从几何的直观含义出发,合理地设定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中的调节参数γ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合理性.为了提高特征提取的效率,还提出一种能有效计算矩阵模式数据的投影变换矩阵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上述优势.  相似文献   

4.
最大间距准则与局部保持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超  王士同 《计算机工程》2009,35(14):209-211
利用最大间距准则(MMC)寻求一组最佳鉴别矢量,使投影变化后的特征空间的类间散度最大,类内散度最小,并克服小样本问题。与原MMC相比,新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原来的散度加乘权重及对参数的调整,能够在特征提取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人脸图像的局部流形结构。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识别人脸图像,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人脸识别中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层融合的算法.该方法融合了保局投影(LPP)和最大间距准则(MMC)两种方法.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LPP判别分析,得到每个训练样本在LPP子空间上的投影,然后利用MMC方法对所有的投影进行鉴别分析,提取出更有效的样本判别特征;采用最小近邻分类器分类.在ORL人脸库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姿态、光照、表情、训练样本数目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都具有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图嵌入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和最大间距准则(MMC)算法在特征提取问题中存在不足,提出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和分类方法--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图嵌入特征提取算法,并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上.该算法在保持近邻的前提下,分别构造类内紧致图和类间惩罚图.首先在类内紧致图中利用线性重构的局部对称性找出高维数据空间中的非线性结构,使同类样本尽可能地聚集在一起;然后在类间惩罚图中使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分离;为了避免"小样本"问题,采用MMC的形式构造目标函数.在ORL,Yale和AR人脸图像库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相对于DLA和LLE+LDA算法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间距准则的不相关保局投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劬  唐萍峰 《自动化学报》2013,39(9):1575-1580
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LPP)算法只保持了目标在投影后的邻域局部信息,为了更好地刻画数据的流形结构, 引入了类内和类间局部散度矩阵,给出了一种基于有效且稳定的大间距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的不相关保局投影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最大化散度矩阵迹差时,引入尺度因子α,对类内和类间局部散度矩阵进行加权,以便找到更适合分类的子空间并且可避免小样本问题; 更重要的是,大间距准则下提取的判别特征集一般情况下是统计相关的,造成了特征信息的冗余, 因此,通过增加一个不相关约束条件,利用推导出的公式提取不相关判别特征集, 这样做, 对正确识别更为有利.在Yale人脸库、PIE人脸库和MNIST手写数字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且稳定, 与LPP、LDA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LPMIP(Locality-preserved maximum information projection)方法等相比,具有更高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一些经典降维算法并不是最优的降维策略,它们不再适用于流形式且大尺度的Web文本数据,因此提出了一种加权的增量式有监督的降维算法,称为加权的增量式极大边界准则(Weighted Incremental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WIMMC)。WIMMC通过加权得到比传统算法更好的结果,而且可以增量地有监督地处理大尺度的Web文本数据。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性证明和一些实验,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WIMMC降维之后的分类效果比其他降维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最大间距准则算法中引入模糊化思想,提出了基于模糊最大间距准则(FMMC)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讨论图像对各个类别的隶属程度,并重新定义了类内和类间离散度矩阵;然后利用模糊最大间距准则得到最优投影变换矩阵;最后将原始训练样本数据投影到一个相对低维的特征空间,从而完成对训练样本数据的特征提取.在ORL和Yal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糊最大间距准则特征提取方法用于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最大间距准则(MMC)的目的是在克服小样本问题的同时,寻求一组最佳鉴别矢量使得投影变化后的特征空间的类问散度最大,而且类内散度最小.文中所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与原来MMC相比,经过对原来的散度加乘权重,以及通过对参数的调整,能够在特征提取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人脸图像的局部流形结构.在ORL人脸库、YALE标准人脸库和UMIS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光照和姿态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更为有效地识别人脸图像,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保局投影(LPP)为无监督算法的局限,提出了一种新的监督版的LPP,即保局判别分析(LPDA)算法。LPDA吸收了流形学习算法与最大边界准则(MMC)的共同特点,可以将高维的人脸数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具有能处理新样本与无小样本问题的优点。与现有的多种经典相关方法相比,从Yale, UMIST及MIT 3个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PDA算法在降维的同时提取了用于人脸识别的更有效的特征,人脸图像识别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判别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极大边界准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有监督的线性空间降维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一般的特征方程来获得最优的特征向量,不用计算高维矩阵的逆,克服了特征提取中遇到的小样本问题。然而,极大边界准则只选择数据的全局结构,忽略了数据局部几何结构,而在人脸识别中,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极大边界准则这一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大边界准则算法。该方法选择数据的邻域点最优重构系数用在目标函数中,保留了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从而在低维空间中提取出更好的分类特征。本文还将该方法用在人脸识别中,通过在两个数据库中的实验,证明了其较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式方法以及平均邻域极大边界准则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主成分分析和局部保持投影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数据样本的全局和局部特性的大间距无监督正交特征提取算法,算法的目标函数采用大间距准则,避免了由于矩阵求逆带来的小样本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算法的识别性能,对所求取的投影矩阵进行了正交化约束,最后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is often required as a preliminary stage in many data analysis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 called linear discriminant projection embedding (LDPE),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LDPE first chooses a set of overlapping patches which cover all data points using a minimum set cover algorithm with geodesic distance constraint. The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s applied on each patch to obtain the data's local representations. Finally, patches alignment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 (MMC) is used to yield the discriminant global embedding. LDPE takes both label in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manifold into account, thus it can maximize the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and preserve data's intrinsic structures simultaneous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demonstrated by extensive experiments using three standard face databases (ORL, YALE and CMU PI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DPE outperforms other classical and state of art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5.
杨洋  王正群  徐春林  严陈  鞠玲 《计算机应用》2019,39(5):1453-1458
针对现有的多流形人脸识别算法大多直接使用带有噪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而带有噪声的数据往往会对算法的准确率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鲁棒多流形判别局部图嵌入算法(RMMDLGE/MMC)。首先,通过引入一个降噪投影对原始数据进行迭代降噪处理,提取出更加纯净的数据;其次,对数据图像进行分块,建立多流形模型;再次,结合最大间隔准则的思想,寻求最优的投影矩阵使得不同流形上的样本距离尽可能大,同时相同流形上的样本距离尽可能小;最后,计算待识样本流形到训练样本流形的距离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表现较好的最大间距准则框架下的多流形局部图嵌入算法(MLGE/MMC)相比,所提算法在添加噪声的ORL、Yale和FERET库上的分类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04、1.28和2.13个百分点,分类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块PCA鉴别特征抽取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本文提出了分块 PCA 人脸识别方法。分块 PCA 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 PCA 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此类模式区别于彼类。在 Yale 人脸数据库上测试了该方法的鉴别能力。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块 PCA 在识别性能上优于通常的 PCA 方法,也优于基于 Fisher 鉴别准则的鉴别分析方法:Fisherfaces 方法、F-S 方法、组合鉴别方法,识别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皋军  王士同  王晓明 《自动化学报》2010,36(12):1661-1673
线性拉普拉斯判别准则(Linear Laplacian discrimination, LLD)作为一种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得到了较为成功的运用. 然而通过分析得知在具体使用LLD方法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小样本以及如何确定原始样本空间类型的问题. 因此, 本文引入语境距离度量并结合最大间距判别准则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语境距离度量的拉普拉斯最大间距判别准则(Contextual-distance metric based Laplacian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 CLMMC). 该准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样本问题, 而且由于语境距离度量更关注输入样本簇内在的本质结构而不是原始样本空间的类型, 从而降低了该准则对特定样本空间的依赖程度. 同时通过引入计算语境距离度量的新算法并结合QR分解的基本原理, 使得CLMMC在处理高维矢量模式数据时更具适应性和效率. 并从理论上讨论CLMMC准则具有的基本性质以及与LLD准则的内在联系. 实验证明CLMMC准则具有上述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文章提出了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人脸识别方法。M2DPCA从模式的原始数字图像出发,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矩阵采用2DPCA方法进行特征抽取,从而实现模式的分类。新方法的特点是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此类模式区别于彼类。在ORL人脸数据库上测试了该方法的鉴别能力。实验的结果表明,M2DPCA在鉴别性能上优于通常的2DPCA和PCA方法,也优于基于Fisher鉴别准则的鉴别分析方法:Fisherfaces方法、F-S方法和J-Y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