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阀门填料函的带压堵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陵刚 《阀门》1995,(1):44-44
阀门填料函的带压堵漏扬子石化公司化工厂李陵刚阀门阀杆填料函泄漏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极为常见。无论从节能降耗还是从装置生产管理方面考虑,这种泄漏都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填料函泄漏有时可采用压紧填料或关闭阀门后增加填料或更换填料来消除。然而有一些阀门因问内...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石化装置在役阀门阀杆填料逸散性泄漏问题,针对影响阀门阀杆填料逸散性密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阀门阀杆逸散性泄漏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方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某调节阀盘根频繁发生泄漏原因,发现阀门在开闭活动中发生变化,阀门内部工质的温度和压力交变,再加上整体系统的振动,常会导致螺栓松动,预紧力流失,从而使得填料的密封比压减小,超出填料自身回弹补偿的范围,使填料密封发生失效泄漏。立足现有设备,通过对频繁发生泄漏的阀门盘根紧固方式进行优化,有效地减少了阀门盘根处外漏概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高压阀门填料的结构及其密封原理,分析了阀门填料泄漏的原因,通过受力分析,给出了填料合理预压缩值,提出填料改进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填料本身性能、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阀门填料密封技术获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生产装置中,阀门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通用机械设备,往往一个阀门的故障,会导致整个生产装置的停车事故.而阀门阀杆处的填料密封泄漏,一直是多年来未解决造成阀门失效的突出问题,也是提高阀门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目前阀门的密封结构形式主要有填料密封和波纹管密封两种.波纹管密封由于受本身耐压能力的限制及存在某些技术上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目前在生产现场使用的阀门90%以上都是采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虽能适应较高的介质温度和压力的使用要求,但其泄漏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全消除.在每年因阀门泄漏造成的事故中,阀门填料密封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前阀门填料密封缺乏一种适用面广、成本低、精度高的气体泄漏在线检测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超声阻抗识别的阀门填料密封气体泄漏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收集阀杆处泄漏的气体,使之通入检测液体中产生气泡,通过超声传感器识别气泡的阻抗来对气泡进行计数,从而实现气体泄漏量的测量。搭建基于高速摄像的气泡上浮动力学实验装置,系统研究采用水和离子液体作为检测液体对气体泄漏检测精度的影响,设计了超声传感信号采集和无线通信的软硬件系统,编制了APP程序,实现了阀门填料密封气体泄漏远程在线检测,检测值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安装各种开式或半开式氟利昂冷冻机组时,发现冷冻剂氟利昂经常从空调机组的各种阀门的阀芯填料处泄漏。由于阀需经常开关,因此即使多次旋紧填料的压紧螺母,都会因填料磨损不均,填料和阀杆接触处仍可能疏松而泄漏。目前国内生产的氟利昂冷冻机的阀门,保护阀芯的阀帽一般有两种:①阀帽无密封  相似文献   

8.
在阀门制造业中,PTFE填料应用比较广泛,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填料压盖松弛时,就会产生填料泄漏或填料压紧力没有达到比密封压力大时,也会产生泄漏。新结构PTFE填料明显提高了填料密封性能,即填料压紧力小于密封压力时,或压盖螺母松动的暂时情况下也能达到密封,解决了多年困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对普遍应用的阀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如何防止阀杆填料泄漏,是个重要的基础件攻关项目。阀杆填料泄漏不仅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物料损耗,能量损失,甚至使生产被迫中断,停产检修,而且还大大恶化了工人劳动条件。如在化学工业、石油工业部门,填料泄漏造成有害物质的外泄;在原子能电站中,填料泄漏造成放射性物质的飞散,对人体和设备安全都带来  相似文献   

10.
氨用阀门填料压盖原为外螺纹如图1,由于螺纹占去了一定空间,使填料圈数减少,造成泄漏。对此,我们将填料压盖改为内螺纹的,如图2经几年使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航天阀门石墨填料组件,介绍了填料作动腔的结构特点以及石墨填料组件的结构原理,详细阐述了填料组件的装压流程,采用包覆法进行氦检漏试验,经验证,石墨填料组件能够在深低温和超高压环境下实现良好的轴动密封。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填料密封损耗大、寿命短、易泄露等缺点,介绍一种新型密封填料(塑性纳米密封填料)。新密封填料为层状剪切物,其机体具有可塑性。在其内部定向排列的大量纳米纤维使得它的塑性工作面在微观上产生密集的凸凹起伏,形成无数的近似纳米级凹坑以聚集微型水珠。在实际运行中,该填料在压力水的作用下与旋转轴动态配合面形成连续的液膜,这起到了优秀的润滑和密封作用。通过在水泵上的应用和研究,结果证明:新型塑性纳米密封填料的应用是提高密封填料的密封性能、使用寿命和节能高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苏庆华  许金海  刘峰 《阀门》2011,(3):42-43,45
分析了平板闸阀填料结构和阀座与闸板密封副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阀门密封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液态钠回路阀门的密封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晶 《阀门》2005,(5):10-12
介绍了应用于液态金属钠介质回路阀门的静密封和动密封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张中哲  刘毅刚  张光函 《机械》2001,28(1):39-41
详细分析了低水箱配件排水阀密封泄漏的机理,提出了排水阀密封泄漏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低水箱配件排水阀密封泄漏的机理,提出了排水阀密封泄漏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microasperities on sealing surfaces was observed through a hollow glass shaft with the aid of a microscope, an industrial video camera and a video tape recorder. The recorded pictures of the microasperity contacts were analysed statistically after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s a result, some parameters relevant to the microgeometries of sealing surfaces and which affect the sealing mechanism were obtain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sealing condition were clarified. By giving a physical meaning to each parameter, models of sealing surfaces were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actual microgeometries for non-leaking and leaking oil seals.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adequacy of the model of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contact surfaces, model seals were produced and non-leaking oil seal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膜片式先导水压溢流阀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水的粘度低和润滑性差,先导型水压溢流阀中主阀芯与阀套之间的密封与润滑问题一直是影响阀静动态性能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设计出一种采用膜片密封的新型先导型水压溢流阀,较好地解决了先导型水压溢流阀的密封与润滑难题。建立该阀的数学模型,对其静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主阀下腔容积、阻尼孔直径、先导阀弹簧刚度、主阀上腔容积以及阀芯质量对阀压力响应和压力超调量等动态性能的影响。制作样机并对其调压范围、启闭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样机的压力调节范围较大、启闭特性非常好、压力超调量较小以及升压时间较短,验证了该阀能较好地解决主阀芯与阀套之间的密封与润滑难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密封圈设计原理,设计改善一种密封效果不佳的氮气缸,彻底根治密封不佳、容易漏气等故障,提高了气缸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三种型式轴封的摩擦功耗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功耗是评价轴封节能与否的重要指标。利用MMU-2摩擦磨损试验机对3种结构型式轴封即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360度旋转式组合密封的摩擦功耗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3种型式轴封的摩擦功耗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填料密封摩擦功耗最大,机械密封摩擦功耗次之,360度旋转式组合密封摩擦功耗最小;不同材料的填料密封的摩擦功耗不同,碳纤维填料密封和四氟填料密封摩擦功耗基本接近,并且远远低于芳纶填料密封。该结果为正确选择轴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