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复杂岩性油气藏储层评价中,如何合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判别岩性是一个难题,东营凹陷董集洼陷浊积岩岩性复杂,采用常规交会图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都难以有效地识别岩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粒子群算法以及核函数理论,结合该区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新的主成分计算方法,选取该区实测的自然伽马测井(GR)、声波时差测井(AC)、中子孔隙度测井(CNL)、密度测井(DEN)、原状地层电阻率(RT)构建出五个主成分变量,其中前两个主成分变量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83%,可以有效地代替原始多维测井信息。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前两个主成分变量主成分进行交会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浊积岩的岩性,并将该方法在研究区进行了试验,岩性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岩性识别精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岩性识别一直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求解储层参数的基础。由于M凹陷芦草沟组受多期不同类型的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导致岩性复杂多样。简单地应用交会图版,容易忽略多个测井参数相互间潜在信息,存在着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综合应用多种测井数据,更快速、准确地获得岩性信息,成为测井解释方面迫切的需求。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综合多种测井变量,选取代表大部分测井信息的主成分变量,然后再采用交会图方法识别岩性,有效地识别M凹陷致密油储层复杂岩性,为下一步致密油"七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于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储层,由于其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用常规测井技术难以进行准确描述。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对象是储层空间的流体,因而可以直接用来划分储集层,而且提供几乎不受岩性影响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本文分析了EMRT核磁共振测井在碳酸盐岩复杂岩性储层T2谱的响应特征,建立核磁共振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模型,最终获得准确的储层物性参数,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性,并利用差谱、移谱及T2谱形态特征等方法,准确识别储层流体信息。  相似文献   

4.
表征复杂岩性的测井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在岩性识别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冗余,造成测井曲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干扰识别过程,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测井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方法首先提取声波时差(AC)、自然伽马(GR)、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_e)、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_(LLD))等对岩性变化反映比较敏感的测井曲线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出3个综合变量Y_1,Y_2和Y_3,再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岩性进行识别。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岩性识别方法能有效消除特征曲线间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并使岩性识别的正确率达到86%,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识别复杂岩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泥页岩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岩性往往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依据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多条测井曲线的主成分计算模型,主成分Y_1,Y_2,Y_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91.39%,能够准确反映原测井曲线的全部有效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有效识别泥页岩地层的浅灰色泥岩、黑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等多种岩性,回判率达90.37%。与常规测井交会图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可靠性更高,在泥页岩储层研究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油气藏裂缝型储层预测方法——以济阳坳陷古潜山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的潜山主要由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采用特征重构和属性反演技术,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认为其储层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深侧向电阻率(Rlld)变化不大,浅侧向电阻率(Rlls) 的值相对降低。通过重构反映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特征曲线,并选取相关的地震属性作为井间信息,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反映裂缝发育程度的特征属性数据体,预测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展布。预测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火成岩复杂岩性测井识别及测井资料数字处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随着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深部地质研究的开展,为建立针对侏罗系火成岩储层行之有效的的测井评价研究方法和相应的手段,通过对升平汪家屯及昌德地区火成岩岩性的测井响应规律性的研究,确定应用交会图和主成分分析识别岩性的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对该地区火成岩井段进行数字处理并绘出单井火成岩岩性剖面图。火成岩岩性的正确识别为储量参数计算打下牢固的基。通过对火成岩岩性的测井响应规律性的研究,确定岩性识别方法,分岩性建立有效厚度标准,并确定骨架参数,建立测井解释孔隙度、饱和度模型。形成适合该地区复杂岩性的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岩性识别是储层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在岩石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岩心标定测井变量,建立了曙光古潜山带含碳酸盐岩地层岩性解释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这一方面能有效地解决复杂岩性地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9.
复杂岩性油气藏的测井系列及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钢  王忠东 《测井技术》2006,30(6):527-531
介绍了辽河油田储层的岩性特点并对其储层火成岩、碳酸盐岩和变质岩油气藏给出了测井组合系列的选择建议.针对辽河油田复杂油气藏类型多的特点,通过选取适当的测井新技术系列,运用最新的解释评价方法,能够对复杂岩性油气藏进行更为有效的识别与评价.复杂岩性油气藏的评价方式是利用声、电成像对孔隙、裂缝进行分析;测井系列组合方式为,常规测井系列 声、电成像测井(合测或二选一) 核磁共振测井(变质岩储层可选) 阵列声波测井 交叉偶极声波测井(可选) 能谱测井;利用阵列声波进行储层渗透性评价,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及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计算;结合各资料分析及处理结果确定储层结论.给出了测井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其次将筛选出的曲线作为随机森林模型输入,建立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通过对某区块502块岩心数据处理,该模型岩性判别率稳定到88.3%,比Fisher判别、Bayes判别等方法精度高,且实现简单,有较强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作为复杂岩性储层岩性识别方法,为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YH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YH 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地震响应不明显、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文章综合应用叠前地震资料裂缝预测、地震属性分析、阻抗变化率反演技术对YH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综合预测, 同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 该方法避免了常规储层预测在碳酸盐岩地区模型化过重的缺陷, 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储层岩性复杂多样,基于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复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廊固凹陷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例,将XGBoost算法应用于复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并将模型的性能与决策树C4.5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XGBoost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性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88.18%,相较于决策树C4.5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准确率均提高了10%左右,且由于XGBoost算法采用多线程和分布式计算的方法,使得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基于XGBoost算法建立的岩性识别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岩性,为复杂碳酸盐岩岩性的测井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CT扫描图像的碳酸盐岩油藏孔隙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油气渗流特征,定量描述油藏中孔隙、裂缝、孔洞等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及连通性难度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图像判断碳酸盐岩孔隙类型方法,可定量表征孔隙参数,并对岩心样品进行自动分类。该方法首先对碳酸盐岩的岩心扫描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和提高信噪比的预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区分出孔隙区域与基质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处理和特征参数计算等步骤提取出孔隙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建立特征向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CT图像中的孔隙、孔洞和裂缝进行自动识别并分类。在对岩心所有截面孔隙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岩心孔隙类型的分类指数。T油田M油藏和F油藏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有效确定了油藏中占主导地位的孔隙类型,对油田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观察、钻井资料分析及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技术,开展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层序边界,建立地层格架。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识别出的8个层序特征进行刻画,除层序SQ1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型层序外,其他层序均为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型层序,其中层序SQ5,SQ6,SQ7,SQ8为重点勘探层序。在轮南地区,层序SQ6,SQ7,SQ8为今后构造-岩性复合圈闭重点勘探层序。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序发育模式,指出了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层序样式,为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有利部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层潜山碳酸盐岩地层岩性识别成功率低的状况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 ,建立模糊数学识别碳酸盐岩岩性模式。识别和划分深层潜山碳酸盐岩地层岩性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层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选择反映深层潜山碳酸盐岩岩性特征的测井参数 ,在取心资料标定下 ,确定阈值 ;利用所建岩性识别模式 ,对碳酸盐岩岩性进行分类 ,依据最大隶属原则 ,识别碳酸盐岩岩性。应用实地研究资料 ,识别十种碳酸盐岩岩性 ,并与岩心鉴定统计分析结果对比 ,符号一致性达 94%以上 ,表明该方法识别深层潜山碳酸盐岩岩性精度较高 ,在地质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碳酸盐岩古潜山风化壳随钻快速识别在古潜山勘探中的重要性及利用传统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地层岩性的现状,在各种岩石化学成分和碳酸盐岩古潜山风化壳附近地层元素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元素录井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分析基础上,通过现场应用和室内分析认为,元素录井分析研究结果,结合地质分析及钻井工程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快速识别古潜山风化壳,元素录井技术可为随钻快速识别古潜山风化壳提供科学依据,在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有效、精确的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之一.针对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基于大量岩心和镜下薄片资料,优选出对岩性响应敏感的6条测井曲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测井响应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建立了一个随机样本,构建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98%的2个综合主成分变量Y1和Y2,提高了不同岩性之间测井响应特...  相似文献   

18.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复杂多变,对储层的储渗性能、烃类运聚、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塔中奥陶系裂缝发育的特点,形成了相干处理、应变量分析、数值模拟3种裂缝预测技术。高相干相表示较致密地层的反映;低相干相表示可能是岩溶或裂缝发育反映;极低值相干相表示各级断层的反映。应变量分析则是通过钻井标定,同时考虑地层厚度、岩性、裂缝发育方向等参数,对多期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的密度进行预测。数值模拟是利用应变量、曲率或其他地震属性做约束,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确定裂缝的平面展布与发育程度。根据岩心观察裂缝的切割关系、充填成分以及充填序次,结合测井资料和以上3种技术的裂缝预测结果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塔中16-塔中30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发育带进行了预测,这三项技术预测的结果与井区内实际钻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岩心裂缝参数统计值基本吻合,证实了利用相干体、应变量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综合预测塔中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发育带是实用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寒武系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地面露头资料的研究,并在对比前人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及其邻区寒武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了该层系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其自下而上四分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和龙王庙组,中寒武统高台组,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并对其地层特征及展布进行了分析,指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中寒武统高台组为碎屑岩与海相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寒武系各组(群)地层西薄东厚、北薄南厚,整体呈西北薄、东南厚的展布形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