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轧机的最小可轧厚度是说明轧机极限轧制条件的一个参数。本文是在小型20辊轧机上实测最小可轧厚度,并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其目的是为轧机设计、轧辊直径的选择等提供依据。 本文的实验方法是选择不同直径和不同弹性模量的轧辊及不同加工硬化的试验材料,按常规轧制法以最大的轧制压力反复轧制,假定道次压下率r<2%时达到了极限轧制条件,此时的厚度即为最小可轧厚度。其结果,完全符合轧制变化的规律。当轧辊直径比较大时(大于φ16mm),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相似文献   

3.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引进动态规划方法,基于Janbu法解决了极限平衡分析中边坡非圆临界滑面的确定及其相应最小安全系数的求算问题,应用于南芬庙儿沟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影响板带材轧制头部翘曲的因素进行了铅板轧制实验研究。影响因素有上下轧辊直径比、压下率、导入角和轧辊转速。正交实验是L25(45),研究表明:辊径比对头部翘曲影响最大,导入角的影响次之,轧辊转速的影响最小,各种因素的影响趋势变化呈现了不同的规律。实验轧机控轧6 mm铅板头部翘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下轧辊直径比1∶1,压下率5%,导入角-3°,轧辊转速164 r/min。  相似文献   

5.
精轧F1~F3工作辊CVC辊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原F1~F3CVC原始辊型不能满足供冷轧料薄、窄规格大凸度及厚宽规格小凸度要求,造成窜辊量常常在正极限或负极限位置、弯辊力也是在最大或最小位置,影响模型对板形的控制效果。通过对西马克原设计辊型曲线的优化,满足了上述两种情况带钢凸度要求,提高了板形模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于离心风机的双列球面滚子轴承和双列球面球轴承在风机以2980rpm的转速运行时,易发生由于轴承温升过高而导致的轴承失效。经分析,温升的原因是由于轴向载荷使双列球面滚子轴承和双列球面球轴承的极限转速降低。改用单列向心球承后,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厄立特里亚的科卡露天金矿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选取了代表性的三个剖面,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三个剖面中最小的安全系数为1.46,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获得最小安全系数为1.45。安全系数均满足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初步设计的露天矿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取准确的金属板材成形极限曲线,采用成形极限实验数据路径选择和分区域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数据路径曲线根据最小主应变划分为左侧曲线和右侧曲线,采用多项式法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然后合并形成成形极限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需要的成形极限曲线。  相似文献   

9.
扩孔是材料成型的重要工序,极限扩孔率是反应材料扩孔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极限扩孔率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受制于压边力、凸模速度等较多测试条件的影响。在实际检测中发现,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极限扩孔率波动较大,因此揭示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极限扩孔率变化规律,对提高极限扩孔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准确评价汽车钢扩孔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四边支承双向板的破坏情况,简化出四边支承双向板破坏时的塑性铰线,并根据刚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列出各板块的极限平衡方程,再根据虚功原理列出虚功方程,求出按塑性计算各种支座条件下的四边支承双向板的内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张志军 《江苏冶金》2000,28(4):74-76,86
分析了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几种直线度评定方法,两点线法最简单,最小二乘法最实用,最小包容法符合最小条件,可作为仲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细钨粉高能球磨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彩霞 《江西有色金属》2005,19(1):33-34,40
通过MASTERSIZ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钨粉粒度随球磨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情况,讨论了不同球磨时间和搅拌转速对钨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浓度40%、球磨时间70h、球料比30:1、搅拌转速750r/min的条件下,可制得-5.0μm颗粒产率为68.93%的超细钨粉。  相似文献   

13.
NH3·H2O—H2O系仲钨酸铵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钨业》2001,16(3):18-21
采用测试和回归方程求极限的方法,得出温度87~95℃,终点NH32mol/L的条件下,5(NH4)2O  相似文献   

14.
金科 《包钢科技》1995,(3):110-115
通过对阻力杆承受的静力矩、屈服极限,刚度等条件的分析,计算,探讨并确定4^#转炉扭力杆保护装置的最佳间隙值。  相似文献   

15.
剪切机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剪切各种材料。某厂使用的小型剪切机因生产需要将其改装成自动剪切设备,但理论上难以确定其最小剪切性能。笔者采用图解法对其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得出在调速电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剪切的钢材直径,对生产使用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深锥模型进行尾矿浓缩实验,研究了全尾在动态与静态条件下的压密效果.当转速为0.05~0.80r·min-1时尾矿的极限质量分数范围为67.41%~70.73%,而同等条件下静态压密时尾矿的极限质量分数只有55.82%.静态压密主要依靠重力作用;而动态压密时颗粒更加紧密,导水杆形成的通道使多余的水向上移动.理论挤密模型可以反映全尾压密过程,静态压密行为对应于简单立体结构,动态压密行为对应锥体结构.理论计算的两种模型产生的单位高度沉降量为29.32%,实验结果为28.81%,与理论沉降量相差0.51%.   相似文献   

17.
段劲松  陈革 《烧结球团》1997,22(2):12-17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混合机填充率,转速及混合料水分对制粒效果的影响,制粒后混合料的透气性,平均粒径,抗机械冲击及抗粉化指标随填充率,转速,水分变化的规律相似,在最佳制粒区域时,四项指标均达到最佳值。最佳制粒工艺条件可以改善烧结料层原始透气性及烧结过程的透气性,提高垂直烧结速度,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三高一扰动”恶劣开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矿井通风降温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对于深井矿山,仅采用通风降温难以满足深部开采的需要,系统研究高温深井矿山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性问题,对矿山深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适用价值。首先从热力学角度,揭示风流在通风线路中的热交换规律;其次利用差分法原理计算深井筒风流温度,并依此推导出巷道和回采工作面风流温度变化趋势;然后结合采场安全生产允许温度进行反推,最终获取通风降温条件下的可采极限深度计算公式,并选取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作为工程应用试验区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流的热交换模型可以推导出风流在井筒、巷道及工作面的温度计算公式,该公式与低温梯度、风流流经路径长度有关;假定工作面温度达到安全开采允许最高温度,可反推出该条件下矿山可采极限深度和巷道通风极限长度(仅采用通风降温措施时);基于铜坑矿区锌多金属矿的实际条件,代入相关数据,验证计算所得极限开采深度符合实际,即所推导公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极慢速加荷条件下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方法,它能测定混凝土受载时的特性曲线。各种加荷条件下,标号为C25混凝土试样的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和弹性模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可靠,能用于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充填床液泛规律及氧煤炼铁极限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描述了充填床内气,液两相逆向流的实验过程,得到模型实验的规律,并以此分析了高炉氧煤强化炼铁的优化条件,当采用固定风量操作时,理论极限为15%富氧率,喷煤量320kg/t铁;采用维持炉缸煤气量不变的操作手段时,理论极限为20%富氧率,喷煤量370kg/t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