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原理与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秋月  刘磊  郭新锋 《焊管》2011,34(3):65-70
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DG-ICDA)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多相流模型计算临界倾角,预测天然气管道最可能积液的部位,并对该部位的腐蚀情况进行检验,由此推断管道其他部位的腐蚀情况.分析了DG-ICDA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方法的4个步骤.DG-ICDA不仅作为一种主要的内腐蚀评价方法可独立使用,也可作为智能检测器和试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法对含有缺陷的天然气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分析,分析轴向腐蚀缺陷的长度和深度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以及周向腐蚀、均匀腐蚀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含腐蚀缺陷管道计算剩余强度是可行的,以及各种腐蚀状况下管道的剩余强度.有限元分析法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集输管道内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输送干气管道的内腐蚀直接评价法,对不便使用传统内腐蚀评价方法直接评价的管道提出了管道内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气液两相流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直接预测了集输管道内腐蚀的敏感程度,划分了内腐蚀敏感性等级.该方法可在不同输量情况下检测出管道内腐蚀的大体状况,为管道内腐蚀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全华  张勇  曲兴刚  白宁 《焊管》2016,(8):58-63
为了评价惠州油田HZ21-1A至FPSO海底天然气管线的内腐蚀状况及剩余服役寿命,采用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方法对其进行了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DG-ICDA)。管线设计寿命10年,目前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10余年,且无法进行通球清管作业,而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ICDA)无需进入管道内部,可有效识别管道内部腐蚀风险,评价过程包括预评价、间接检测、详细检测和后评价4部分。评价结果表明,该管线满足继续使用5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管中管"管道腐蚀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曰燕  罗金恒  李平全 《焊管》2005,28(4):74-75,84
对“管中管”输油管道的腐蚀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是全面了解管道腐蚀情况的基础,是对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剩余寿命预测以及可靠性分析的依据。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管中管”输油管道进行腐蚀程度评价的具体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长输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Internal Corrosion Direct Assessment Methodolog for Dry Natural Gas,DG-ICDA)是在管道完整性管理基础上进行的输送干气管道的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通过DG-ICDA方法确定最易腐蚀的部位并对其进行直接检查,检测其腐蚀情况,用以推测其余管段的腐蚀情况.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无须大面积开挖等优点,广泛用于国外的长输干气管道的内腐蚀检测.本文对干气输送管道DG-ICDA的基本原理、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说明.通过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测、后评价四个步骤,对管道腐蚀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管道内易发生腐蚀的高风险区域,提高管道腐蚀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气管道内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地形起伏地区的集气管道进行内腐蚀敏感性预测分析。通过分析影响管道内腐蚀的流体特性、管道内的腐蚀性介质以及离子含量等,确定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初步预测管道内腐蚀的敏感性等级,找到发生内腐蚀破坏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区域,以便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集气管道内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地形起伏地区的集气管道进行内腐蚀敏感性预测分析。通过分析影响管道内腐蚀的流体特性、管道内的腐蚀性介质以及离子含量等,确定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初步预测管道内腐蚀的敏感性等级,找到发生内腐蚀破坏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区域,以便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输气管道内腐蚀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熠  陈学峰 《焊管》2007,30(1):50-53
输气管道内腐蚀控制技术包括采用失重挂片法测量管道内腐蚀速度和加注缓蚀剂等."九五"以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开展了新型管道缓蚀剂开发,管道缓蚀剂加注方式的改进,缓蚀剂保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方法改进等工作,并在管网上建立了管道内腐蚀在线监测系统,较好地抑制了管道内腐蚀.  相似文献   

10.
在役压力管道安全可靠运行是目前世界各国油气储运业界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在役压力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评价则是为保障在役压力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工作,其评价结论直接为管线运行的操作工艺,运行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导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文章简述国内外在役压力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评价工作进展情况,然后着重介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长输管道检测中心对龙苍线,佛两线,克乌线及濮临线等多条油气输送管道进行剩余强度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经验,包括不同形貌即平面性,体积性缺陷定量及剩余强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确定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永  郭彬 《焊管》2007,30(4):75-78
介绍了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的发展概况,及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时所用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以秦皇岛—北京输油管道(1975年6月建成投产)改造工程为例,检测分析了其中一段管道的腐蚀情况,通过实际计算,确定了该管段的剩余强度,并根据其剩余强度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对我国现有在役长输油气老化管道的改造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晓存  薛继军 《焊管》2015,38(1):66-68
为了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对某沙漠地区输气管线的腐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PCM检测,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管体内腐蚀缺陷检测、成像与剩余强度评价以及剩余寿命评价。结果表明,该埋地输气管线的外防腐层存在漏点80个,阴极保护全部达标,管体外表面腐蚀是由防腐层破损而引起的,管体壁厚减薄处最小值为5.45 mm,该管道腐蚀缺陷在接受范围内,管道平均腐蚀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天然气管线内腐蚀的四种主要因素:H2S、CO2、缓蚀剂及水,建立了相应的数理统计中的单、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现场第一手资料及数据分析得到H2S,CO2、缓蚀剂、水及它们的组合对于管线内腐蚀所起的作用。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天然气管线防腐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孟孟  张本同  宗丽娜  吴超 《焊管》2017,40(11):58-62
为了进一步做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工作,保证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不同地理环境下埋地管道的腐蚀机理及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腐蚀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管道外防腐一般采用外防腐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防腐方式,可采用电流电位检测法、密间隔电位检测法、人体大地电容检测法、直流电压梯度检测法、多频管中电流检测法等方法来检测埋地管道的外部腐蚀情况。在役管道内腐蚀的检测难度较大,建议在原有超声波检测和漏磁通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酸性气田管道防腐内涂层性能检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川渝气田某酸性气液混输管线近年多次发生内腐蚀失效,为此,将该条管线采用环氧酚醛内涂层防腐。在防腐内涂层服役1.5年之后,为了研究内涂层在酸性气田集输管线上的适应性,对该防腐内涂层开展了实验室评价。对现场获取样品分别进行内涂层的外观、厚度、硬度、耐冲击、附着力、耐磨性等性能指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服役1.5年后,内涂层的硬度、耐冲击、附着力3项力学性能指标良好,但部分样品的厚度与耐磨性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总体来看,该涂层在短期内较好地抑制了管线内腐蚀速度,但仍需要在后续工作中定期掌握在役涂层耐磨值、厚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对管线内腐蚀情况进行腐蚀监测,进而评价该涂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长期服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气田含H2S和CO2的天然气管道内壁腐蚀环境恶劣、腐蚀情况较为严重。气田从开发生产以来已发生过数十起因管内腐蚀引起的输气管道爆破事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气田的安全生产。采用内防腐涂层是抑制管道内壁腐蚀的有效手段。氢渗透检测技术可通过在现场监测涂层膜下腐蚀反应产生的氢渗透电流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实际工况条件下介质的腐蚀性和管道内防腐涂层的性能。利用该技术,在四川气田川西北矿区含H2S天然气管道上对耐H2S、CO2专用内防腐涂料的防腐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湿气管道内涂缓蚀剂防腐效果评价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天然气中含有H2S、CO2、饱和水等,将对管道内壁造成腐蚀,因此,需要对管道内壁采取防腐措施。针对川东气田竹渠线输送特点、管道检测情况及管道内腐蚀状况,制定了内涂缓蚀剂防腐方案及防腐效果评价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施,得出了竹渠线缓蚀剂涂抹量及速度、周期及内涂防腐效果评价方法,以指导川渝天然气管道内防腐技术措施的制定,为川渝气田的安全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物元理论评价油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腐蚀性常规评价方法由于其分级界线都是确定的,往往会漏失一些有用信息,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为此,基于模糊物元理论提出了评价油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的方法。该方法结合贴近度的概念,既考虑了土壤腐蚀因素本身的模糊性,又考虑了各因素间的不相容性,据此可对油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确定土壤腐蚀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促使在防腐设计和采取防护措施时能充分、重点考虑这些权重较大的土壤腐蚀影响因素。采用该方法对四川输气北干线沿线土壤腐蚀性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9.
马钢  白瑞 《焊管》2018,41(9):25-29
为了准确评估海底腐蚀油气管道的剩余强度,对目前常用的5种海底管道腐蚀强度评估方法,即ASME-B31G 标准、管道腐蚀准则方法(PCORRC)、DNV-RP-F101标准、API 579准则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评估原理、适用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从而优选出更合理准确的剩余强度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方法不但考虑到了管道内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还考虑到了缺陷形状和尺寸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以及管道外界载荷的影响,且评估过程不需要近似公式,评估环境与实际环境类似,所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较高,未来应加强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越来越多酸性气藏的开采,井下防腐及腐蚀监测日益重要。传统的井下挂片腐蚀监测是将腐蚀挂片安装在固定式油管短节内,挂片必须随油管一并入井和起出,监测深度固定,井下挂片腐蚀监测以及结果分析受限于修井作业时机。针对传统井下腐蚀监测缺点以及目前现场腐蚀监测需求,通过技术攻关研究,自主研发出一种用于气井井下腐蚀监测的工具。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表明,该工具性能可靠,实施方便,能更真实更直观地评价井下腐蚀状态,实用范围广,具有腐蚀监测深度调节方便、试片数量和类型可调等优点。现场成功应用为气井井下防腐以及选择合理的修井作业时机提供直接依据,大大降低了气井井下腐蚀监测成本,减少了大修作业,对气井安全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