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神府煤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分析了神府煤的原煤性质,说明神府煤的成浆指标为11.55,属于很难成浆煤种。对不同粒度级配的干基煤样进行粒度分析,通过粗、细煤粉单独制浆实验和不同粒度级配煤粉的成浆性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级配的干基煤样具有双峰粒度分布特征,适宜制浆;粗煤粉不能单独成浆,细煤粉单独制浆的最大成浆浓度为61%;粗细煤粉质量比约为1∶2时,水煤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最大成浆浓度可达63.8%,此时水煤浆黏度为1000 mPa·s,符合工业水煤浆制备标准,说明合理的粒度级配可降低水煤浆黏度,增强流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8,(6)
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提高华亭煤制水煤浆的成浆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级配的粗细煤样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煤浆的质量分数为58%,分散剂木质素的用量为干煤基的0.6%时,100目与200目的煤样以质量比为5∶5混合,所得浆体的黏度低至828 mPa·s,流动性呈A级,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符合水煤浆的工业成浆要求,可提高华亭煤的成浆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煤泥与焦化废水制备煤泥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吕永康 《广东化工》2010,37(3):149-150
洗煤厂排放的煤泥由于其粒度细且均一(小于75μm粒度占90%以上)、灰分含量高、含水量大、燃烧热值低等特性。该实验通过煤泥与焦化废水共制水煤浆并对其成浆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浆体的成浆浓度高达72%,稳定性至少大于10d,具有明显的宾汉塑性体特性,抗老化和抗温变性能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先对神华煤制油项目的原煤、粗煤泥、细煤泥和液化残渣4个煤样进行了煤质分析,再对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生产中的液化残渣及粗细煤泥进行了成浆性实验,从成浆性、流动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原煤、粗煤泥、细煤泥、液化残渣4个煤样平均成浆质量分数均在59.6%以上,4个煤样常规制浆工艺成浆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液化残渣原煤粗煤泥细煤泥;当水煤浆表观黏度为1 200 mPa·s时,4个煤样最高定黏浓度均在62.8%以上,比常规制浆工艺的成浆浓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煤泥与造纸黑液制备水煤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煤厂排放的煤泥由于其粒度细且均一(小于75μm粒度占90%以上)、灰分含量高、含水量大、燃烧热值低等特性,如不经适当处理,难以有效利用。煤泥与黑液共制水煤浆是依托水煤浆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燃料,它既利用了洗煤厂难以有效利用的煤泥,又解决了造纸厂排放黑液的污染问题,其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显著。笔者就它的成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城市污泥(污泥)掺混水煤浆体系对粒度和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成浆实验考察了污泥水煤浆和同样实验条件下水煤浆的粒度分布和中位径。研究表明,两种浆体的粒度均呈双峰分布,污泥的加入能明显增加细颗粒的生成,并且随着分散剂添加量和湿法球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分布增加。此外,污泥水煤浆浆体中颗粒越小,累积分布含量的增长率越大,使得成浆浓度降低,表观粘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水煤浆是一种流体煤基燃料,不易长时间保存。将原料煤制备成低水分的粒(粉)状煤基燃料,能够解决普通水煤浆的运输成本高,安全性、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商丘煤泥成浆性及其制备粒(粉)状煤基燃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商丘煤泥成浆性很好,可制备浓度为73%,粘度为1066 mPa.s的水煤浆。制备好的普通水煤浆掺入已磨制好的干煤粉可制出含水量为11%~18%的粒(粉)状煤基燃料,含水量越高,恢复成浆浓度就越高。制备煤基燃料时,掺入干煤粉中含有少量分散剂的恢复成浆浓度比不含分散剂要高2%左右。掺入干煤粉中粗细煤粉含量不同时,恢复成浆的最高浓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库尔勒煤为煤样,研究了在以萘磺酸盐为添加剂的情况下,采用粒度级配方法制备水煤浆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①萘磺酸盐的添加量宜为0.3%(以干基煤为标准);②1#煤样粗细粒度宜按6∶4级配,2#煤样粗细粒度宜按5∶5级配;③1#煤样可制得质量分数约为59%的水煤浆,2#煤样可制得质量分数约为62%的水煤浆,且均表现出一定的屈服假塑性,可以满足水煤浆气化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选取典型低变质程度神木柠条塔(NTT)煤,进行球磨式连续型粒度级配提高水煤浆浓度(一定量的水煤浆试样在105℃~110℃干燥至恒重,干燥后试样质量占原样质量的百分数)和成浆性的研究。在不同球磨条件下,考察球磨时间、球磨速度对成浆浓度、流变特性和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粒度级配前后浆体表面润湿性、表面电负性、微观形貌的性能变化对NTT煤成浆性的影响,利用分形维数的计算,进一步探究了粒度级配对提高NTT煤制浆浓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级配M煤样(D50=79.02μm)与M6煤样(D50=8.727μm)的质量比为8∶2时,成浆浓度与未级配煤样相比提高了约4%;不同球磨条件下的煤样按照不同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浆时,初始添加细颗粒使浆体表面的润湿性增强,降低了浆体的性能,当粗细颗粒的质量比大于6∶4时,表面润湿性的变化较小;级配样的成浆浓度与Zeta电位的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级配煤样之间粒径相差逐渐变大,小颗粒填充到大颗粒孔隙中,增加了空间堆积率,提高了制浆浓度,但随着细颗粒的质量分数增大,大颗粒孔隙被撑开,煤粒空间堆积率下降,制浆浓度降低;M煤样与M6煤样在质量比为8∶2时,相比于其他级配浆体,分形维数达到最大(2.460),成浆浓度达到最高(63.03%)。  相似文献   

10.
低阶煤的内水高、含氧官能团多、可磨性差等特点导致其成浆浓度低,不利于后续以低阶煤水煤浆为原料的气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内蒙古1号,2号煤样为研究对象,对比了采用普通制浆工艺与分级研磨制浆工艺制备的水煤浆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分级研磨制浆工艺不仅显著提高了2种煤浆-0.075 mm粒级含量。且当固定浆体表观黏度为1200 mPa.s、粗粉与细粉质量比为70∶30时,2种煤样所制水煤浆的最高成浆浓度分别为61.39%和58.52%,比普通制浆工艺所制水煤浆的最高成浆浓度分别提高了3.92%和3.94%,成浆浓度的显著提高有利于后续的水煤浆气化。  相似文献   

11.
苏鑫 《煤化工》2020,48(2):36-40
为了研究粒度级配对神华煤成浆特性的影响,通过筛分和干法调浆,探讨了不同粒度分布煤粉的成浆性,结果表明:在添加剂用量为0.3%(干基/干煤)时,具有连续级配特征的原始煤粉可制备出质量分数为61%的煤浆;利用筛分法,分别去除原始煤粉中0.045 mm以下、0.045 mm^0.15 mm、0.15 mm^0.3 mm和0.045 mm^0.3 mm部分,得到4种具有不连续级配特征的样品,其所制煤浆流变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去除0.045 mm^0.3 mm部分的样品的成浆质量分数提高了3个百分点,在黏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流动性大幅提高;连续级配和非连续级配的煤浆均存在黏度与流动性不统一的现象,当级配中粗细颗粒粒径差较大且细颗粒含量达到一定值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采用粒度级配技术制浆,其细颗粒含量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相似文献   

12.
周涛  雷鹏 《广东化工》2014,(18):66-67
从煤的适应性角度分析原料煤的发热量、原料煤的灰分含量及灰熔点、原料煤的元素组成、煤浆浓度和煤粉粒度分布以及煤的挥发分对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的影响。通过国家一级标准水煤浆与以原料煤制成的水煤浆特性的对比,表明红柳林煤矿的烟煤是合适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用煤。  相似文献   

13.
从煤质特性、粒度分布、水煤浆添加剂三个方面分析对水煤浆成浆浓度的影响。论述了提高水煤浆成浆浓度的几种常用方法,即合适的粒度分布、高效添加剂、制浆工艺与配煤技术。  相似文献   

14.
煤系高岭土料浆的粘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煤系高岭土料浆的浓分散体系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 阴离子型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可吸附于煤系高岭土颗粒的表面,改变其表面电势,增加颗粒间的排斥能,从而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了固相浓度、分散剂用量、粒径大小等因素对煤系高岭土料浆粘度的影响. 固相浓度增大、粒径减小时,料浆的粘度增大;分散剂可使料浆粘度降低,当最佳用量为0.3%左右,在高剪切速率(729 s-1)下,固相浓度由30%(w)提高到70%(w),料浆的粘度分别为0.004和0.020 Pa×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宁东地区煤的成浆性能,通过调整煤粉成浆的粒度分布,研究了粒度分布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采用双峰级配,且小于200目煤粉占50%时,制得的水煤浆质量分数达到61.7%,比甲醇厂实际工况中水煤浆最大质量分数提高3%。  相似文献   

16.
韩金奇 《河北化工》2011,34(2):6-8,16
德士古(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主要原料为水煤浆,深入了解煤种及煤浆特性对气化工艺的影响,将有助于正确的选择气化工艺,指导生产平稳运行。介绍了煤种的主要特性和水煤浆的基本特性。指出灰分含量少、煤灰熔融温度低的原煤有利于气化炉稳定高效的运行;变质程度深、内水含量少的煤种则容易制成高浓度的水煤浆;性能好的水煤浆,要具有高浓度、低粘度、流动性好、稳定性好等特点,以适合贮运及气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黏度测定方法、粒度级配、质量分数以及温度4个因素对管输煤浆黏度值的影响,以陕西神南矿区煤样制备浆体为样本,通过试验研究来探索上述因素对黏度测定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黏度计黏度测定值比毛细管黏度计黏度测定值高约30%;黏度测定值随着Ⅳ粒度区间占比、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管道煤浆黏度值测定的试验,均需进行黏度测定方法、粒度级配、质量分数以及温度4个影响因子的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8.
煤泥水的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长焰煤和无烟煤的煤泥水的性质、煤泥颗粒的粒度分布及干煤泥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对煤泥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进行了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煤泥水处理用药剂及最佳试验条件.研究表明:洗选不同原煤所产生的煤泥水都是带负电的胶体分散体系,通过投加混凝剂,降低了煤泥胶体颗粒表面的ζ电位,形成了较小的絮体;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加入后,通过架桥作用,絮体体积进一步增大,出水效果明显,有效地降低了煤泥水悬浮物浓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神府煤变质程度和灰熔点较低的特点,采取优化级配、配煤技术、开发高效添加剂、热力改性技术和防结渣技术等措施,可制备出浓度≥65%,表观粘度(25℃,100s-1)≤1000mPa.s,稳定性≥15d、灰熔点(ST)≥1250℃的高质量水煤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