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实现节能、环保、低碳生产的重要途径。铜加工短流程工艺具备这些特点,国内外铜加工业界都高度重视它的研究、开发、产业化。这将大力推进铜加工技术进步,为铜材生产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铜及铜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铜加工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重。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钢材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我国铜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铜加工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只是铜加工大国而非强国。行业高速发展依然存在变数,铜材制造成本增加。中国铜加工工业必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短流程、节能、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发展利用再生铜资源直接生产铜加工材技术,以确保中国铜加工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铜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铜加工业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铜加工材的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技术创新活跃、国产铜加工技术装备正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铜加工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而最大亮点是中国铜加工技术创新成果中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连续化、自动化短流程新工艺正不断产业化,在中国铜加工行业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铜制品,铜及铜合金的熔炼与铸造技术,板带材生产技术,管棒线材生产技术四个专题,综合介绍了本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的铜加工技术现状,指出:目前,我国铜加工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产品数量、品种、质量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今后,将更加注重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深度加工制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铜加工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铜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1.发展背景。我国铜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产业布局渐为合理,在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等消费集中的地区形成了铜加工材生产基地。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已有130多年的发展史,是国内重要的铜及铜合金材生产、出口与科研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让创新成长     
《精密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20多年的科研成果。该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短流程精密铜管制造方法,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了国内外铜加工及制冷产业的发展,项目于2012年10月16日鉴定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8.
我国铜产品的消费情况目前我国全部铜产品消费应包括:国内全铜消费量=国内阴极铜产量+国内回收利用的废杂铜+净进口阴极铜(进口阴极铜-出口阴极铜)+净进口铜合金(进口铜合金-出口铜合金)+净进口废杂铜(进口废杂铜-出口废杂铜)+净进口铜加工材(进口铜加工材-出口铜加工材)。国内阴极铜产量。到2002年底,国内共有100多家阴极铜生产企业,当年阴极铜产量约158万吨。国内阴极铜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是:阴极铜、铜盘条、铜板带、铜棒和铜线、铜管等。国内回收利用的废杂铜。国内目前可供回收利用的废杂铜主要是废旧机械设备(包括废旧汽车)和废旧电线…  相似文献   

9.
《资源再生》2010,(7):56-5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我国铜加工材的消费量已达925.3万吨,连续七年居世界首位。作为铜消费大国,由于我国的铜矿资源保障度只有21%,再生铜已成为中国铜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之一。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废杂铜的利用途径和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废杂铜通过直接利用的途径来生产铜加工材和铜合金产品,成为中国铜加工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上引-连续挤压铜板带制造技术具备低能耗、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材率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符合国内外现代铜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我国铜带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近年来,我国铜板带材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世界上铜板带材产量最大、产能最大的国家。尽管我国铜板带生产不断发展,普通用途的铜板带材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纯高导无氧铜带等高附加值铜板带材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国内外的铜加工技术正在向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铜材连续挤压制造技术的诞  相似文献   

11.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在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鹰潭新材料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铜合金新材料。目前,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有铜加工企业50余家,铜加工能力达60余万吨,产品涉及铜杆线、铜棒、铜板带、铜排、铜铸件、漆包线、镀锡丝、铍青铜等20多个品种,其中铜合金新材料约占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首届长江三角洲铜加工发展论坛取得可喜成果由浙江省冶金有色行业协会、江苏省冶金工业协会和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长江三角洲铜加工发展论坛”于2004年12月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120多位铜加工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研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色金属工业已有130多年的发展史,是国内重要的铜和铜合金材生产、出口与科研基地之一,是铜原料和铜产品交易、集散的中心。2003年浙江和江苏两省的铜加工材产量分别达到了 家用电器聚酯保温层回收技术有新突破120.8 和68.09万吨,同比增长了 45.34%和23.08%,两省共占全国…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铜加工材为主,集工业、贸易、教育、科研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私营企业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铜管、铜棒生产基地。面对入世,海亮人秉承“高效、卓越、服务、奉献”的企业精神,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挥“海亮”品牌优势,打造高、精、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超越自我,力争到“十五”末年,实现铜加工材年产销量20万吨,年销售收入38亿元,年利税3.8亿元,继续巩固国内铜加工行业龙头地位,争创国际铜加工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生产金属层状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其优缺点,介绍了几种高效、低耗、短流程的制备金属层状材料的新技术,分析了金属层状材料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质化、绿色化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热轧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工艺与技术、板带高精度尺寸控制技术、薄带铸轧短流程技术为例,介绍了相关工艺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应用实践进展,具体包括热轧板带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在实现目标组织调控、解决板形问题方面的研发应用及进展; 3 mm厚薄规格高强钢板带离线淬火工艺技术的发展应用;热、冷连轧板带多机架多工序轧制过程高精度三维尺寸控制技术的应用实践;结合大数据,中厚板尺寸高精度控制的进一步提升;热轧无缝钢管在线组织性能调控的关键技术;铸-轧一体化短流程节能减排的工艺特点,以及电工钢薄带铸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并指出,在轧钢领域,钢铁材料生产过程中组织性能的高效精准调控、形状尺寸的高精度控制,以及面向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铸-轧一体化特殊钢短流程轧制技术,对于支撑实现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4月2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加工协会")主办,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铜铁合金加工成型技术及创新应用研讨会"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揭开了一种我国铜加工领域为数不多的领跑世界的铜合金——铜铁合金(铁含量5%~50%)的面纱。经加工协会推广,在铜加工上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引起强烈反响,社会上对此高端铜合金的认识也广泛加深。铜铁合金最早是以带材的形式应用于韩国、日本OLED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简要介绍我国铜材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我国铜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特别是介绍了先进的铜管生产技术、水平连铸高质量无氧铜带坯技术、高精度电子引线框架材料的生产技术、连续挤压技术设备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涛 《资源再生》2008,(5):24-26
2.铜及合金棒型应用 铜及铜合金棒材是重要的铜加工品种,各种合金在铜及铜合金棒材中所占比例如图5所示,目前由于自动加工装备的发展,对铜及铜合金管棒材的尺寸公差、产品性能控制、弯曲度、表面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采用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铜价不断上涨导致替代效应的增加,铜合金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由高铜合金向着低铜合金发展的趋势,由铜和锌组成的黄铜合金在汽车制造、机械加工、装饰五金以及电力电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也带来了铜加工企业锌消费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铜加工业已成为世界铜加工材生产、进出口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铜加工材总产量达到419.6万吨,超过美国的357.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铜管产量已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铜管产品中的代表品种——精密铜管(空调管、水道管、冷凝管)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技术、生产装备、产业化规模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