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罗嗣海  陈进平  龚晓南 《工业建筑》2000,30(12):26-29,57
基于前人的模型试验结果和作者提出的相对加固程度的概念 ,建立了一种估算无粘性土强夯时夯点下不同夯击击数时不同深度夯点处相对密度的方法 ;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若干工程实例 ,说明了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排水固结处理后地基强夯加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强夯后淤泥层中孔隙水压力场分布的测试 ,分析了强夯加固软粘土地基时孔隙水压力随深度、距离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强夯后淤泥层中的液化空间的发展 ,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强夯的有效影响深度及影响范围 ,其结果与采用等效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提出了应用试验手段选择强夯击数、夯点间距及有效影响深度等强夯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成华  李腾 《建筑科学》2015,31(3):131-134
自等效拟静力法提出以来,已通过诸多工程实例验证为估算强夯加固深度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等效拟静力法考虑了夯击能量、施工机具的机械效率、夯锤尺寸及形状、地下水位和地基土的泊松比、压缩模量以及重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其他方法均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本文总结了等效拟静力法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对该方法的评价,并对等效拟静力法进一步探讨和推广,有一定的工程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计算,目前没有设计依据。本文以某吹填土工程地基处理为背景,设计室内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提出强夯等效静压力试验的试验条件,即夯锤大小形状相同条件下强夯的夯沉量与夯锤在静压力作用下的沉降相等。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各击对应的拟静压力达到或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拟静压力增加,夯锤下地基极限承载力亦增加;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拟静压力先增加后减少,当细粒含量为30%时,各击的拟静压力达到最大值。本文提出了强夯拟静力法计算方法,可以判断不同终夯标准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拟静压力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0.93~1.23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对夯后地基承载力作经验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强夯后地基容许承载力是单夯击能和点夯击数的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仅仅为单夯击能的函数。强夯处理无黏性土地基时,按照拟静力法,首先计算出强夯拟静力、夯坑深度,然后确定夯后相对密实度。按照前人研究的相对密实度和标准贯入值的经验关系来确定标准贯入值,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按标准贯入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提出其估算公式。工程实例表明,所获得的公式简单且易应用。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的估算可为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初步设计和处理方案的比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等效拟静力法估算强夯加固深度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了不少学者对等效拟静力法的应用,并得到和实际工程接近的估算值,其次总结了一些学者对等效拟静力法的改进。在均质土的等效拟静力法估算强夯加固深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层土中等效拟静力法的估算方法,并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和真实数据的对比,得出该方法在成层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填石路基动力夯实效果及施工设备参数优化问题。以液压夯实技术为例,基于碎石土孔隙率的变化使用二维颗粒流离散元方法对填石路基动力夯实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基于夯击前后填石材料孔隙率的改变,讨论了不同夯锤重量、不同夯锤下落高度及不同夯锤提升时间3种情况下路基的动力夯实效果及动力夯击的有效影响深度。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增大夯锤重量和提高落锤高度均可有效增强动力夯实效果及增大夯击的影响深度;增大提锤时间只能小幅提升填石路基的动力夯实效果,而对动力夯击的有效影响深度影响不大。液压夯实技术适合选用改变锤重方案来增强动力夯实效果以及增大夯击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黄土地基强夯地面变形和夯后地基性状的量纲方程.利用有关工程实测资料,建立了强夯地面变形及夯后地基性状估算的最佳拟合方程,包括:强夯时夯坑深度及场地平均夯沉量与土质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之间、强夯后部分土性指标与施工参数和夯前土质条件之间、夯后部分土性指标与夯击时地面变形和夯前土质条件之间的方程.最后,用若干实例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方程的建立为夯前定量预估黄土地基强夯时的地面变形和夯后土性提供了一种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强夯法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析了强夯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有效加固深度、夯锤和落距、夯击点布置与间距、夯击击数与遍数等强夯法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强夯法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液化土与软土交互地基强夯法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高速公路中液化土与软土交互层特殊地基进行强夯法试验研究 ,提出了拟静力法确定强夯加固深度的公式 ,与Menard公式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公式具有鲜明的土力学基础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的结果相吻合。同时建议用低夯能加固液化土与软土交互地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李沫 《山西建筑》2009,35(16):125-126
根据某集装箱码头勘测资料,采用拟静力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强夯处理下地基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夯坑沉降量与夯击数之间的关系,经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数值模拟效果较好,数值模拟能够反映强夯施工中的各种现象,可为强夯施工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强夯加固粉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机场飞行区进行强夯加固浅层粉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等进行了监测,并在试验后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处理后消除了地层6 m深度范围内粉土地基的液化,同时改善了该范围内土层的工程性质。强夯前需采取降水措施,可有效避免出现夯坑内积水和场地局部液化现象,强夯加固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比较快。强夯施工间隔1 d后不同深度的超静孔隙水压消散比例都超过80%,间隔5 d后超静孔隙水压基本消散,点夯加满夯处理的加固效果整体上好于满夯,并且较小单击夯能和较多夯击次数的点夯施工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采用1 500 kN.m夯能点夯两遍和800 kN.m夯能满夯一遍的施工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中心渔港吹填造陆区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对降水电渗联合强夯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降水电渗井点布置密度、强夯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工艺参数。通过对试验中观测到的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大面积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击实试验在强夯加固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晖  刘曙光 《山西建筑》2009,35(8):105-107
根据强夯加固地基与室内击实试验的相似之处,用室内击实试验探讨了强夯加固地基中硬壳层的形成机理,得出为了使强夯中得到比较密实的“硬壳层”,夯击过程应该使用先轻锤后重锤的夯击方法,同时应该分多遍来夯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Soils and Foundations》2022,62(5):101208
Heavy vibratory plate compaction is an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improvement of granular soils. However,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y in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the compaction process and the optimum procedure of execution. In this study, compac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field with a 40.5-ton heavy vibratory plate compactor. The site consisted of partially saturated, overconsolidated medium-dense silty sand and sandy silt. Such conditions can generally be characterized as difficult for vibratory compa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tests was to study the compaction depth and the influence of treatment layout, duration of compaction,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In-situ measurements conduct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included 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s, flat dilatometer, and heavy dynamic probing. The in-situ tests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ction after treatment. The main conclusion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 sufficient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vibratory hammer to caus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soil. Other important parameters are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hich can be optimized by field monitoring. Full coverage of the ground surface is required for compaction of the entire soil volum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compaction depth corresponds to the side length of the plate, in line with previous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柱锤冲扩桩处治软弱路基的夯击能及垫层厚度的比选试验、参数相关关系及优化、夯击能与垫层厚度及累计夯沉量的关系等研究,得出柱锤冲扩桩柱处治软弱路基是可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可以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基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线性接触本构的颗粒材料离散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洪武  秦建敏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1):1964-1969
在考虑颗粒间细观非线性接触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空隙胞元法,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对二维颗粒体试样进行了平面应变数值模拟。颗粒间接触用广义弹簧单元表示,相邻颗粒接触点的塑性变形用非线性弹簧表示。在准静态、小变形条件下,研究了试样的微观织构变化和宏观力学行为。单个空隙胞元的变形通过周围颗粒的相对运动来计算,将离散系统中的变形与连续体中的相应变形联系起来,应用于颗粒离散元方法中平均应力的计算。文中给出了细观尺度上局部织构(通过空隙数,接触价键,配位数来表征)的变化过程,对比了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再现了试样的加卸载曲线。结果表明了颗粒介质之间的咬合作用对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规律并确定强夯影响范围,依托济南-东营高速公路工程,对不同夯击能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的速度幅值及振动频谱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基于测试数据通过量纲分析推导了强夯加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规律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1)地面振动速度随距离增加呈现出不同的衰减区;(2)单击夯击能越大,强夯施工对邻近环境不利影响的范围越大,单击夯击能相同时夯击次数越多,对邻近环境影响范围越大;(3)地面振动衰减与夯击能和夯锤面积相关,随夯检距离呈负幂函数衰减,量纲分析推导出粉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公式,经验证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石混填料强夯加固的大型现场振动速度测试的试验成果,深入地分析了质点振速和波形在强夯过程中的传播及演化,以此研究了1000 kN·m夯击能作用下土石料填筑体的内部质点的振动响应及强夯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土石料在强夯作用下土体内部仅有冲击波和振动波两种振动形态;提出了强夯起始加固临界振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振速值;通过分析填筑体空间振速演化规律,阐述了粗粒土石混合料的强夯加固机理,将强夯过程分为加固发展阶段和加固退化阶段。为工程条件下强夯施工层厚给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圳某港口泊位扩建工程场地加固设计要求,设计两组强夯试验.通过对不同强夯施工参数夯击试验效果的检测,确定强夯加固设计施工参数.同时通过监测强夯试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证明强夯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周围码头、挡土墙和厂房等构筑物在强夯试验中安全,最终确定了本工程的强夯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