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基于成对限制,提出一种半监督聚类算法(SCCD),它能够处理存在多种密度结构复杂的数据且识别任意形状的簇.利用成对限制反映的多密度分布信息计算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的邻域半径参数Eps,并利用不同参数的DBSCAN 算法处理复杂形状且密度变化的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SCCD 算法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现任意形状且多密度的簇,性能优于已有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2.
聚类集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聚类成员组合为更好的聚类结果.引入谱聚类算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似度矩阵的谱算法(SMSA),但该算法高昂的计算代价使其不适合大规模文本集.进一步研究了谱聚类算法的特性,对超边的相似度矩阵进行谱分析.提出了基于超边相似度矩阵的元聚类算法(HSM-MCLA).真实文本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SMSA和HSM-MCLA比其他基于图划分的集成算法更优越;HSM-MCLA可获得与SMSA相当的结果,而计算需求却明显低于SMSA.  相似文献   

3.

针对谱聚类存在构造相似度矩阵时对尺度参数敏感以及处理多重尺度数据集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提出一种基于密度调整的改进自适应谱聚类算法. 该算法将样本点所处领域的密度引入谱聚类, 利用密度差来调整样本点之间的相似度, 使其更符合实际簇类中样本点间的内在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尺度聚类问题; 同时, 通过样本点的近邻距离自适应得到尺度参数, 使算法对尺度参数相对不敏感. 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Grira等近期提出的利用点对约束的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其约束项与竞争聚类算法(CA)的目标函数之间数量级不一致,造成隶属度调整过度的问题,在重新定义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约束惩罚函数采用约束点对中两个样本新的联合表达式,使数量级与经典模糊聚类算法一致.实验结果显示,新算法的约束项与CA目标函数之间能很好地协调合作,并能通过对模糊隶属度的适度调整,实现更准确的聚类.

  相似文献   

5.
肖满生  吕勇  曾嵘 《控制与决策》2009,24(12):1917-1920

针对传统FCM(Fuzzy犆 means)算法中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随机性以及对初始值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进化策略的色彩空间加权的FCM 聚类算法.通过在RGB(RedGreenBlue)色彩空间矢量中设置加权矩阵来补偿各色彩的非均匀性,并采用一种类内最小距离最大的统计聚类算法来初始化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颜色量化后的均方差值,保持重建图像的整体层次和局部特征细节,对研究图像处理技术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宏达  王晓丹  徐海龙 《控制与决策》2009,24(11):1723-1728

针对决策有向无环图支持向量机(DDAGSVM)需训练大量支持向量机(SVM)和误差积累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判别分析(LDA)与SVM 混合的多类分类算法.首先根据高维样本在低维空间中投影的特点,给出一种优化LDA 分类阈值;然后以优化LDA 对每个二类问题的分类误差作为类间线性可分度,对线性可分度较低的问题采用非线性SVM 加以解决,并以分类误差作为对应二类问题的可分度;最后将可分度作为混合DDAG 分类器的决策依据.实验表明,与DDAGSVM 相比,所提出算法在确保泛化精度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训练和分类速度.

  相似文献   

7.
何力  曲仕茹 《控制与决策》2014,29(3):396-402

提出一种相似矩阵迭代修正并聚类算法, 分为偏振定理的谱分离数据和球极平面逆投影的几何分离数据两步. 首先将数据谱分解, 得到低维距离矩阵; 然后投影到双随机矩阵, 隐式进行一次球极平面逆投影, 几何对称分离数据; 最后解算投影后坐标, 得到新相似矩阵. 实验在人工合成数据和自然数据上进行, 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修正了数据的相似度, 并获得了正确的聚类个数, 对尺度参数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 聚类性能比修正前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视角聚类任务如何更好地实现视角间的合作之挑战, 提出一种新的视角融合策略. 该策略首先为每个视角设置一个划分, 然后通过自适应学习获取一个融合权重矩阵对每个视角的划分进行自适应融合, 最终利用视角集成方法得到全局划分结果. 将上述策略应用到经典的FCM(Fuzzy ??-means) 模糊聚类框架, 提出相应的多视角模糊聚类算法. 在模拟数据集和UCI 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均显示, 所提出的算法较几种相关聚类算法在应对多视角聚类任务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好的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传统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混合属性数据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格论中简单元组及超级元组将对象属性转化为格模型建立,以对象间格覆盖数来衡量类间相似度,根据高覆盖数高相似度的原则选择聚类中心进行聚类.在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增加空间复杂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混合属性数据聚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解决文本聚类集成问题的两个谱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森  卢志茂  顾国昌 《自动化学报》2009,35(7):997-1002
聚类集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聚类器组合为最终的更好的聚类结果. 本文引入谱聚类思想解决文本聚类集成问题, 然而谱聚类算法需要计算大规模矩阵的特征值分解问题来获得文本的低维嵌入, 并用于后续聚类.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集成算法, 该算法使用代数变换将大规模矩阵的特征值分解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奇异值分解问题, 并继续转化为规模更小的特征值分解问题; 然后进一步研究了谱聚类算法的特性, 提出了另一个集成算法, 该算法通过求解超边的低维嵌入, 间接得到文本的低维嵌入. 在TREC和Reuters文本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两个谱聚类算法比其他基于图划分的集成算法鲁棒, 是解决文本聚类集成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矩阵谱分析的文本聚类集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集成技术可有效提高单聚类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聚类成员组合为更好的聚类结果.文中引入谱聚类算法解决文本聚类集成问题,设计基于正则化拉普拉斯矩阵的谱算法(NLM-SA).该算法基于代数变换,通过求解小规模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间接获得正则化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并用于后续聚类.进一步研究谱聚类算法的关键思想,设计基于超边转移概率矩阵的谱算法(HTMSA).该算法通过求解超边的低维嵌入间接获得文本的低维嵌入,并用于后续K均值算法.在TREC和Reuters文本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NLMSA和HTMSA的有效性,它们都获得比其它基于图划分的集成算法更为优越的结果.HTMSA获得的结果比NLMSA略差,而时间和空间需求则比NLMSA低得多.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粗糙模糊聚类算法对初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聚类性能依赖阈值选择等问题, 提出一种混合蛙跳与阴影集优化的粗糙模糊聚类算法(SFLA-SRFCM). 通过设置自适应调节因子, 以增加混合蛙跳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利用类簇上、下近似集的模糊类内紧密度和模糊类间分离度构造新的适应度函数; 采用阴影集自适应获取类簇阈值. 实验结果表明, SFLA-SRFCM 算法是有效的, 并且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和有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类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的量化保成本控制问题.首先在考虑量化因素的影响下,基于T-S模糊模型方法建立包含时延、丢包和量化信息的新的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其次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并行分布式补偿(PDC)方法给出系统稳定性条件,运用锥补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求解量化保成本控制器.仿真结果和横向比较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图模型的流形学习无法准确表达数据间多元几何结构信息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超图正则化的概念分解(HRCF) 算法. 该算法用一组具有相似属性的数据子集构建超边, 建立数据间高阶关系的超图模型. 通过在概念分解算法中增加超图正则项, 保持数据间多元几何流形结构, 提高了算法的鉴别性. 在Yale 库、USPS 库和TDT2 库上的实验表明, HRCF 算法明显提高了聚类的准确率和归一化互信息, 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means 等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 首先由样本总量及其取值区间长度确定对应维上的样本密度统计区间数, 并将满足筛选条件的密度峰值所在区间内的样本均值作为候选初始聚类中心; 然后, 根据密度峰值区间在各维上的映射关系建立候选初始聚类中心关系树, 进一步采用最大最小距离算法获得初始聚类中心; 最后为确定最佳聚类数, 基于类内样本密度及类密度建立聚类有效性评估函数. 针对人工数据集及UCI 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流数据的实时、有序和维数高等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协同微粒群优化的流数据聚类算法. 该算法利用变量分而治之的思想, 多个种群协同优化多个类中心, 进而求出问题完整的类中心集合. 给出一种类中心变化趋势的预估策略, 以快速追踪环境变化. 为防止多个子微粒群同时优化一个类中心, 提出一种相似子微粒群的合并策略. 最后将所提出的算法用于多个数据集, 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徐磊  赵光宙 《控制与决策》2008,23(9):1030-1034

引进模糊概念替代距离拒绝尺度,定义具有支持向量特性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以描述训练点隶属于聚类集的程度.惩罚了边缘点对聚类中心的贡献权重,从而抑制了聚类中心的偏移,在避免复杂的参数搜索过程的同时,保证了算法的鲁棒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条件下,改进算法较原算法对不规则分布数据的处理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陆亿红  夏聪 《控制与决策》2016,31(3):541-546

传统聚类算法一般针对的是确定数据, 无法解决不确定数据的聚类问题; 现有基于密度的不确定数据聚类算法存在参数敏感且计算率低的问题. 对此, 在引进新的不确定数据相异度函数、最优?? 近邻、局部密度和互包含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不确定数据聚类问题的不确定数据的最优?? 近邻和局部密度聚类(OLUC) 算法. 该算法不仅能降低参数敏感性, 提高计算效率, 而且具有动态自适应优化?? 近邻, 快速发现聚类中心和除噪优化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算法对无论是否存在噪声的不确定数据集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孙华 《控制与决策》2016,31(3):423-428

演化聚类算法(ECM) 是一种有效的在线聚类算法, 能够根据输入数据实时调整聚类. 但是, 该聚类算法依赖于预先设置的最大距离阈值, 而且对数据输入次序敏感.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的演化算法(SALECM), 在无法获取数据先验知识的情况下, 无需人为预先定义参数, 可自适应地调整聚类. 实验结果表明, 与 ECM相比, SALECM可提高在线聚类的自适应性能,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数据输入次序对算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孔芝  高利群  王立谦 《控制与决策》2009,24(10):1580-1584

针对改进和声搜索算法(IHS)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和声搜索算法(AHS).该算法利用和声库中变量函数的最大差值来调节PAR 和bw,从而提高了对多维问题的搜索效率.利用5个标准测试函数对AHS算法进行测试,并应用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