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验证油酸转化生成9,10-二羟基硬脂酸(DHSA)途径。方法将HepG2细胞消化传代接种于24孔培养板,24h贴壁后分别加入含50μmol/L和100μmol/L油酸的无血清MEM培养液,培养24h和48h后测定细胞裂解液及上清液中DHSA和油酸(OA)的含量。结果添加50μmol/L和100μmol/L油酸培养24h后,HepG2细胞裂解液中DHSA浓度分别为(3.29±0.38)ng/ml和(6.33±1.99)ng/ml,无油酸对照组为(2.08±0.61)ng/ml;OA含量分别为(645.07±142.81)ng/ml和(1341.6±349.69)ng/ml,对照组为(359.68±12.06)ng/ml;上清液中DHSA和OA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48h后,油酸组细胞裂解液中OA含量仍高于对照组,DHSA含量仅100μmol/L油酸组高于其他组;细胞上清液中OA含量仅100μmol/L油酸组高于对照组,DHSA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油酸可在HepG2细胞内代谢生成DHS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2.5、5.0、10.0kenol/L的5-Aza—CAR作用于PC-3细胞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tiT—PcR)检测UCHL1 mRNA表达;甲基化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检测UCHLl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CHL1蛋白的表达。结果:5-Aza—CAR对PC-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5-Aza—CdR处理细胞后UCHL1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UCHL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UCHL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结论:5-Aza—CAR能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5-Aza—CdR能逆转PC-3细胞UCHLl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诱导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巯基乙胺(CA)修饰的CdTe(CA-CdTe)量子点,并研究CA-CdTe量子点对Co2+的荧光响应情况。研究表明Co2+对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并且随着Co2+浓度的增加,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当Co2+浓度在0.3×10-533×10-5mol·L-1范围内时,获得了Co2+与粒径大小为3.60 nm的CA-CdTe量子点相互作用的Stern-Volmer荧光猝灭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为6.547×10-7mol·L-1。利用CA-CdTe量子点荧光分析方法对Co2+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研究,该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较低,并为实际水样中Co2+的检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TNF-α(5μg/ml、10μg/ml、20μg/ml)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h、采用20μg/ml TNF-α处理不同时间(6h、12h、24h、48h)及罗格列酮(10μmol/ml)预处理6h的3T3-L1脂肪细胞与20μg/mlTNF-α作用48h;以2-DG摄入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μg/L、10μg/L和20μg/LTNF-α作用各组分别使葡萄糖摄取率减少了25%(P<0.01)、43%(P<0.01)、58%(P<0.01);20μg/L TNF-α处理3T3-L1脂肪细胞6h、12h、24h、48h使葡萄糖的摄取率分别减少10%(P<0.05)、28%(P<0.01)、40%(P<0.01)、57%(P<0.01),罗格列酮预处理能使20μg/ml TNF-α组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率增加37%(P<0.01)。结论TNF-α以浓度和剂量依赖方式导致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此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海藻硫酸多糖(SP)对高功率微波(HPM)致小鼠精母细胞系GC-2细胞的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为新型抗电磁辐射药物开发提供基础。将GC-2细胞分为药物组、药物对照组、辐射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30 mW/cm2的S波段HPM辐照15 min,药物组和药物对照组于照射前24 h加入SP(终浓度25μg/ml)。辐照后立即检测细胞的活性氧(ROS)、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Bax和Bcl-2及氧化应激信号通路MAPK中蛋白p-38MAPK和p-JNK1/2等指标的活化,并于1 h、3 h、6 h、12 h、24 h检测细胞活力。与正常组相比,辐照后6 h辐射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即刻的ROS、Caspase3、p53、Bax、p-38MAPK和p-JNK1/2表达显著升高,Bcl-2显著降低;与辐射组相比,药物组和药物对照组细胞即刻的ROS、Caspase3、p53、Bax、p-38MAPK以及p-JNK1/2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显著升高。结果表明,30 mW/cm2 S-HPM辐射可引起GC-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预防性给予SP可通过抗氧化机制对HPM辐射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石榴汁为还原剂通过绿色还原法成功合成了生物质碳-银纳米粒子(BC-AgNP)复合材料。以木犀草素作为模板分子、以壳聚糖(CS)作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在BC-AgNP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制备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木犀草素。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检测条件之后,DPV测得传感器的峰值电流与木犀草素浓度在0.01~4.5μmol·L-1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检出限为7.12 nmol·L-1(S/N=3,其中S为信号强度,N为噪声强度)。获得的传感器易于制备、检出限低,并且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利用该传感器测定花生壳样品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1.76%~102.37%。本研究为实际样品中木犀草素的特异性鉴别、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经济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光子聚合制备聚苯胺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直接制备小尺度且具有可控形貌的导电聚合物微结构,利用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双光子聚合法,实现了聚苯胺在基底上任意位置处微纳米尺寸线条的精准可控制备。以苯胺为单体、硝酸为氧化剂,通过调控苯胺与硝酸的浓度,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聚苯胺微纳米线。不溶于水的苯胺高聚物在水相界面处合成,苯胺与硝酸的浓度及激光功率会影响水溶性苯胺低聚物的分布,进而影响聚苯胺微纳米线的形貌。当苯胺与硝酸浓度分别为0.69 mol·L-1和0.60 mol·L-1时,可制备出具有致密光滑形态、电导率为5.79×10-6 S·cm-1的聚苯胺微纳米线。本研究为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微型探测器等微纳米器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卢冉  赵圣哲  杨艺  陈金菊 《电子元件与材料》2023,(12):1432-1440+1475
采用牺牲模板法和水热法结合的合成路径,将Cu9S5层负载于TiO2纳米管上,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O2纳米管状异质结光催化剂。Cu9S5和TiO2两者之间异质结的形成使得体系的带隙缩小至2.77 eV,相对于纯TiO2显著拓宽了光吸收范围。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利用VASP软件计算的差分电荷密度图以及瞬时光电流响应测试表明Cu9S5/TiO2纳米管状异质结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本工作所合成的Cu9S5/TiO2纳米管状异质结光催化剂可在120 min内去除98%的罗丹明B(RhB,10 mg·L-1)以及99%的盐酸四环素(TCH,30 mg·L-1)。循环光催化降解测试表明Cu9S5/T...  相似文献   

9.
刘公安  董志 《激光杂志》2008,29(3):89-91
目的:建立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观察绿茶多酚对细胞活性、凋亡指标及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高度分化的PC1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采用鱼藤酮诱导细胞损伤,用不同浓度的绿茶多酚及阳性药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预处理后,再分别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测定caspase-3活性和多巴胺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绿茶多酚预处理组(5、15、45μmol/L)和司来吉兰(50μmol/L)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鱼藤酮对照组(2.5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对照组、绿茶多酚(51、5、45μmol/L)预处理组、司来吉兰(50μmol/L)预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28.7±1.8)%;(15.8±1.2)%(、10.2±1.3)%、(3.2±0.6)%;(7.24±1.0)%和(1.2±0.3)%。与鱼藤酮对照组相比,绿茶多酚处理组也能降低细胞caspase-3活性。绿茶多酚预处理后,可以增加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模型中的DA含量,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绿茶多酚能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I2细胞损伤,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抗凋亡蛋白,维持多巴胺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荷叶茎为原料,通过高温退火处理和KOH活化得到多孔碳,并将其作为硫的载体材料,最终得到C/S正极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法(TG)、BET分析和喇曼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S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将C/S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其显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1 C=1672 mA·g-1)的电流密度时,C/S正极循环200圈后比容量高达847 mA·h·g-1。在0.5 C的电流密度时,C/S正极循环500圈后比容量还能高达690 mA·h·g-1。同时,C/S正极进行倍率性能测试时,其在0.1 C和5 C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分别为1067和417 mA·h·g-1。另外,当电流密度恢复到0.1 C,比容量能够恢复到939 mA·h·g-1,表明C/S正极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所以,制备的C/S正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溶氧量的多参数预测精度,文中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 LSTM)建立ISSA-LSTM溶氧量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黄鳝养殖池溶氧量预测。利用混沌映射、透镜成像反向学习、自适应调节和柯西变异对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小波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模型训练的输入参数。训练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911、1.392 mg·L-1、1.938 mg·L-1和0.992 mg·L-1,均优于对照模型。选择模型输入参数对模型预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使用与溶氧量中等相关和强相关的参数同时作为输入参数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优。训练结果为溶氧量多参数预测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以普鲁士蓝(PB)作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烧结法在氮气环境中制备FeSe2材料,结合聚吡咯(PPy)优良的导电性能,利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包覆聚吡咯,设计出了FeSe2@PPy复合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以2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FeSe2@PPy复合材料为工作电极、Hg/HgO电极为参比电极,FeSe2@PPy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高达1 177 F·g-1。同时也测量了FeSe2@PPy复合材料电极的循环性能: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3 000次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0.5%。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金纳米颗粒(AuNP)修饰到TiO2纳米管(TiO2NT)表面。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TiO2NT/AuNP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通过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SWASV)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纳米复合材料对Pb(Ⅱ)、Cd(Ⅱ)、Hg(Ⅱ)和Cu(Ⅱ)具有较高的电分析活性和灵敏度,对Pb(Ⅱ)、Cd(Ⅱ)、Hg(Ⅱ)和Cu(Ⅱ)的灵敏度分别为15.63、213.19、287.86和72.75μA·μM-1(1 M=1 mol/L),检出限分别为0.052、0.004、0.003和0.011μmol/L。采用TiO2NT/AuNP纳米复合材料对多种重金属离子进行了检测。此外,TiO2NT/AuNP/GCE具有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因此,TiO2NT/AuNP纳米复合材料可适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来检测多种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4.
王宇  张慧国  朱菁 《应用激光》2007,27(6):517-519
目的研究ALA、HPD及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C6胶质瘤细胞瘤基因P16及P53变化.方法以不同剂量ALA(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60μg/ml)、HPD(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及不同剂量组合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C6胶质瘤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测试基因P16及基因P53的变化.结果本实验中未作PDT治疗的对照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可见P16值小于6.59%.P53值小于4%.而PDT治疗组随着光敏剂剂量的加大P16及P53基因值逐渐上升,是未作PDT治疗组的3-4倍,且两光敏剂混合组,P16及P53基因值大于单纯ALA或HPD-PDT治疗组.HPD1μg/ml联合ALA60μg/ml,HPD2μg/ml联合ALA40μg/ml就能达到HPD5μg/ml PDT治疗组P16基因及P53基因水平.结论推测PDT疗法激活了P16基因及p53基因功能,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及坏死.联合疗法HPD1μg/ml联合ALA60μg/ml,HPD2μg/ml联合ALA40μg/ml光动力学治疗能达到HPD常规剂量5μg/ml PDT的效果,这样可明显提高ALA-PDT疗效及减少HPD-PDT的皮肤光毒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β射线法气溶胶质量浓度自动观测仪器和膜采样设备,于2013年9月至10月在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进行了气溶胶PM2.5质量浓度的自动观测和人工采样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观测结果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PM2.5质量浓度较低(<35μg·m-3)和较高(>250μg·m-3)时,两种方法间的偏差较大;随着空气PM2.5质量浓度的增加,自动观测方法与人工方法观测结果间的偏差逐渐增大.两种方法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均达到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53-2013的有关要求.对全部观测数据、>10μg·m-3和10150μg·m-3浓度范围内的数据分别建立了回归订正方程,同时,根据不同气团轨迹条件也建立了订正方程,订正效果表明以10150μg·m-3范围内数据建立的回归订正方程为最优.  相似文献   

16.
杨艺  赵圣哲  卢冉  陈金菊 《电子元件与材料》2023,(12):1416-1423+1431
针对传统粉体光催化剂难以回收的问题,以电纺碳纤维(CNF)为基底,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和光还原反应,制备了Ag/BiOCl/Bi2O3/CNF异质结光催化剂。BiOCl/Bi2O3异质结可有效提升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能力,Ag修饰增强了电荷传输,使复合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大幅提升。通过吸附-降解协同作用,Ag/BiOCl/Bi2O3/CNF对10 mg·L-1罗丹明B (RhB)经光照120 min后的移除率高达91.1%,对20 mg·L-1盐酸四环素(TCH)经光照160 min后的移除率达85.3%。Ag/BiOCl/Bi2O3/CNF不仅可快速处理有机污染物,还具有循环稳定、便捷回收的特点,可克服现有粉体光催化剂难以重复利用的缺点,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体外研究光动力治疗 (PDT)对b3a2型反义bcr-abl寡核苷酸 (ASO)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细胞株K5 6 2转染的影响 ,为PDT合并反义技术应用于CML患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半导体激光 ,波长 6 5 0nm ,剂量 9J cm2 垂直照射。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HMME)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流式细胞仪检测PDT实验组与对照组荧光标记的反义bcr-abl寡核苷酸 (ASPO)K5 6 2细胞摄入率及荧光强度。结果 :①PDT可显著提高k5 6 2细胞对反义bcr-abl寡核苷酸的摄入 ,比直接转染增加转染率可达 4-1 0倍。且k5 6 2细胞对反义bcr-abl寡核苷酸的摄入和反义bcr-abl寡核苷酸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②光敏剂量浓度为 0 .9μmol·L- 1 时转染的效率最高 ,4小时点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最强 (P <0 .0 1 ) ,且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随ASPO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但直接转染时 ,6小时才达到高峰。浓度为 0 .6 μmol·L- 1 ~ 0 .9μmol·L- 1 时K5 6 2细胞对荧光物质的摄入即达饱和。结论 :PDT可以增加反义bcr -abl寡核苷酸K5 6 2细胞转染率  相似文献   

18.
硫化铜(CuS)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电导率为10-3 S·cm-1),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提高Cu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比容量,对CuS进行改性。通过在室温液相条件下的歧化反应将硫单质与CuS进行复合,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CuS@7S复合材料在0.05~0.5 A·g-1的不同电流密度下都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高的库伦效率,CuS@7S复合材料在0.05 A·g-1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 075 mA·h·g-1,相比于CuS,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表明S与CuS的复合可为电化学储能提供更多的活性物质,改善材料的导电性,成功提升电极材料比容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截肢创伤应激后重要血管舒缩因子的变化及他罗利姆(FK506)对其调控作用,为截肢术后引起的远隔器官损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左后肢截肢创伤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截肢后1h、2h、4h、6h、12h、24h、48h、72h组、他罗利姆干预组。测定血浆H2S、AngⅡ、NO的含量,心、肺、肝、肾组织CSE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截肢创伤后1h血浆AngⅡ含量明显升高,于6h达峰值(684.497±77.515)pmol/L(P<0.05),72h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NO、H2S截肢创伤后4h明显降低,6h达最低,分别为(8.553±0.896)μmol/L(P<0.05)、(55.654±6.332)μmol/L(P<0.05),24h恢复正常值。他罗利姆干预后,血浆H2S、NO,心、肺、肝、肾组织CSE活性较创伤6h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AngⅡ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截肢创伤应激后血管收缩作用增强,他罗利姆主要升高血管舒张因子NO和H2S,对AngⅡ无明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镉对原代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毒性机制及黄芪甲苷的保护效果。方法:空白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DMSO)组、镉(50μmol/L)组、镉(50μmol/L)加黄芪甲苷(分别为5、10、20mg/L)组的培养支持细胞用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细胞活性实验,DMSO组比较用于验证0.5%DMS0溶剂是否对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