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管道,其基础处理费用一般都较高。为尽可能准确地进行湿陷性评价和确定基础处理范围,本文以《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为基本依据,提出了在工程地质勘探及土工试验的基础上,计算出湿陷系数、自重湿陷量、总湿陷量等基本参数,在管路沿线的实测图上绘制出参数曲线的方法,此方法可直现地展示出管道沿线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地基处理设计以及下阶段的详细工程地质勘探提出建议。文中列举了某大型供水管道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的湿陷性评价实例,该实例从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各图线的绘制、管道基础湿陷性评价等,逐一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2.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布线路总长约588.487 km,其中挖方段长567.55 km,填方段长20.937 km,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汝河以北至北京段山前广大地区.其黄土主要特性为非自重性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可引起地表下沉、渠堤裂缝和边坡塌陷.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总干渠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详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介绍了灰土桩、石灰桩和双灰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简单说明这3种方法的加固机理、适应范围、设计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朱家涧水库概况以及工程地质情况,通过湿陷性黄土击实试验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了验证,得到强夯法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地基处理情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规范仅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可为参考,但该规范主要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显然,套用该规范对渠道地基处理进行设计,处理标准过于苛刻,没有充分发挥渠道自身具有的适应地基变形的优良性能,而且投资巨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永年县实际工程条件,提出了渠道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经三维应力变形有限元结构分析验证,认为该处理原则和方法可满足渠道工程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
据引大工程东二干渠地基湿陷性黄土特征,建立了湿陷性与一般物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黄土湿陷性的简易判定法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从而对工程地基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能级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的湿陷性是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结构发生破坏的现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在充分分析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将高能级强夯法应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从高能级强夯法加固黄土的效果的理论分析出发,将该法应用在实践工程中,经试验检测其加固效果较好,不仅消除了黄土湿陷性,还提高了黄土的强度,该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陕西府谷引水工程地基施工,针对地基含水率低,且湿陷性黄土在施工现场成孔困难的情况,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施工、质量等方面探讨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通过处理,消除了湿陷黄土的湿陷性,大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工程性质及其地基处理方法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宏民 《山西水利》2010,26(2):47-48,60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和主要特点,从湿陷性的判定及其在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上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详细介绍了目前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的主要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很多工程实践证明,由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质,常常给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建房屋、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及其他构筑物时,必须慎重对待,在设计中应经过深入比较选择最合理的方案,以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可靠。通过对故县水库工程抛料栈桥严重变形的分析,提出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长,沿线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渠段长。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渠段采用挤密土桩地基处理,以确保渠坡稳定。本文结合该工程第一施工标段的渠道工程简要介绍了挤密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地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是在陕北地区修建水库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本文通过红石峁水库坝基湿陷性处理方案,介绍了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可为以后类似工程选取工程处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土产生湿陷的内、外因素分析,认为黄土产生湿陷的内因是黄土的结构性,外因是浸水与压力,因此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通过一定的防、排水措施可以减弱或消除黄土产生湿陷的外因,从而避免黄土地基浸水湿陷。本文以山西王曲电厂灰场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防排水处理措施为例,在分析黄土湿陷性机理的基础上,对该灰场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为今后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输水管线大部分地段通过黄土地区,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已成为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查明黄土的工程特性,湿陷性质、厚度、成因及其分布变化,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并按工程设计的特性需求,进行地基处理等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张锋  刘宏义 《陕西水利》2011,(4):105-10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之后又一特大型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长,沿线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渠段长。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渠段采用挤密土桩地基处理,确保渠坡稳定。挤密土桩对湿陷性黄土渠段的地基处理,具有处理深度大,施工简单易行和对周围既有建筑物影响小的特点。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潮河第一施工标段的渠道工程简要介绍了挤密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扶贫扬黄一期工程固原扩灌工程为例,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长引水线路中各类水工建(构)筑物地基勘察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地基处理方法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建智 《山西水利》2010,26(5):46-47
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以夹马口北扩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工程运行状况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渠道施工时,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渠道湿陷破坏。因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同时结合工程实践对水泥土换填法这种简易的施工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渠道建筑物,如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进行地基处理,将大大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故选择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文章以引洮二期工程总干渠末端渠道为例,介绍了水泥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及检验效果,为水泥土挤密桩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布范围广,是典型的软弱地基类型,受气候、荷载、湿度等变化影响,湿陷性黄土变形的可能性较大,容易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结构失稳等工程风险,必须提前进行处理。就实际工程案例,浅析使用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