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弱酸性溶液中,三价铬离子能与EDTA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后者很稳定,性质不活泼,但其生成的速度非常慢,如在室温下要经过72小时反应才能完全,在加热煮沸的条件下也要经几分钟后方可使反应达到完全。另外,这种紫色络合物的颜色较深,在常量分析中若用EDTA直接滴定铬,会因生成色深的紫色络合物而难以确定滴定终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铝铬鞣液中铝的测定,一般都用 EDTA 络合法。此法如在三价铬存在下的分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EDTA,煮沸后,铝铬都和 EDTA 络合,由于 Cr-EDTA络合物为深紫色,滴定终点也为红色,故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离子选择电极已经发展到用来分析许多化合物。如氟离子选择电极不仅用来测定氟化物,而且还用来测定与氟离子生成络合物的阳离子。在我国皮革工业上研制含铝盐的栲胶鞣液来改进皮革的质量,铝盐的存在量与成品质量有关。又因鞣液中都含有深色物质,如单宁、铬盐、五棓子等,用一般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容量法测铝有困难,有时只能用重量法来测铝,操作繁、难,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目前急需选用一种测定鞣溶中铝含量的新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选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的电位滴定  相似文献   

4.
M.Kapel等研究了皮革中铁、铬、锆、铝的测定,提出了若干简易的方法。不过他们测定铝的方法没有考虑铝与锆或铝与铬共存的情况。锆存在下测定铝,大多采用预先分离的方法。A.V.Epmakep先用EDTA直接滴定锆,然后加入过量EDTA,提高溶液pH,煮沸,使铝与EDTA络合,继而滴定剩余的EDTA以测定铝,避免了分离操作。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含铬的试液,因为在煮沸情况下铬也与EDTA络合而干扰铝的测定。我们拟订出下述方案:先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锆,再加入过量EDTA,调整试液pH为3.5—4,使铝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干法消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槲皮素用量、铝用量、缓冲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及反应时间对络合物吸光度的影响以及生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并对不同食品中铝含量进行了测定。在乙酸盐的缓冲介质中,铝离子和槲皮素生成黄色络合物,测定波长为425 nm。缓冲液浓度为0.02~0.10 mol/L;缓冲溶液的pH为4.5~6.0;反应时间为20 min。吸光度与铝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曲线方程测定了食品中铝含量,样品中铝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海蜇皮、油条和面包。相对标准差为1.64%~3.76%,回收率为94.90%~100.60%。此方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含量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铝鞣剂的最大缺点是铝离子与革结合不稳定,铝络合物配位体的置换较铬络合物快,但是铝离子不能形成动态稳定的络合物,在煮沸情况下铝络合物被破坏。近年来对铝鞣剂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期鞣得的革耐热水煮沸。铝盐与植物鞣剂混合利用即为这种可能性的一例。应该指出:碱度33%的硫酸铬和硫酸铝的浓液呈阴离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在pH为5.1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介质中,A13+与DBC-偶氮胂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铝在0~25.0μg/25mL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采用单因素法对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试验条件为: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为缓冲溶液,缓冲液pH为5.10,缓冲液加入量为4mL,显色剂DBC-偶氮胂的加入量为4mL,体系在室温下120min内稳定。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加入乙二醇和硫脲-亚硫酸钠等掩蔽剂,对22种共存离子或物质允许量进行了干扰测定。油条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该方法测定其中铝的含量,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6%~98.0%,RSD为1.5%~4.2%,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芸香苷与铝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烟叶中的铝含量 ,研究了芸香苷与铝的显色反应。在pH =5.6HAc -NaAc缓冲介质中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CTMAB)存在下 ,芸香苷与铝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4 30nm ,ε=4 .4 5× 10 4 L·mol- 1·cm- 1,铝含量在 0~ 10 μg/ 2 5ml内符合比尔定律 ,结合微波消化样品技术 ,建立了一种烟草样品中铝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平行 5次测定 ,该方法的RSD在 1.8%~ 2 .4 %之间 ,标准回收率为 96%~ 10 2 % ,说明该法可用于烟叶中的铝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络合物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镧、铈离子络合物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镧离子的EDTA及柠檬酸络合物浓度为50mg/L、铈离子的EDTA及柠檬酸络合物浓度为5mg/L、7.5mg/L时能使谷氨酸发酵产酸提高1%左右,而苹果酸镧及草酸镧对发酵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偶氮胂Ⅲ是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常用显色试剂。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偶氮类试剂,但由于偶氮胂Ⅲ较为价廉、易得,故仍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方法的选择性,我们在较低pH使该试剂与稀土反应显色,并用EDTA掩蔽干扰离子,不经分离手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总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其吸收强度与络合物浓度成正比来测定芦丁,从试验中选择对芦丁测定的最佳入射光波长、pH值、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并通过这4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分析条件为A1C3D2B1,即λmax=480nm,显色时间5min~15min,显色剂用量为5mL,pH12为最佳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凝胶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了静置三月后的糖还原铬铝鞣液的组份以及醋酸钠作掩蔽剂对它们的影响.凝胶色谱法分离出五个组份.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但以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量较多.铝则集中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有醋酸钠的同样鞣液分离出三个组份。铬和铝都大部份存在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但大分子组分和小分子组分中的铬含量较铝多.醋酸钠有使组份简并.使络合物分子大小均匀化的作用.醋酸钠对铬络合物的影响较大.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出七个组份.它们所带的电荷由负一价到正六价。高电荷效组份的分子较大可能是多核络合物.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铝则集中于电荷效为中等的组份中。加有醋酸钠的鞣液也分离出类似的七个组份,低电荷数组份中的铬置增多,中等电荷数的组份中铬量增加最多,离电荷数组份中的铬量明显减少,铝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倾向,但变化不明显,与凝胶色谱法所得结果相似,醋酸钠有使络合物电荷数均匀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对铬络合物较明显,对铝络合物则不大.  相似文献   

13.
在pH4.80 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铝离子(Al~(3+))与铬天青S(chrome azurol S,CAS)形成二元络合物,氟离子(F~-)的加入对Al~(3+)-CAS二元络合物形成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使该体系发生褪色反应,吸光度降低,向该体系中加入离子液体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_(16)MIM]Br)使得上述体系吸光度的改变值更加显著。并在64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氟离子质量浓度在0.050 mg/L~1.0 mg/L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线性回归方程为A_(645)=0.878C(mg/L)+0.052 4,回归系数R=0.999 2,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_(645)=1.67×10~4L/mol·cm。将该法用于南极磷虾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一致,回收率95.8%~106.9%之间。  相似文献   

14.
样品经消化后,加入对铅测定的一组分析试剂,并加入对铜的掩蔽剂,在 PH8.5—9.0时,铅离子与双硫腙生成溶于三氯甲烷的红色络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色定量。萃取后的水液加入对铜离子的解蔽剂及一组对铜测定的分析试剂,在 PH8.5时.铜离子生成溶于四氯化碳的黄色络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色定量。实验方法试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改进的连续摩尔比法对肌醇—铬络合物的组成进行测定,测得肌醇与铬离子的反应摩尔比为2:1,从而制得该络合物。然后对肌醇—铬络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证明确有肌醇—铬络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6.
植物鞣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黄酮类非鞣质多元酚,它们在植——铝结合鞣中起什么作用?本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第一次证明黄酮类非鞣质能与铝形成络合物,络合点之一是黄酮体的4-羰基和5-羟基与铝结合,形成六员环螯合物。如果黄酮体上还有邻位二羟基,它们也可与铝形成五员环螯合物。这些络合物在植——铝结合鞣中的作用,如同鞣质多元酚——铝络合物一样,在胶原分子链间形成交联和网状交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邻二氮菲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为4.5的盐酸-六次甲基四氨缓冲介质中,邻二氮菲与铁反应生成3: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λmax=510nm,ε=2.10104L.mol-1.cm-1。铁含量在0 ̄5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食盐中铁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铌能与二甲酚橙形成红色络合物的特点,利用分光光度技术;试样以王水溶解,高氯酸或硫酸冒烟,加氢氟酸使铌与氟生成稳定的络合物(H7Nb F7)在0.18N的盐酸介质中与二甲酚橙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进行比色测定,过量的氟离子用硫酸铍或硫酸铝消除,锆可用CYDTA掩蔽。  相似文献   

19.
本次试验采用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对植—铝结合鞣中的水解类鞣质与铝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棓酰类多元酚可与铝形成络合物,其络合物是铝和棓酰基中苯三酚的邻位二羟基形成的,它是稳定的五员螯合环结构;同时对试验中的多元酚—铝络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计算和结构推测,结果表明,多棓酰型水解类鞣质与铝可能形成多个棓酰多元酚—铝络合物的结构,这是一种植—铝结合鞣中交联和网状交联的形式;此外,采用层析法试验,制样方法、展开剂和显色剂均与Sykes的试验不相同,结果与Sykes的层析试验的结果也不相同,试验表明,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棓酰型多元酚能与硫酸铝发生作用,即形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20.
糖汁中钙盐     
一、钙盐的一般概念钙盐是指糖汁中的钙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由于目前测定钙盐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络合滴定 EDTA 法,而糖汁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都能与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所以按目前“甜菜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测得的糖汁钙盐含量其实是糖汁中含钙镁总量,是以100毫升糖汁中含氧化钙克数(克 CaO%)来表示的,但其含义与碱度不同,它是代表真正的钙(镁)离子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