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莉  李纪兴  王亚琦  孙运强 《安徽化工》2021,47(4):151-152,155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材料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结合"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思路、目标、课程素材的选取和课程考核方式,为本领域和其他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姚振华  胡茂从 《安徽化工》2021,47(4):172-174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讨论了"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并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将OBE理念贯彻到课程建设中.混合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OBE理念为指导,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混合式教学,针对授课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和过程化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以达到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杨 《安徽化工》2021,47(4):141-145
依据药物制剂相关技能在高职药品生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金课"的建设标准,针对目前"药物制剂岗位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探索药物制剂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该模式能够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实现"金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化工原理"是高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就教师如何利用课堂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思政教育,以及如何通过思政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激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化工原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对课程思政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提出一些观点和体会.最后提出,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线上平台延伸课程思政教学时间和空间范围,能够扩大课程的受益面和共享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工科"的建设背景,本文分析了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健全和完善了有机化学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选择化工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五门课程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群,并对核心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体现"三海一核"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大选修课比重,我们在实验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中,强化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明媛  顾珊珊  滕玉鸥 《安徽化工》2021,47(1):161-163,168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逐步开始了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生物化学"是生物医药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必修课,课时多且难度大.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并采用课堂互动、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度.同时,利用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良好习惯.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有温度的老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笔者对于中国学生和斯里兰卡留学生的授课心得,进行了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9.
"仪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内容广泛、实用性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开设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的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对于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学习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谢桂容  陈文娟 《广东化工》2022,49(4):227-228
以化妆品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为载体,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从新政策法规、优秀民族品牌、社会热点和教师师德等多维度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于无声中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化妆品行业发展输送致力于民族品牌振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化工过程与设备"是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核心必修课.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建立具有思政能力的教学团队,从不同角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自然而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有理想的新型化工高技能人才,同时为化工类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宋小杰 《安徽化工》2021,47(1):139-140
"无机分析化学"课程是建筑类大学中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等核心基础课程.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对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对化学课程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进行初探,强调教师要增强责任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火灾爆炸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根据教育部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洛阳理工学院"坚持应用为本,突出专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核心,对该核心课程按照"金课"的标准,从课程内容优化、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考核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做出改进、优化,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意识,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燃烧学"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学科,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公式、模型较多,概念内容更加抽象难懂,单纯的理论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燃烧学"在燃料电池上的应用为例,将燃料电池的制作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探讨了"燃烧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方法,从而弥补了燃烧学课程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汤波 《安徽化工》2013,39(6):90-91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酵工程"是我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药品都可以通过发酵生产得到,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以《发酵工程》为例,进行思政教育融入"发酵工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训教学全过程的路径研究,为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永辉 《安徽化工》2021,47(5):163-164,167
为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物理化学"因课程丰富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优势.如何将"物理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的基础化学水平于"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提升,这是该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需要.阐述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通过践行思考力铸就课程思政灵魂、感受原理背后故事升华课程思政形式以及挖掘"物理化学"思政元素系统课程思政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融合策略,最终实现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以期对教学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陈霞  王亚琴  金杰 《安徽化工》2021,47(5):126-128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要求,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线上实验与线下实验相融合的混合式实验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锟  杜永  吴蓁  贾润萍  徐小威 《广州化工》2020,48(14):155-156
"材料工艺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结合该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材料工艺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建设与实践,旨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形成特色,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建明  邓林 《广东化工》2022,49(1):190-191
在提升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本研究积极探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注重工程案例课堂教学、开设创新实验项目、提升课程设计质量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