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硅烷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进行了处理.用红外,热分析,电镜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了观测.未经偶联剂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的OH键含量少.未经偶联剂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含水量非常微小.通过电镜观察,偶联剂剂提高了环氧树脂与空心玻璃微珠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空心玻璃微珠涂料反射实验、隔热实验和SEM分析研究空心玻璃微珠用量对涂料反射和隔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适宜添加量为25%,反射率能达45%-65%,能降温9℃;涂料反射隔热性能主要是由空心玻璃微珠对太阳光具有反射和阻隔作用引起,其次还与空心玻璃微珠在涂层表面的排布有关。在空心玻璃微珠用量为25%时,空心玻璃微珠在涂层中形成由无数空腔形成的致密的阻隔层来反射太阳光和阻止热传导。  相似文献   

3.
空心玻璃微珠含量比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自主研制的空心玻璃微珠涂料的隔热性能。通过隔热模型试验,考察了空心玻璃微珠涂料的隔热性能,对比了空心玻璃微珠含量比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隔热机理和含量比的影响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空心玻璃微珠涂料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涂料,能产生明显的隔热效果,但过高的空心玻璃微珠含量比将对隔热性能产生劣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综述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膜的类型及镀膜方法,经表面包覆改性可提高空心玻璃微珠的性能或使其具有新的性能,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同时也探讨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改性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几种空心微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几种空心微珠(粉煤灰空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碳微珠以及其它空心微珠)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一种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空心陶瓷微珠的新方法,最后指出了各类空心微珠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固体浮力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环氧树脂E51为基质原料,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K25空心玻璃微珠为轻质填充物,采用模压成形的方法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填充固体浮力材料。研究了玻璃微珠的填充率对体系粘度、浮力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及耐静水压件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空心微珠的引入,有效降低了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并且随着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增大,材料的理论计算密度与实际密度的偏差逐渐变大;浮力材料的单轴压缩强度和耐静水压强度随着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增大而降低,当玻璃微珠填充量超过18%时,材料性能下降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双酚A环氧树脂E51为基质原料,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K25空心玻璃微珠为轻质填充物,采用模压成形的方法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填充固体浮力材料。研究了玻璃微珠的填充率对体系粘度、浮力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及耐静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空心微珠的引入,有效降低了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并且随着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增大,材料的理论计算密度与实际密度的偏差逐渐变大;浮力材料的单轴压缩强度和耐静水压强度随着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增大而降低,当玻璃微珠填充量超过18%时,材料性能下降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空心玻璃微珠(HGB)的体积分数、粒径、偶联剂改性等系列实验,总结分析了空心玻璃微珠对阻尼固体浮力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心玻璃微珠体积分数的增加,浮力材料的吸水率逐渐增大,而密度、压缩强度和阻尼损耗因子逐渐降低;随着空心玻璃微珠粒径的增大,浮力材料的吸水率和阻尼损耗因子逐渐增加,而密度、压缩强度逐渐减小;添加偶联剂可有效改善空心玻璃微珠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性,提高浮力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固体浮力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国内外固体浮力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研制的高强度空心玻璃微珠浮力材料密度偏大这一问题,重点介绍了空心玻璃微珠浮力材料的相关性能研究,分析了空心玻璃微珠和基体对浮力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固体浮力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空心玻璃微珠为填充材料制备了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泡沫材料。系统研究了固化剂用量,空心玻璃微珠的填充量、偶联剂的用量等对复合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泡沫材料的断口形貌。研究表明:随着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量的增大,复合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密度逐渐降低;偶联剂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环氧树脂与空心玻璃微珠之间的界面作用,从而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分析了空心微球填充的树脂类材料的结构,讨论了轻质填充物(空心微球)的结构与力学性能,计算分析了空心微球的结构与性能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普通玻璃微珠填充的环氧树脂材料为例,分析了玻璃微球填充的最大比例与可能得到的浮力材料的最高性能。总结了浮力材料的设计原则和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填料对阻尼隔声材料的水中插入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粉煤灰 (煤胞 )、发泡聚合物等填料对阻尼隔声橡胶材料水中插入损失的影响 ,发现橡胶中加入隔声填料可以明显提高水中插入损失。其中玻璃微珠插入损失最大 ,其次是粉煤灰 ,再次为发泡聚合物 ,而前三者等量混合物略差。玻璃微珠用量以 3 0份为宜 ,水中插入损失随用量增加而降低 ,在3kHz、1 0kHz、2 0kHz三个频段 ,用量 3 0份至 5 0份时 ,插入损失降低幅度较大 ,5 0份以后降低幅度变缓 ,其他频率也有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空心微珠填充量对树脂基深水浮力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压缩破坏机理,基于Mori-Tanaka及Turesanyi方法对空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基深水浮力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及压缩强度进行了理论预测.制备了空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基深水浮力材料,对不同空心微珠填充比的材料体系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断裂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空心微珠填充量增加,材料体系耐压强度降低,模量上升,且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吻合情况较好;空心微珠破损是深水浮力材料破坏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牌号为HGS8000X的空心玻璃微珠(HGM)为填料,以液体硅橡胶(SR)为基体,采用真空辅助浇铸法和模压法制备柔性浮力材料,并研究空心玻璃微珠体积分数对柔性浮力材料的密度、拉伸性能、硬度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柔性浮力材料的密度为0.6~0.8 g/cm3,在40 MPa水静压下2 h吸水率最大不超过0.25%,是良好的深海用柔性浮力材料;随着空心玻璃微珠添加量的增加,柔性浮力材料的密度降低,吸水率增加,弹性降低,硬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夹层复合吸声结构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研究的此夹层结构的吸声芯材存在密度较大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玻璃钢作为表层材料,多种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填充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合成的高分子吸声材料作为芯材,设计一种轻质夹层复合吸声结构.首先研究确定了表层材料的厚度,并制作了脉冲声管测试试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芯材的合成配方,根据此配方制作了消声水池测试试件,在消声水池中测试了其吸声系数和反射系数,最后对该结构的吸声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可以合成低密度高分子吸声材料(相对密度0.8±0.05),用其作为芯材制作的夹层复合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降低夹层结构的整体重量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声隐身效果,更有利于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功能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隔热、耐腐蚀、流动性好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空心玻璃微球进行表面功能化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综述了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表面接枝、表面镀膜、表面沸石化等改性方法,并就其在隐身、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巴胺在水溶液中的自身氧化聚合,在中空玻璃微珠表面形成聚多巴胺层,聚多巴胺层吸附化学镀铜液中的铜离子,在外加还原剂二甲基胺硼烷(DMAB)的作用下将铜离子还原成单质铜,从而在微珠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铜,成功制备镀铜中空玻璃微珠。采用SEM,EDS,FTIR和XRD对复合粉体的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晶形态进行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中空玻璃微珠表面所镀金属铜完整致密。相对于传统化学镀,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8.
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探讨了偶联处理对活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偶联条件;采用优化的前处理工艺,再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分别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镍层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空心玻璃微球经过偶联处理以后对钯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很多,使得化学镀镍中微球表面的活性点大大增加,得到了包覆完整、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相似文献   

19.
Composites consisting of bonded 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 are promising for constructions in which materials are needed that combine a high Young's modulus with a low density.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ideally bonded hollow glass microsphere composites are predicted theoretically. Heat-treated castings of quartz glass microspheres approach the theoretical Young's modulus from below. The best result achieved was a Young's modulus of about 1 GPa with a strength of about 0.8 MPa at a density of about 180 kg m–3. This was obtained with a casting of quartz glass microspheres, bonded with mono-aluminium phosphate. Composites made by pressing of appropriate microsphere/ binder mixtures, followed by heating, had a density that was lower than for castings but had a Young's modulus far below the theoretical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